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正校级督导张建永教授
吉首大学副教授、博士 黄炜
湘西目前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最需要改善的是什么?关注湘西州多年的本地专家指出,目前湘西州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如此,“软环境”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行政审批应做到“可预期”
如何评价湘西州对“软环境”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黄炜:搞好“效能”和“软环境”首先要让职能部门及其官员重视起来,“一票否决”能迅速引起重视。我有两个建议:第一,考核内容和方式要科学,否则容易变成形式主义;第二,观念扭转需要“文火慢炖”。考核不能仅靠“一票否决”的“猛火”来震慑干部,更要依靠激励的“文火”来引导干部慢慢转变观念。比如对效能考核前几名的部门和地区可考虑重点项目优先布局,让他们有看得见的好处,形成争相建设“软环境”的态势。
潇湘晨报:应当如何理解“机关效能和发展软环境”建设内涵,重点应解决哪几个领域的主要问题?
谭和平:主要应该解决好行政执法部门和窗口行业服务部门的问题,这样政府相关部门办事效率才能提高,方便了群众,政府形象就会较大提升。
黄炜:我认为“软环境”建设的根本应当是四点:使行政部门的服务对象对所办理的事项“时间上可预期”,“结果上可预期”,无需“灰色成本”,过程“有保障”。
潇湘晨报:如何理解这种“可预期”将给地方发展带来的吸引力?
黄炜:对一个地方的“软环境”最敏感的其实是企业。比如法定7个工作日应当办结的手续,因职能部门办事拖拉或故意卡着不放,结果大半个月才办结或是根本办不下来,这就是“软环境”出了问题,使得办理时间和结果变得“不可预期”。“软环境”建设,根本上就是要使职能部门服务各个行业,做最坚强的后盾,各项行政审批能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取得“可预期的结果”,让企业能放心在前线“打市场”,而不用“两头忙”。
潇湘晨报:就“办手续”的问题,湘西州目前已有“网上政务服务与电子监察系统”,所有在服务窗口上录入的办理事项都必须在法定办理时间内办好,否则系统将自动给予“黄牌”、“红牌”警告。这项制度是否能达到“可预期”的要求?
龙超颖:这套系统能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手续审批过程可控,办理时间上有保障。去年我们已经对两个超时部门发出“黄牌”,敦促职能部门尽快办理的效果很好,我们这项工作在省里也是名列前茅。
但它也还存在一些未完善的问题,例如并不是所有部门都能及时将审批事项录入系统,有的是事后补录,无法进行实时监管。接下来我们要主抓的是所有行政许可办件“一个窗口网上同步受理、同步审批、同步办结”,让所有具有审批职能单位的服务率和应用率都达到100%,并接受监管。
潇湘晨报:考核过程中,湘西州对被考核部门和区县采取了“公开评议”的方式吸取民意,各位对这做法有何建议?
谭和平:做法十分好,关键是对群众代表所提的建议,要督促相关部门改正。
黄炜: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走形式。真正进行“效能”和“软环境”建设要找这三种人来谈,头一个就应该听取企业等服务对象的意见,也应该找区县下面的局领导谈谈他们的困难,各服务部门之间也需访谈,并且每年都要持续跟进。
需尽快扭转发展思维
对湘西州社会测评、公开评议等做法有何建议?
龙超颖:对“民意测评”,我有个想法,就是要“精确打击”。就是对职能部门的服务评价和建议,要由相对应的服务对象来给予评分和建议,否则评分对象给不出有效建议。
现在“网上政务服务与电子监察系统”不是开通了么,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州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其他管理服务事项办理量达到50万次,可以向职能部门录入系统的服务对象发放问卷,这样选择出来的服务对象必然是曾与职能部门发生过服务关系的,提的建议更有针对性。
潇湘晨报:在“机关效能与发展软环境”方面,各位认为湘西州目前还存在哪些急需改善解决的短板领域和限制问题?
谭和平: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群众观念、改革意识不强;监督和查处力度不够;少数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拖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损害政府的形象。
张建永:在湘西这么多年,我深刻感受到湘西人十分勤劳,很能吃苦,但在发展问题上“先行先试”意识不强,发展思维受到局限,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扭转观念。
黄炜:我也认为主要是观念上的问题,需要解放思想。
潇湘晨报:为什么各位专家都认为湘西目前最需要的是扭转观念、解放思想?
张建永:按道理湘西州应是湖南西南地区中心区域,但湘西在历史上曾经错过了多次发展机遇,被省内其他地级市远远甩在了后头。比如最近这二十年来是国家布局交通的重要时期,结果却是沪昆高速、渝湘高速等几纵几横都没能从湘西首府吉首市过,失去了战略高地。湘西最有利的资源,就是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但目前推进力度上确实与同属西南的张家界市有差距,对这点我们很着急。
潇湘晨报:这些观念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
张建永:我分析认为有几个原因。一是部分湘西人担心外来投资产生不了想要的回报,也不太敢承担改革创新失败带来的的后果;二是部分机关干部缺乏锐意进取的信念,一项新的措施必然会伴随或好或坏的两方争议,干部们不愿意引起这种争议。
黄炜:我认为地方长期以来在发展思路上的观点冲突是根本原因,如果推进一项工作“骂的比做的多”,就会很难推进工作,工作搁久了改革胆魄就受到影响。
潇湘晨报:湘西州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将“软环境”建设落到实处?
谭和平:第一条应该是大力营造开放进取的思想环境,然后是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的建设。
张建永:一个地方的“软环境”建设,需要整顿干部作风,需要提高机关办事效率,需要信息公开和诚信政府,但最关键的,还是要群众和干部都形成浓厚的改革意识和发展氛围,利用好“先行先试”的机会。
[惠民政策] “电子包公”把关,多收一块钱都要罚
“办手续无需找熟人、拉关系。只要到行政服务窗口递交相关材料,法定期限内就能拿到办好的行政审批手续。”
2011年11月,被誉为“电子包公”的湖南省网上政务服务与电子监察系统开通,湘西自治州因工作完成出色,经验被省效能办和优化办推广。今年1月到7月,湘西州网上政务系统共收件55814件,办结55781件,办结率99.94%,龙山县、永顺县办理均过万件。
州林业局林政科工作人员唐芳,负责所属部门的网上政务服务。她说,“电子包公”的开通运行,给政府提供了一个新的服务模式:坐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即可通过互联网向相关单位申请办理行政审批,收费标准和审批效率都有“电子包公”把关,多收你一块钱,或者延期一天,办理单位都要被责罚。
系统还设计了办理时限的“黄、红牌”机制,只要录入到网上的办理事项超过承诺期限或法定办理期限,系统就会自动给予警告。目前已有保靖县地税局、永顺县卫生局两家单位因出现“黄牌”而受到责任追究,尚未产生“红牌”。
截至今年8月,全州共完成912家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和办事服务事项的行政事业单位接入系统。
6月29日,吉首市民黄女士到政府服务中心办理森林植物检疫证,不过5分钟就将证件拿到手,回到家后,她在网上登录到“湘西自治州网上政务服务虚拟大厅”,发现自己办证的全部信息均显示在网上,受理人、办理期限、当前状态等信息在网上一目了然。她说,这次办证的过程让自己对阳光政府有了最直观的体验。
现在,州纪委正在根据已出台的《湖南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工作规则(试行)》,结合州内实际,进一步研究细化工作制度,以确保如何从明年开始,让所有单位的行政许可办件实现“网上同步受理、同步审批、同步办结”的目标。
“这是项真正能把权力晒在阳光下的工作。”州纪委行政效能监察室主任龙超颖说,尽管网上行政审批办件才刚刚起步,前期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用“制度+科技”来规范和固化行政审批,使审批全过程处于“看得见、管得住”的监督之中的决心没有变。如果能真正实现行政审批办件100%上网运行并纳入电子监察,老百姓上门到政府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的现象一定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综合潇湘晨报记者丁婷婷、《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