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彭学明做客“立人”大讲堂谈“文学的整容与毁容”

作者:张欣 杜玉姣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5-11-04  点击:

  本网讯(学生记者张欣 杜玉姣)11月3日上午,当代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彭学明做客“立人”大讲堂,谈“文学的整容与毁容”。讲座在砂子坳校区总理楼模拟法庭举行,原正校级督导张建永主持。部分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讲座。

 

图为讲座现场    孙立青摄

 

  张建永首先对彭学明做了简单介绍,他称赞彭学明作品中对人性的理解很深入,称他在用自己的灵魂感受世界,用笔抓住世界的斑斓。

 

图为张建永主持讲座    孙立青摄

 

  彭学明说他跟吉首大学有着骨肉的情谊。这次讲座是把自己从事文学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大家交流。

 

图为彭学明校友作讲座    孙立青摄

 

  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代文学艺术作品有高原没高峰,有数量没质量”,指出当下文学作品 “老弱病残”的弊病,并分别举例指出文学作品中存在没有自我,丢失中国文学传统审美,语言苍白无力,情节平淡无奇,结构支离破碎,人物形象“缺血失钙”等缺陷。他批判了文学作品的边缘化、沙龙化、小圈子化的现象。他说:“这个时代不是没有好作家,好读者,而是没有好作品。”并强调作家要有责任感。

 

  文学该怎么整容?他说“语言是文学的脸蛋,人物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文学作品要语言美、语境美,情节要密度高、粘度强。他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文学要传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美德;文学要弃恶扬善、弃浊扬清;文学要心怀苍生、悲悯大地。其间,他还现场朗诵了《娘》的部分片段,他表示“写文学作品时一定要深入生活内心,不要被生活甩出去。”讲座现场他妙语连珠,赢来阵阵掌声。

 

  张建永用三个关键词“密度、落差、粘度”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希望同学们的生命历程中有密度、落差和粘度。

 

 

  消息链接:

  彭学明,男,土家族,湖南保靖人,毕业于湖南吉首大学外语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是全国第九届人大代表。多次任矛盾文学奖评委和鲁迅文学奖评委。主要代表作有长篇纪实散文《娘》及散文集《我的湘西》、《祖先歌舞》等。其长篇散文《娘》先后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和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大奖。

 

  (责任编辑;苏卫平 新闻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