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吴合显) 近日,中国民族学学会生态民族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生态文明建设的跨学科探讨”高端论坛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南、江苏、浙江、广东、四川、贵州、青海、宁夏、西藏、内蒙古等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我校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罗康隆教授、杨庭硕教授以及吴合显博士应邀出席论坛并在会上发言。
图为论坛现场
我校终身教授杨庭硕作了题为“生态人类学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警示”的主旨发言。发言中,杨教授以生动的案例全面阐述了生态人类学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认识”和“五个警示”。杨教授强调,民族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跨文化、跨生态、跨时空的整合探讨,因而能够对新事物(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较为可靠实质与内涵界定。生态文明需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生态民族学恰好具有这方面的研究特长。因而,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民族学的研究必须先行。杨教授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杨庭硕教授的报告改变了人们过去较多的习惯性认定,特别是增强了与会学者的学科自信,还有力推动了生态民族学的发展。
罗康隆教授主持学术专题讨论。他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流。它随着特定民族所处生态环境的变迁(包括对生态环境认知、利用的拓展与转型),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族际关系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化等),以及历史经验与教训的不断丰富和昭示,特定民族在文化这一信息体系的指导下,其文化事实体系也会发生变化(包括有功能变化、有结构的变化等)也即是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文化事实的变迁。可见,传统文化也正是特定时空下的文化事实。
吴合显博士在专题讨论中作了题为“生态扶贫语境下民族地区产业选择失当及对策研究”的发言。吴合显认为,民族地区产业选择失当的主因与当地生态文化的不相兼容有着直接关联性。在扶贫开发中,对产业选择的取向,要综合考虑所选产业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匹配和兼容程度,要对外来作物做出生态文化正反两方面的论证。将这样的思路提升为“生态扶贫”实施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的基本步骤。只有这样,才能有力支撑我国脱贫攻坚使命的最终完成。
成立会上选举了中国民族学学会生态民族学专委会理事并召开了首届理事会议。罗康隆教授当选为生态民族学专委会副主任,吴合显博士当选为生态民族学专委会理事。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