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酷暑难耐,却削减不了吉首大学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农村、服务百姓的决心。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合作桥乡这片土地上,他们用歌声消除疲惫,用汗水挥散炎热,始终紧紧围绕“青春建功十二五,我为党旗添光彩”的服务主题,尽心尽力为当地百姓做实事。
支教:“重要的不是支教环境,而是我们的课堂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7月14日下午4时许,实践团到达驻地合作桥乡中心完小,队员们分工合作,搬东西、搞卫生……,支教组志愿者们也忙开了,他们拿着已经出好的一张张海报,挨家挨户到周边的村民家中宣传,耐心讲解支教活动的具体内容等。村民们被支教组志愿者的真诚所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将小孩送到支教组开办的“关爱你的假期”学校学习。
7月15日,当清晨的第一道曙光划破天际,实践团的哨声也响彻在合作桥乡的上空。志愿者们睁开朦胧的双眼,洗漱后立刻在完小操场上排好了整齐的队伍。升国旗、唱校歌,他们心中萦绕着对祖国、对学校深深的敬意之情。吃完早餐后,支教组志愿者便开始了一天的招生报名工作。村民们陆续带着孩子赶来,不一会儿,支教组搭设的报名咨询处就被围得水泄不通了。一天下来,队员们说话说得口干舌燥,但他们毫无怨言,看着花名册上写满了一版版的名字,他们开心地笑了。
虽然这里的支教环境很艰苦,但支教组志愿者对自己的工作却是一丝不苟。他们每天吃过晚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一间教室集合,总结当天的教学情况,并将第二天上课要讲的内容备好课,待到这些工作都做完后,他们才去洗澡,有时工作会持续到深夜。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每天下课时的护送制度也是该队每日支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学生回家的方向,志愿者们分组负责将一部分无人接送的学生护送一段路程,确保其安全后才返回学校。如果第二天有学生没来上课,志愿者们必定会马上打电话到学生家里询问原因。支教组的部分志愿者因整天上课而导致喉咙嘶哑了,他们就用吹口哨当口令;累到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时,就去洗把冷水脸清醒清醒。就这样,12天的时间,支教组为当地280余名少年儿童开办了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特长班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类文化补习班。
在校园里,天天可以看到支教组里一个最为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支教组这次开办的“关爱你的假期”学校校长相卫忠。他每天不但要给武术班30余名学生教武术,还要兼顾支教组各项工作,他累并快乐着,他说:“重要的不是支教环境,而是我们的课堂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医疗:“只要能为病人减轻痛苦,我们就一个都不能放弃。”
炎炎烈日下,他们身着白色大褂,量着身高、测着血压、敷着草药,他们就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医疗组志愿者。
7月15日,第一天下村,10多里的路程,一到达目的地合作桥乡官峪村,来不及擦拭额头的汗水,马上搬来几张破旧的桌椅,搭设成简单的服务台,就开始为村民看病发药。前来就诊的村民有患骨质增生的,有的是支气管炎、皮肤瘙痒不止以及感冒、中暑等。以医疗组带来的设备和药品,有很多病根本就不能根治,但看到村民们那期待的眼神,医疗组带队老师汤伟说:“只要能为病人减轻痛苦,我们就一个都不能放弃。”丁奶奶因患骨质增生多年,骨头已严重变形,驼着的背连走路都会痛,汤伟老师给她做了针灸推拿后,丁奶奶笑着说道:“这下舒服多了,走起路来都轻松了哦!”
医疗组志愿者详细询问每一位前来就诊村民的病情,耐心为他们讲解。就这样走村入户,短短12天,接诊病人1500余人(次),免费发放了10000余元的药品。天气炎热,有时在高温下给村民看病一晒就是大半天,医疗组志愿者邹洲洋中了两次暑,但是她每天都还是坚持下村去义诊。她微笑着说道:“中暑没什么了不起的,还有更多饱受病魔折磨的村民需要我们,所以我们不能倒下!”对于医疗组志愿者来说,治病救人是他们最大的快乐,每当看到村民们拿着他们免费发放的药品满意的笑容时,他们也开心地笑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