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教师银永忠研发新装置助农民百合分瓣增产

作者:胡晶晶 杨思逸 陈娟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5-01-28  点击:

    本网讯(学生记者 胡晶晶 杨思逸 陈娟)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教师银永忠发明了一项百合分瓣装置,帮助农民创收百合分瓣增产,增加农民收入。1月17日,记者闻讯前往装置试用地点——路桥村,银永忠老师正和村民在机械房试用百合分瓣装置。我校科技处知识产权办主任杨正华到达现场,参与装置试用。


    据了解,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在湘西龙山县尤为著名。百合的鳞茎呈片状包裹成球形,生产加工的时候需要将球状的鳞茎进行分瓣处理,将百合进行分瓣是实现百合加工的必须步骤,无论是制成干品还是后续的精深加工都需要将百合进行分瓣处理,然而现阶段的百合分瓣几乎全部依靠人工进行,不仅效率低、工作量大,而且成本高,不利于百合产业的发展。


    银永忠发明的百合分瓣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对百合损伤小、运行成本低的百合分瓣装置,实现了百合分瓣的机械化操作,减轻了人类劳动,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小时可使上千公斤百合鳞茎实现分瓣,分瓣率达到了95%以上且损伤小,为百合后续生产加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村支书龙耀文高兴地对记者说道:“这下可帮了我们农民一个好大的忙。”


    银永忠系湘西州政府采购招标委员会机械专业评审专家、州知识产权局项目评审专家、湖南大学专利服务中心特邀专家。2013年11月,他应邀与花垣县路桥村合作,对百合分瓣技术进行联合攻关,2014年10月即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产业化加工的样机试制、调试、定型与运行验收,初步评估达到每小时两吨的百合分瓣处理加工能力,分瓣完好率超过95%,完全替代人工,并可运用产业加工;2015年1月17日,银永忠农业机械产业化技术攻关团队与花垣县路桥村农村合作社联合进行项目初验,通过批量试生产1吨百合,调试生产设备参数,人工检验分瓣完好率,熟知全国百合加工行业技术与水平的路桥村农村合作社龙文修肯定地说,百合分瓣机的产量和完好率已经稳居全国第一。

 

    (责任编辑:胡建文)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