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学科一直默默耕耘,给人厚重、笃实的印象,如今在学科建设的浪潮中异军突起,彰显出这门学科的强劲内力。哲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兼伦理学基础理论与社会正义方向负责人易小明教授说:“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多年来持之以恒抓人才培养,为哲学所积蓄了深厚的学术能量;学科队伍的勇于担当、奋力拼搏,赢得了今天的喜人局面。”
将区位劣势转化为研究优势
我校哲学研究所是由伦理学研究所发展而来的,始建于1995年。2003年获伦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哲学获批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易小明介绍说,哲学研究所虽然开始于1995年,但是那仅仅是处于一种朦胧状态,还没有真正的起步,有意识的建设和发展这门学科却是这十几年的事。
“吉首大学在湘西这么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想要获取如沿海高校、北方名校等的人脉资源、国际接轨信息沟通的资源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我们的研究就要扬长避短,找到我们自己的优势,把区位劣势转化为研究优势,”宗教学与湘西原始宗教方向学术带头人陆群教授如是说。“我们就像农民一样,在大湘西这片土地上,努力刨出有价值的东西,用学科的眼光分类,带着民族之情、探究之心,有着克服困难的决心,来做我们的学问。”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哲学学科现今发展成为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其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8人,博士13人”,易小明满脸笑意地向笔者介绍道。他说,在“十二五”期间,哲学学科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兄弟院校建设水平和自身的基础、条件与优势等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了伦理学基础理论与社会正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宗教学与湘西原始宗教三个相互支撑、特色显著、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每个方向都有研究学者在不断努力,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一大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此外,哲学学科拥有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吉首大学基地、湖南省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基地三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这三个基地分别与三个学科方向相对应。
“这样,我们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都有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每个方向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都有非常好的研究平台”,易小明自豪地说。
“十二五”期间,哲学学科队伍获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计53项;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权威和重点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实现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 《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的零的突破;出版专著17部,其中陆群教授的《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是我校目前所获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奖励。
在多方向的研究领域中细化学科建设
采访中,易小明在谈到学科相关领域时如数家珍,他详细地向笔者介绍了哲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及其特色,他说:“我们在多方向的研究领域中细化学科建设”。
伦理学基础理论与社会正义方向主要研究伦理学基础理论和从事应用伦理学研究。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侧重于社会正义问题与美德伦理研究,应用伦理学侧重民族伦理等研究。其特色主要为:一是创新性,易小明教授的社会正义研究以人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为视角来分析正义问题具有原创性;二是前沿性,赵永刚博士在《哲学研究》等发表美德伦理研究成果,刘仁贵博士的道德认同研究,喻文德博士的食品安全伦理研究,王银春博士的慈善伦理研究都是考察伦理学国际前沿问题;三是独特性,土家族、苗族伦理文化研究开拓了省内民族伦理的新领域。
宗教学与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方向主要立足于湘西地区进行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文化的资料整理及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研究,同时关注民间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研究,明清时期佛教在武陵山片区的传播情况及其对区域社会的影响研究,道教文化研究等。本方向的研究极具地方和民族特色体,并且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陆群教授的湘西地区原始宗教艺术研究和苗族“巴岱”信仰的考察与研究,在少数民族宗教研究领域非常具有代表性和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获得了该领域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刘因灿博士和罗中博士的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制度化宗教与武陵山片区民族、族群的互动关系研究也开始崭露头角。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方向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以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主要包括张登巧教授的制度哲学研究,刘兴章教授的早期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陈德祥教授和周忠华博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发展研究。该方向的特色主要有两点:一是注重发掘过去研究中长期被忽略但到今天却又极具时代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二是深刻地剖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人才培养中创造学科成果
由于在地理位置上便处于劣势,我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困难相对来说比较大。哲学所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将学科队伍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十二五”以来,哲学学科的建设工作紧紧围绕重点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每年都会把本学科的现有成果和指标体系进行比照,查漏补缺,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科建设工作。学科紧紧围绕论文发表、课题申报、省级以上奖励申报、著作出版等核心指标制定措施;在学科成员的论文写作、课题申报过程中,展开学术讨论,最大程度地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申报书的质量;鼓励学科成员积极申报省级以上学术成果奖,有计划地扩大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积极支持学科成员参与学术交流,开阔学术视野;对学科成员的优秀学术成果予以一定的资助,鼓励学科成员多出优秀成果。
另一方面,对于人才培养,哲学学科也下了很大的力气。易小明说,我们非常注重研究生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2004年以来,十二年如一日,哲学研究所每周一晚上都要举行学术沙龙,师生面对面交谈,最为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训练研究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其次,对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一正一副两位导师联合指导学生。还有,在研究生开题报告等重要的培养环节,我们都会提前召开讨论会予以集体讨论,对每一位研究生都集中全所的力量来指导。另外,导师还会指导研究生进行学术论文创作,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合作发表高级别文章。
事实证明,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校的哲学学科在校硕士研究生平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十二五”期间在 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3篇。获省优硕士学位论文1篇。研究生论文获省创新论坛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
回顾这十几年的工作,易小明骄傲地说,我们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
在服务社会中体现学科价值
关于哲学学科服务社会的问题,陆群教授告诉笔者:“我们一直强调学科研究要回应地方现实,反应地方问题,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这是我们的宗旨,无论是课题还是论文,我们一直注重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但是,哲学关注的是人生根本问题的研究,它往往是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使新思想、新观念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活动,所以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不会很明显。
在宗教学与湘西原始宗教领域方面,陆群教授介绍说,几年来一直和湖南省统战部合作有纵向课题,研究论文《民族地区民间信仰组织管理创新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民间信仰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连续三年获得湖南省统战部特等奖。这些论文就是针对民族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可开发的民族资源和有效地法治化的组织管理民间信仰。目前,国家关于民间信仰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正在探索、试点之中。我们要做到的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对民间信仰该不该管、怎么管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此外,哲学所老师们在服务社会中还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参与地方宗教局、州民委项目的申报、评估、考察工作;还参与永顺老司城、苗疆城墙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基础研究工作,为申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之前的老司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中也贡献出了一份力量;联系当地的慈善院,调查怎样推进区域慈善事业,怎样去挖掘少数民族的慈善资源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的慈善事业发展;民族伦理学方面的老师专注于挖掘少数民族伦理资源怎么样服务于道德建设,也就是说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么样借助民族地方的传统道德资源,少数民族价值观来进行建设,在少数民族文化中间不同程度的包含有传统道德建设,他们探索民族道德和现当代的道德建设之间的关联和是否能为现当代道德建设提供民间文化的资源。目前,老师们已经从苗族文化、土家族梯玛文化解读道德教化的内涵,探索了它们怎样服务于当代建设,民族地区该怎么样依托民间文化的资源把社会建设做的更好,回应了现当代社会建设的现实问题。
哲学学科建设仍在前进
面向未来,年轻的哲学学科如何在继续前进中取得新的突破?对于这个问题,易小明教授和他的团队,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考和周密的规划———一是打造学科特色。这里所说的特色不仅仅是指地域或民族特色,更多地是指在本学科特定的研究领域打造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成果,使哲学学科在国内相关领域具有卓越的学术声望。
二是实行制度化的学科管理。我们将根据重点学科的指标体系以及哲学学科的学术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来完善学科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
三是着力于提升学科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学界影响。锤炼学科队伍的学术涵养,提升学科队伍的学术造诣,提高学科成员的学术声望。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学科影响。
四是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吸引和引进具有学术潜力的优秀青年博士来我所工作。
易小明教授自信地说:“我们希望把我校哲学学科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哲学学科。”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