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记者袁宏宇)我们的身边少不了榜样,他们或是成绩优异、卓尔不群,或勤奋刻苦,自强不息。他们大多默默无闻,匿身于图书馆与实验室之间,韬光养晦,在各大赛事中崭露头角;或手持竹棍,上山下乡进行科研调查,著书立作;又或是身兼数份家教,凭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家庭的未来。
“我们一直在寻找,寻找最美的他们,寻找最美的故事,寻找着信心与希望。在一次次的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一次次的感受到了来自生活深处的感动。今天,我们要去寻找和发现的是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吉首大学‘校园之星’。”
11月29日下午,可容纳近千人的吉首大学音舞演奏厅里座无虚席,来自各个校区、各个学院的老师和同学静静守候着一场,与其说是评选活动,不如说一次心灵的分享会。现场通过一一展示候选人的视频、推荐人推荐和候选人答辩,最终评选出吉首大学2016年度“校园之星”。涵盖“励志”、“道德”、“公益”、“学习”、“创新创业”五个领域。副校长龙先琼和学校各职能部门领导亲自上台为荣获“校园之星”和“校园之星”提名的同学颁发证书和奖金。场内掌声雷动,视频泪点不断,每一位候选人的事迹即是一部自强史,几多励志和感动。
做父亲眼和手,延续梦想的女孩
道德之星石静咏诗,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并不陌生,这个地地道道的苗族姑娘,在去年吉首大学“孝心大学生”的颁奖仪式上,她的事迹就已经在校园内广为人知。石静咏诗,这个美丽动人的名字,这是曾为教师的父亲为她取的。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她的父亲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并从此离开了三尺讲台,那个时候,咏诗才只上小学。
这场事故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巨大的黑暗中,父亲无法回到心爱的讲堂,无法再执笔书写一手毛笔字,更令人难受的是,再也看不到妻儿的样子,看不见咏诗一天天的成长。家里失去了最重要的劳动力,使得这个不富裕的家庭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咏诗还有一个懂事的哥哥,成绩优异,在2009年顺利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也让这个家庭终于有了一点光亮,可紧接着又有了新的问题,家里只有妈妈一个劳动力,咏诗还小,父亲还需要人照顾。哥哥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竟然偷偷外出打工,萌生了放弃学业的想法,遭到父母强烈反对。这一切咏诗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了让哥哥读大学,为了让母亲能放下对父亲的牵挂,小小的咏诗向母亲提出了一个分工计划,母亲北京打工陪哥哥读大学,她留在家乡读书照顾父亲,她坚定地对母亲说“我已经长大了,我能照顾好爸爸的”。
母亲和哥哥离开的时候,咏诗刚上高一,她开始和父亲相依为命。此时父亲已经年过半百,没有眼睛,没有双手,没有收入来源。为了生计,父亲拖着自己残缺的身体,扶着墙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行走,摸索着前往政府部门递救助报告,四处奔波,寻求帮助,为咏诗凑学费和生活费。为了让咏诗专心学习,坚强的父亲从不在咏诗面前提自己遇到的挫折,承受的打击和痛苦。他学着做饭,在咏诗每次回家的时候都会为她准备好饭菜。咏诗从父亲烫伤的胳膊和绳子勒出来的印记知道了父亲做一餐饭的艰辛。
咏诗一边忙着学习一边照顾父亲。每天,咏诗总会去菜市场捡菜,或者买最便宜的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家务、照顾父亲的起居,只要一下课,咏诗都会第一时间冲出教室,跑回家里。父亲行动不便,连续几次的摔伤,重病,那段时间,她每天数次奔波往返于学校与出租屋之间。她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父亲,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常常忘记吃饭,舍不得一分钟放松懈怠。
“稚嫩的双肩,扛起了父亲因失去双手而不能继续承载的家庭重担;明亮的双眸,延续着父亲失明前自信的眼神;报考吉大,就为了承欢膝下;那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三年里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不知多少万公里,就为了服侍汤药,昏定晨省!做一名书法老师,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梦想,更向曾和她一样自卑的孩子传递着自信和希望。”这是现场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是由全国优秀教师唐生周教授为石静咏诗撰写的颁奖词。在苦难中和父亲相依为命的咏诗比很多人更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关爱他人。早在2013年,咏诗就加入了湘西大学生联合会,为留守儿童奉献自己的力量;2015年,她作为书法作者,在湘西州书画义卖展上奉献了自己的作品,为和曾经的她一样的孩子集资助学;2016年9月,她作为一名书法老师,在湘西州慈爱园义务为孩子们传道授业。
在父亲的愿望中,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再回到讲台,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作为他的女儿,咏诗继承了父亲书法上的天分,也和父亲一样热爱教育事业。 她说“今生我就要做一名老师,延续父亲的梦想,实现我和父亲的梦想!”
创新创业有我的一份力
来自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软件服务外包学院的黎书旦同学,是十一位候选人当中最小的一位,也是创新创业类别唯一一位入选的候选人。圆圆的脑袋,短短的寸头,泛黄的皮肤,“拉到嘴角的黑眼袋”,脸上还有大片的青春痘。就这样一个貌不惊奇的大二学生,却带领着他的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一路过关斩将,项目终于在国家级比赛中摘得各类奖项。早在上半年五月份的吉首大学创新创业大会上,黎书旦就作为学生代表,在白晋湘校长做完工作报告后,在大会上分享经历,那时候还只是个大一“小鲜肉”。
中国教育报曾经就曾长篇报道过吉首大学“播撒满园创新创业的种子”。两年来,吉首大学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专业培养基础、创新项目引导、创业实验体悟、项目成果孵化、自主创业实践”的“五段式”创新创业工作链,构建了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培养、引导、栽植一片片小草和颗颗种子,最终成长为创新创业的满园春色。学校于2016年4月被评为湖南省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示范校。
像黎书旦这样的创业之星还有很多,在他前面有“2015年大学生创业百强评选”第六名的段子明,创办湘西自治州好食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新疆籍学生阿布力克木,率领团队荣获2015年“挑战杯”湖南省一等奖的张晋福,带领团队在吉首市全民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荣获第二名的宋霆等。吉首大学就像是一块绿色的净土,树苗在这里自由生长。为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吉首大学多渠道争取资金,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得到地方政府部门GYB、SYB创业培训项目经费、职业资格培训和政府部门、省教育部门就业专项资金114.25万元、151.45万元、86.48万元。6名校友先后设立了“康伊风”创新创业基金、“志刚成才奖学金”、“成聪创新基金”等,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回想起一路走来的经历,从创青春到中国创翼,从中西部民族创新到中国创新创业,黎书旦表示离不开老师的循循善诱,让自己找到热爱的方向。离不开老师战友们的支持和陪伴,让他多次在想要放弃的时候,找到坚持下去的勇气。让他记忆难忘的是做的第一本创业计划书:在学院一次又一次的创业微课堂和创新实践活动的推动下,他和小伙伴们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本计划书,并投入实践环节。但是过程曲折,尚且稚嫩的他在感受到旁人的冷眼,萌生了就此放弃的想法。幸而学院的陈思吟老师连给他做了两天的思想工作,让他鼓起了勇气,真正开启了自己创青春的道路。老师们的精心辅导,白天上课,黑夜挑灯夜战,做数据调研。140多万条的信息回复极大的支持了他们项目的继续开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开始鼓励他们,就这样,项目一直做了下去。
参加省赛的时候,他曾熬了一个月,小小年纪的他竟然头上冒出了几根银丝,为了静心全力投入,他剃了光头。辛苦没有白费,他终于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同时他的小伙伴相继传来喜讯,五个项目依次夺的各省金奖,领奖的那一天,他爬上了长沙理工大学的山顶,一个人站在那里,风很大,他哭了,没有人知道这一路走来多么艰难,但是他做到了。
从校赛到国赛,从校展到国展,幸运的是一切的付出都没有白费,在中国创翼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和中国创业大赛和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创青春大学生生创新创业大赛,他们分别闯入半决赛和总决赛,先后夺得银翼奖、铜奖、一等奖和优秀奖。通过不断的创新创业学习和老师的精心指导,黎书旦所带领的团队终于发展成为一家公司,渐渐地开始与相关企业进行亲密的合作,开始走向战略发展之路。人社部和科技部商务部、财政部和省级相关厅相继多次邀请他们参会,地方各级邀请他们入创业协会。
最让他高兴的是他的设想越来越多被周边同学实现起来:“创业咖啡吧”、“快递中心”、“筑梦工作室”、“雀跃工作室”等慢慢的成立起来,越来越多周围的同学开始投入创新创业之中,他想这才是他付出的一切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公益之路,向爱而生
在现场,观众们都注意到了“公益之星”的候选人是三位个子不高,身材略微娇小的女生,惊叹于她们小小的身体何以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殷沙漫,一名外表温柔而内心坚强,且身患“低钾血症”的女孩,从2006到2016,从广东惠州到湘西山村,十年磨砺,含辛茹苦,只为当初一句稚嫩的承诺:我要像你们一样,用我生命的光明,照遍祖国城乡。
初一因为一场感冒住院,殷沙曼见到了那些长期定点服务的志愿者,接受了长时间的照顾,志愿的心在她的心里从此种下了种子,出院告别志愿者的那一天,她暗暗立誓:长大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出院不久,殷沙漫就加入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高中时,又加入惠州市“一窗灯火”志愿服务队,组织参与惠州市“地球熄灯一小时”、广东2011南国书香节、惠州市“文明伴我行”交通志愿服务等活动,因长期坚持志愿服务工作,被评为“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之一”、惠州市“一星级”志愿者。
进入大学后,她从广东惠州市来到湘西山区。初衷未改,很快就加入了“中国·麦田计划”公益组织,并担任吉首大学麦田计划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三年多来,她从事各类志愿服务时间达1200多小时,组织各类公益活动90多次。并长期深入湘西偏远山区,走访了30多个贫困村寨,实地调查贫困儿童家庭170多个,联系多种力量为孩子们寻找资助人,在她的组织及感召下,吉首大学先后有500多位师生加入公益志愿服务队伍。同时,她还深入多个贫困山区村小支教,尤其在湘西州泸溪县松柏潭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不间断支教,还为该校学生筹集了3万余元爱心物资。
殷沙漫身体并不好,患有低钾血症。其常见症状为心率突然加快、四肢乏力,头晕等,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大学期间,她曾因此病住院10多次,平均每个季度严重发病一次。殷沙漫长期深入边远山区支教,每次下乡都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路途奔波,随时都有可能倒下,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她一直默默坚守自己的誓言,竭力做好自己的公益事业,关心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当被问道是什么让她坚守十年如一日地做公益,她回答道:“只是不想让13岁的诺言变成谎言。”
“公益之星提名奖”获得者张益文,一个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女生,尽管没有获得“公益之星”的称号,但她的事迹同样动人。
颁奖词里这么写道,“风后面是风,蓝天上面是蓝天,你的身后,是什么?”
大学入学以来,她积极组织并参与三十余项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达一千小时,帮扶张家界市爱心林残疾人托养中心、星星特殊学校残障儿童共五十余名,为其捐赠数千元爱心物资,每月组织参与收集废弃瓶子活动,每学期为孤寡老人捐赠累计数百元,组织各类募捐,收集物资等折合金额共计达万余元,帮助张家界市田昊小朋友等患者延续生的希望,坚持组织在张家界市解放小学支教活动长达2年,坚持每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此期间,她组织过志愿者前往张家界解放小学,为留守儿童义务支教,组织大量的志愿者响应张家界旅游局的号召,开展“全民来找茬”活动,成功找出景区错误标识和错误翻译近百件,多次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坚持下去的动力不是在某个颁奖仪式上,享受的鲜花与掌声,而是希望小学里唯一的老师对志愿者的到来不断重复的感激,是被帮助的爷爷奶奶收到钱时的无语凝噎,是得知“积微力·筑大爱”帮助的白血病患者田昊恢复健康时的惊喜,是特殊学校的孩子们慢慢对她放下戒备时的感动,是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孩子们会开心的叫她的名字时的激动······她的身后是这些继续让她走下去的动力,她也将继续为这平凡但不平庸的公益事业助力。
另一位是吉首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钟曼,同样也是一位女生,同样也在志愿服务这条道路上走过一千个日日夜夜。
进入青协,成为一名志愿者,除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钟曼学到的另一句话是“志愿无小事”。在学校,志愿者总是自嘲自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或者“辎重队”,总是花太多时间在琐碎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小事上面,或是搬桌子,搬帐篷,或是在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上面负责低调的场地布置及后勤工作。一些志愿者看到台上光鲜的艺术团成员,总是会产生些许的抱怨,钟曼不以为意:“既然选择的是志愿者,便不追求抛头露面,安静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不愧于心。”
从班干到校学生会分管主席,从普通的志愿者到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完成老师交付的各项任务,大胆开展各项工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始终以“奉献学校,服务同学”为宗旨,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态度,真正做到为同学服务。组织参与的各类活动也都受到了老师及同学们的高度评价。
“我们不难发现,十一位候选人,有着十一种故事,他们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但是也不局限在那个领域。创新创业之星黎书旦,他还是狮山志愿者协会成员和浏阳三中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而道德之星石静咏诗,也是孝心大学生的典型代表。志愿之星殷沙曼、学习之星姜永佳她们同样也是自强自立的当代大学生,成为榜样的她们,自身的优点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工作人员这么说道。
副校长龙先琼在总结发言中说道,这些有理想、重品行、敢担当的优秀青年,是吉首大学学生群体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代表。此次“校园之星”的评选活动是学校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有”青年的培育,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通过开展校园之星的评选活动,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寻找身边的榜样,监督自己做到励志修生,自强自立;希望评选上校园之星的同学和候选人能再接再厉,书写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篇章;也希望更多人能以校园之星为榜样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使校园之星的正能量广为传播,努力成为能够担当祖国和人民重托的优秀青年。这便是吉首大学开展此次活动的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杜玉姣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