- 您现在的位置:吉首大学新闻网 -> 首页 -> 理论探索 -> 内容阅读
-
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
作者:颜姣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7-11-05 点击: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意味着小康进入了决胜时期,全党全民族都在为之努力着奋斗着,而精准扶贫脱贫恐怕是决胜小康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了,不过我相信党的力量也相信人民的力量,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攻坚战。
当前中国扶贫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在继续采用“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了,所以,习近平主席提出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但其难度大啊,从贫困人口的分布来看:经过多轮的扶贫攻坚,目前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自己“角落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偏远山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难度都比以往增加,还有不少地区面临着“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矛盾。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的诉求似乎也在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需求同样增加了脱贫的难度。
难度系数虽大,但是自2013年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至2016年,这四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了5.7个百分点。这就是我们这几年来脱贫取得的成果,而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花垣县的十八洞村则是精准脱贫的典型代表。
十八洞村山高路远,交通条件恶劣,人多地少,村民为全苗族人,全村村民生活非常贫困,但他们如今已经顺利脱贫并且致富——十八洞村针对村内耕地面积少且难以发展产业的实际,探索股份合作,用“跳出十八洞村建设十八洞村产业”的新思路发展猕猴桃产业,此外,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苗绣、山羊养殖等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猕猴桃、烤烟、野生蔬菜等产业;另外,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服务业,主要对接周边县市短期旅游为主。仅用三年时间,不仅让全村人脱贫并且致富,这就是我们的骄傲啊。
思路决定“出路”,十八洞村能取得如此飞速的发展,我想便是取决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把握了当地的综合态势,找到了当地的发展致富的“命脉”,将有限的资源用于能带来增收的产业上,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文化、环境背景的特色致富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坚持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那么就还是要做经济支持,教育职业培训相结合;还得贯彻六个精准——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精准;五种渠道——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易地搬迁安置、生态保护扶贫、教育脱贫、低保政策兜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得避免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要根据现实情况采用“造血”式扶贫,重点还是要教会当地人怎样致富,来确保永久脱贫。另外,就是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让贫困地区的教育也跟上时代的步伐,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同样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精准扶贫是决胜小康的最后一公里,相信我们能够打赢这场攻坚战,完美地跑过这最后一公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上一篇:以评促建,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下一篇: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
- 精彩视频更多>>
-
- [01-08]吉首大学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暨“我的故事”教学汇报演出实况录像
- [01-08]吉首大学新闻第538期
- 热点推荐
-
- [02-04]吉首大学从2019年起开展博士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
- [01-29]我校代表团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等高校访问交流
- [01-25]张家界市委领导袁美南慰问张家界校区高层次人才
- [01-24]白晋湘指导研究生院、武陵山区发展研究院2018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 [01-24]我校召开生态学博士点申报推进会
- [01-24]我校力助湘西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 [01-23]副省长吴桂英一行来校慰问调研
- [01-22]党委书记、校长白晋湘一行指导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