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试谈导师和研究生怎样相处

作者:孔凡虎  来源:   时间:2010-07-08  点击:

 

 

史书上说,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七十二贤人与孔子的关系不但密切,而且后来都不同程度地有所造就,很像当今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关系。看来孔子是个很不错的“导师”,他不但在学业上对学生要求严格,身体力行、谆谆教诲,而且已经知道根据学生心理上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了。

 

    我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与大学的一般师生关系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生与导师的个人交往机会和时间,远远多于一般大学生与老师的交往,而且这种交往常常是在导师家里和研究生宿舍以及实验室里进行的,因此带有比较亲近的色彩。第二,导师与研究生除了师生关系之外,又加上一层合作者和助手、甚至学术观点追随者的关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能否通过答辩,与导师平时的指导、研究生自己的努力都有关系,是对双方共同成就的检验;因此,他们必然同心协力,为达到这一共同目的而努力。第三,导师和研究生常常在学术观点上展开讨论和辩论,学术观点也可能不一致。因此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常常以“追随者”或“对立派”方式持续终生。

 

    根据以上特点,导师和研究生相处,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从导师方面来说,其任务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授广博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二是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三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教他们怎样做学问,又要教他们怎样做人。

 

    在传授知识、培养学风方面,导师本人应首先作出表率,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密切注视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应尽量给研究生开新课。对研究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学风的培养,应该严格要求。

 

    在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关键是两个字:“创”和“深”。“创”即创造性,创新能力;“深”即研究问题时钻得很深入,有深刻见解。这两点是科研工作最需要的。导师要根据这一精神指导研究生选好课题,这是完成好学位论文的关键。导师根据自己的经验,为选题规定大的方向,这个大方向是导师本人熟悉的、感兴趣的,否则就不能保证论文质量。方向明确后,应该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课题,以便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导师不应害怕学生有不同观点和看法,更不应党同伐异,以权自居,把学生的不同观点视为异端。导师应该鼓励学生有不同见解,与自己展开讨论,以便师生互相切磋砥砺,做到教学相长。

 

    在教研究生“怎样做人”方面,导师的工作不是像大学班主任那样事事过问,而是要以自己的人品和行为作表率,给研究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和学者应有的可贵品质。

 

    从研究生方面来说,首先要像尊敬长辈那样尊重导师,尊重导师的劳动。在专业课的学习和论文的完成过程中,要虚心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特别在基础课的学习上,应该刻苦用功,学得扎实深厚。

 

    研究生与导师的年龄,相差二、三十岁。由于年龄、经历、观点、精力等方面的差异,在考虑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处理问题的态度、学术作风和文风等方面,师生之间可能会有很多分歧和差别。在这些问题上,研究生应该尊重导师的意见和要求,只要不是原则性学术问题,就不要事事坚持己见。即使在原则问题上有不同意见,也应以委婉的方式、虚心的态度与导师展开讨论,切忌骄气十足、目中无人。

 

    研究生应该始终与自己的导师在感情上保持比较亲密的关系,即使学术观点不同,也不应影响个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科学史上许多学派的形成,都是以师生群体的形式逐渐演变而成的。我们现代科学史上,也有许多老一辈学者慧眼识真才,费尽心血培养学生的动人事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为后人所赞颂,是后人学习的表率。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