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欣妍 杨雯慧 郭子涵)11月18日,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教学成果奖培育报告会在我校砂子坳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报告会特邀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湖南大学何人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冷志明主持,教务处全体处级干部、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参加报告会。
图为报告会现场
何人可以“面向国家战略的数字化与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湖南大学在数字化与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前沿探索和实践成果,分享了团队通过持续创新,成功获得两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的宝贵经验。他指出,当前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数字化和国际化成为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两大关键词,高校需紧跟时代步伐,适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服务于国家战略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报告中,何人可结合实际案例,针对教学成果奖申报的“教学成果研究和改革的基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具体的方案和实施过程、取得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效和创新成果特色及社会影响”等六大核心内容,从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社会实践创新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以《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教学模式生动地展示了“学生创造内容的自主生成性学习”的创新教学成果。
图为何人可教授讲学
针对吉首大学如何有效借鉴上述经验,何人可教授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他认为,吉首大学应充分发挥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方面的优势,将数字化与国际化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中。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等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实现国家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与会教师与何人可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报告会不仅开阔了视野,还激发了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的热情。
冷志明对何人可教授的精彩报告进行了总结,认为报告对学校有三大重要启示:一是对专业建设的启发。如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从多个专业到一个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历程,通过超前布局专业设置,实现高效资源配置。二是对人才培养的创新启示。如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构建知行合一、师生共创多元教育教学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数字赋能推动教育现代化。三是对教学成果申报的策略指导。何人可教授系统梳理了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方法、要点,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为我校后续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冷志明强调,学校要学习先进理念,提前谋划、精准施策,力争在新一轮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
(终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