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湘西9月13日讯(通讯员 李洪雄)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关于批准新设辽宁大学哲学等2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60号)精神,吉首大学民族学被批准新设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是该校首次获得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资格,是该校学科建设的再一次“零”的突破。标志着该校办学实力和培养目标提升到新的层次,学科建设和整体水平已迈上新的台阶。
吉首大学民族学属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已形成生态民族学、历史民族学、经济民族学和艺术民族学四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其中教授、研究员16人;博士15人,硕士3人;2003年和2013分别获得了民族学的硕士、博士培养资格。学科科研力量雄厚,现有全职人员25人,团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协作精神好。
民族学在协同创新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生态民族学”的优势学科,为国务院学位办论证了生态民族学学科,成为民族学目录外招生的二级学科;“生态民族学”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核心学科。建立有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湖南哲学社会科学(民族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武陵山区生态文化与居民健康研究)。2013年以民族学学科为基础的“武陵山区生态文化研究”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科科研特色突出,成果丰硕。
学科研究立足于中国南方民族地区,对生态文化、民族历史、民族政策、民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组织、经济生活、风俗习惯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226篇,SCI期刊论文152篇;出版了学术专著45部,教材8部,译著3部。
学科建设坚持“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模式,建立了17个田野工作点以为学科研究基地,并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田野资料库。学科建设从现实的族际关系出发,以民族、文化与生境为基础,建构起族际互动与文化制衡理论。同时,学科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吉首大学校长白晋湘表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建设学术团队,构筑学科基地,进而带动教学、科研与师资队伍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做出新的贡献。”
点击查阅:http://news.baidu.com/ns?word=%E5%90%89%E9%A6%96%E5%A4%A7%E5%AD%A6+cont:2399066853&same=4&cl=1&tn=news&rn=30&fm=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