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那年,按照学院领导的安排———辅导员要上“思想道德修养”课。此后的几天可谓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绪论两节课的内容准备讲义花了6天,又花2天把讲义背得滚瓜烂熟,等新生军训一完,我便走上讲台侃侃而谈,期待着开门弟子热情的掌声。结果却大失所望,142位学生分为3类:一部分在狂背英语单词,一部分在猛赶专业作业,一部分睁着眼睛在做白日梦。我随即进行了一次无记名的民意测验调查原因,结果也分为3类:“老师,师兄师姐说学好英语和专业是正道”,“老师,书上这些字我们都认识”,“老师,你只给我们压力,而不给我们魅力。”于是,为了魅力课堂“消得人憔悴”。
巧做准备。课前除了掌握教材实质、把握教学内容外,还学着备上课的艺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怎样讲、用什么形式讲。如讲“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时,提前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了一张时代阳光集团来校招聘毕业生时用的空白《应聘简历表》,当学生对所获奖励、发表作品等栏目无从下笔时,我随即将一位获奖26次、发表作品47篇的特优毕业生简历投放在屏幕上,在学生的赞叹声中及时点拨:好的简历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然后因势利导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确立目标、怎样实现目标。
巧设情境。按照主导性、主体性、针对性、迁移性原则,恰当地创设情境,形成情理交融的氛围,促“知”到“信”,由“信”到“行”,“知”“行”统一。如讲授“做坚定的爱国者”时,利用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为题材,让七位男生扮演“七子”,一位女生扮演“祖国母亲”,通过“母子”演绎相互呼唤的思念之情,表达出中华民族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很多同学忍不住潸然泪下,爱国主义情感在角色模拟的情境中油然升华。后来,这个节目还成了学院元旦晚会的精品节目,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因此倍增。
巧举案例。精选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的实践性、充分的自主性、较强的综合性的案例,让有成就的人讲成就,有贡献的人讲贡献,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道德的人讲道德,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如讲“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时,选取了欧文·恩斯特的案例:1946年8月,受《西行漫记》影响,要亲眼见识创造了“小米加步枪”、“长征”神话的毛泽东的美国康奈尔大学农牧系毕业生欧文·恩斯特,为了实现他的信仰“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在中国当了一辈子的“牛郎”,为中国的畜牧业贡献毕生的事迹。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信仰使人在困乏中获得力量,从苦难中体味幸福,在承重中有快乐,在艰难中有希望。
巧用幽默。“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蕴含余味,又充满趣味。看似严肃的思想品德修养课,因为幽默与风趣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在讲“正确处理交往、友谊与爱情”时,说有的学生所追求的恋人标准过于理想化,要求对方达到“五员”级:身体像运动员、容貌像演员、声音像播音员、态度像服务员、烹调像炊事员,学生普遍嘘声一片;说有的学生不讲恋爱道德,甚至“一见钟情爱上你,两天之内搞定你,山盟海誓骗到你,死皮赖脸缠着你”,很多学生忍俊不禁,并连声说“缺德”。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只有把老师的启发、诱导、点拨和学生的省察、反思、体验相结合,才能把教育引向深入,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具有向实践迁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