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让科研之花绽放在教育之田 ——记我校1997级化学专业校友周丽华

作者:文、黄湘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3-10-18  点击:


周丽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有机分析专业,获博士学位,硕博期间主要进行基于生物质谱的生物大分子定性定量研究。同年7月进入广东工业大学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等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就是这样一位科研工作者,选择将自身投身于教育,工作虽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潜心科研,创造价值


周丽华将自身投身于科研,自吉首大学毕业后,她选择继续深造,在中山大学读完硕士博士后,又在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于韩国建国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开展质谱脂质影像、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催化相关研究。目前主要开展药物环境污染物检测与治理、生物质碳基功能材料与纳米酶的设计与合成、环境微生物检测技术等相关研究,涉及药物分析、污染物降解、光热治疗、生物催化等领域。已在Analytical Chemistry等国内外期刊期发表SCI论文五十多篇,已申请专利20多件,授权10件。同时承担硕士生“现代药物分析方法”“高等有机化学”及本科生“药物分析”“有机化学”等课程。

在课堂上的周丽华又与做实验时较为不同,她授课时十分专注且生动,能够把化学原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难点。同时,周丽华知道好的课堂氛围能更好促进学生学习,所以她能根据不同的情景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在更为放松的条件下展开思考,内化知识。



严以待事,以待人


人们总说,诚挚的心灵是孩子情感的钥匙,而高尚的师德,则是孩子心灵的明镜。通常来说,最好的师生关系莫过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是良师,亦是朋友。从周丽华的学生口中了解到她们眼中的周老师是治学严谨,对学生们是既热情又严格的。

周丽华总是时时刻刻关心学生。在封校期间很多事情不太方便,她担心学生能不能买到新鲜水果或者应急的药,会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关心学生生活,体贴学生冷暖。不仅在生活上,周丽华也常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激励学生,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帮助。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她不仅记在心里,说在嘴上,更落实在行动上。

严格待事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品质,在科研上周丽华对研究框架和细节十分看重,会为学生争取更好的实验条件。在很多事情上她都会亲力亲为,尽管学生很多,但都会耐心引导并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研究领域最新进展,教导学生对实验既要敢放得开手做,又要定得下心整理和思考。



热爱不止,诲人不倦


当问到学生有什么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事情时,从一位学生口中了解到:“周老师授课时的状态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本科时有机化学是下午四节课连着上的,时间长、任务重,我们上完下来基本晕乎乎了,周老师讲到喉咙都哑了,但是她精神却是一直很饱满,这点令人佩服。我手机里还保存一张周老师上有机课时的照片,上面老师在解释迈克尔加成反应时用手比划着化学键合成的路径,眼睛看向台下同学们,脸上满是认真和热情。在她眼睛里,我们似乎能看见她对这一领域、行业热爱的光芒。”

在同学们心里,周丽华用心地在教授他们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最大化实现她能为未来之秀所能做的事。这也许就是教育工作者的幸福,心甘情愿地付出,精疲力尽地收场。

生活永远向前,在迎来送往之时,或欣喜或忧伤或期待,正是这五味杂陈中体会着教师工作者的魅力。当看到学生们走出校园,周丽华不禁感叹,但却开心,因为她知道学生们将会有更加精彩的人生等着他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陪伴他们度过人生学习路上打基础的一段时间,未来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科研之路是一代代人走出来的,周丽华用几十年的时间让自己走在这条道路上,再选择用几十年的时间将自己奉献给教育,在教育的土壤上来培育更多的祖国之花,这条道路虽坎坷,却也让自己创造了更有意义的价值,人生之路更为灿烂。今后她将会更为专注地投身自己所选择的、永远热爱的领域,将科研之花绽放于教育之田!


(终审:党委宣传部)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