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社科处供稿)2013年底,省社科规划办组织开展了“三年一个周期”(2011年—2013年)的省社科研究基地建设评估工作。据湖南省社科规划办《关于全省社科研究基地建设评估情况的通报》(湘社科办[2014]5号),参与此次评估的我校3个省社科基地中,湖南省民族学研究基地分别获得“优秀”等级;湖南省西部经济研究基地、湖南省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分别获得“良好”等级。
通报指出,我省社科研究基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重在建设、加快发展、加强管理的要求,不断深化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优化对策研究,切实推进协同创新,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术特色需要进一步凝炼;标志性成果需要进一步培育;成果转化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团队需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下一步基地建设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据悉,本次评估按照“调控总量、优化布局、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思路,遵循“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内涵发展、优胜劣汰”的原则,由专家组严格按标准公平公正打分,按照“优秀”、“良好”、“合格”和“限期整改”等几个等次进行评估。本次全省共74个基地参加评估,其中“优秀”等级基地18个,“良好”等级基地41个,“合格”等级基地9个,限期整改基地6个。本次评估对于限期整改的基地,整改期限为1年,1年后工作如无起色即实行末位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