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讲好“以人名校”故事 立好“以业报国”典范

作者:文/古权华 赵玉 陈安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3-10-07  点击:

编者按:2023年10月12日,我校即将迎来建校65周年。为了全面回顾学校六十五年的办学历程,全面总结学校的办学成果,更好地擘画学校的发展蓝图,我们在“师生风采”专栏特刊发师生及校友的系列来稿,共话学校美好未来。



讲好“以人名校”故事 立好“以业报国”典范

文/古权华 赵玉 陈安


吉首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湖南西部以及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65年来,吉首大学立足大湘西、服务大武陵、做出大贡献,高举湖南民族高等教育的大旗,不仅在办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是以师生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名校,以业报国”的校训,为培养杰出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


以人名校,是吉首大学矢志不渝的信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理念。吉首大学的创立,如同一颗种子坚强地扎根在湘西这片贫瘠土地上,她是湖南民族高等教育的骄傲,也是武陵山区发展建设的希望。建校之初,学校面临着资源匮乏、条件艰苦的挑战。但是,师生们没有退缩,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逐渐将这片土地变成了知识的沃土,将这所学校打造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学校始终秉持“办好民族地方大学,服务武陵山区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务实合作”的合格人才,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余万人,为湘西培养了17万余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优秀人才。


吉首大学紧密结合地方区域特色,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快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强化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校政企社协同合作,集中优势发展自身。承担了一大批国家与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学术研究形成了自身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经济等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均产生了较大影响,被誉为湖南西部地区思想文化的“高地”和城市的“名片”。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高度称赞“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肯定“吉首大学具有特殊价值”,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视察学校时高兴地说“看到了吉首大学,就看到了武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希望”。


以业报国,是吉首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吉首大学一直以服务地方为己任,扎根武陵山区,践行高等教育新发展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构建了服务武陵山区发展的七大学科专业群,把学校发展楔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了猕猴桃、杜仲、椪柑、百合等系列植物新品种和相关产业链技术,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大力开展区域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以及旅游资源研究与推介,带动了湘西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积极开展面向地方基层的科普教育和文化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战略”和民族理论政策等宣讲活动,为促进科学发展,推动文化建设,共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吉首大学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全国,服务基层。学校始终将就业教育与就业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面向基层、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就业。多年来,数万名学于湘西、长于湘西的青年学子走进武陵山区,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积极运用专业所学,在乡村振兴一线贡献才智、锻炼成长、建功立业。无论是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是农业科技的推动者,抑或基层一线的志愿者……吉首大学的师生们真正把学问做在武陵山区的田野里,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将吉首大学“凤飞千仞、薪传八方”的精神传承到社会各个角落,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作出吉大人的应有贡献。


六十五年来,吉首大学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科研领域的突破、创新成果的涌现,服务地方的力行、办学成果的汇聚,都展现出了学校师生在“以人名校、以业报国”上的决心和恒心。在这个充满辉煌历史与未来憧憬的时刻,作为吉首大学的青年学子,我们将继续讲好“以人名校”的故事,立好“以业报国”的典范,汲取扎实的学识,服务更广阔的社会,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终审:党委宣传部)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