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点赞,吉首大学扶贫工作接地气!——“中国扶贫开发的战略与政策研究”项目结题验收会部分嘉宾访谈录

作者:校报记者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7-03-01  点击:

    编者按:“北大、清华要解决的是‘卫星上天’问题,吉首大学要解决的是‘当地老百姓的脱贫致富’问题”,这是全校师生多年来凝聚的共识。2月20日-21日,在我校举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15年第四期应急管理项目“中国扶贫开发的战略与政策研究”结题验收会上,我校长期深耕于武陵山片区,取得的扶贫理论研究成果和扶贫实践成效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议好评。在持续多年助力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中,成果如何?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有着怎样的评价、期待和建议?为获得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金石之言,本报记者对部分专家学者进行采访,现将访谈录发表于此,供大家阅读思考。


曹洪民:吉首大学紧抓机遇特色办学,有很强的责任感


    2月20日晚,风雨湖畔,暮色降临。应急管理项目“中国扶贫开发的战略与政策研究”结题验收会专家们一行正在参观我校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参观途中,我们有幸采访了来自中国公益研究院研究员曹洪民。

    早对湘西有一定了解的他却是第一次走进吉首大学,当记者问及对我校的印象时,他感叹到“吉首大学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它不仅在学科设置、学术定位和学生培养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也有着很强的责任感,无论是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服务社会发展上吉首大学都作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和学校发展上,曹洪民颇有研究,他说“我很看好武陵山片区的发展前景,它是个多民族、多资源、多文化的地区,有丰富的地理人文资源。吉首大学的发展也因立足当地,响应国家政策,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到扶贫发展策略这项工作中去,以此为契机搭建良好的平台,与外界学术机构进行交流,做好‘请进来’的工作,并不断创新,发扬自己的特色。”
   

    曹洪民也对我校学子提出几点希冀,期望我校的学生们多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顺利完成向社会化的过渡,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独立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时代接轨。(蒋诗涵、邓丽倩、宋林凤)

 

赵作权研究员:吉首大学是湘西的灵魂


    “在相对落后的贫困山区创建一所大学真的不容易,吉首大学立足大湘西,为武陵山片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博士赵作权说道。


     赵作权说:“人才的培养是现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吉首大学为武陵山片区不断输送优秀学子,为湘西地区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是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吉首大学有着浓厚的地方气息和民族情怀。“吉首大学的文化氛围很浓,发挥了地方民族特性,有利于本土民族特色发展,更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赵作权对我校校园文化啧啧称道。
当问及我校的教学水平时,赵作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吉首大学的教书育人工作做得很到位,是武陵山片区发展的万花筒,为这里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给湘西带来了真正的财富,是湘西发展的灵魂。”(汪雪梅 张欣)

 

林万龙教授:吉首大学扶贫工作接地气


    2月20日上午,发展经济学、农村公共财政与公共服务、农村贫困、投资项目管理与评估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林万龙也来到我校参加“中国扶贫开发的战略与政策研究”结题验收会。
   

    会议结束,记者采访了林教授,提起湘西,他亲切地说:“我来过湘西调查产业扶贫,湘西有两个县,一个永顺县,一个龙山县是农业部重点帮扶对象,国家产业扶贫在对湘西这两个县投入力度非常大,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财政扶贫,金融扶贫,并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吉首大学作为武陵山片区内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高校。当问及对我校服务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与意见,林教授表示,吉首大学在区域扶贫这一块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上,特别是在新型农民的培训方面(所谓新型职业农民,即通常所说的专业大户,以及家庭农产、小型农业企业等负责人),给他们提供一些有关经济、法律、财务、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与支持;要聚焦“区域扶贫”,同样是关乎扶贫,不同地方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解决对策不尽相同,相较于在北京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吉首大学可以更进一步加深与基层、地方的联系,深入了解片区内的贫困问题尤其是湘西的贫困问题,发挥更大的作用。

 

    谈到与北京等发达地区高校扶贫工作的异同时,林教授说:“我们北京高校扶贫工作重在宏观战略的研究与分析,论接地气就远不如你们了,当然大家要相互学习借鉴,加强协作!”(杨颖)

 

戴宏伟教授:吉首大学的扶贫研究与社会服务特色鲜明


   “吉首大学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而现在,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学校师生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让我感到非常地和谐和融洽。”中央财经大学戴宏伟教授高度评价吉首大学。

 

    戴教授谈吐风趣,温文尔雅。当问到对我校“扶贫研究与社会服务”项目的评价与建议时,他态度中肯地说:“吉首大学的扶贫研究与社会服务已经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特色,并且在国内学术界相关扶贫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他说,吉首大学扶贫研究与社会服务有三大特色。第一大特色是成绩突出,吉首大学在短短几年中打造了一只强有力的研究团队,并且承担了国家社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项目50多项,在《管理世界》等权威刊物发表了200多篇非常有权威的论文,受到很多省部级或者国家级的批示;第二大特色是扶贫工作集各学科知识于一身,吉首大学这支扶贫研究的团队,集经济学、管理学、民族学、社会学、生态学于一身,这是吉首大学扶贫工作的最大亮点;第三大特色是扶贫研究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吉首大学正处于连片贫困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吉首大学集多个学科研究扶贫,这种优势不可比拟。

 

    而对于吉首大学扶贫研究与社会服务在未来应怎样发展?戴宏伟教授给出了建议:一是持之以恒,可持续发展。对于在扶贫开发与社会服务方面已经形成的明显的特色和取得的突出成绩的研究项目,一定要牢牢抓住,不能浅尝辄止。要致力于将吉首大学建设成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龙头,做成亮点和品牌,做成一个带动各方面发展的一个突破点。持之以恒地致力扶贫研究,对于吉首大学的发展,吉首当地经济的发展,甚至于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二是打造队伍,培育人才。搞研究需要有强有力的团队,包括教授、青年教师、学生。吉首大学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突出成果,在以后的队伍建设中,也可以尝试把研究生和本科生吸纳进来,积极参与到扶贫研究和社会服务中来。

 

    吉首大学的“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我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创新性平台,也是我校“扶贫研究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戴宏伟教授充分肯定了吉首大学‘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他认为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天时’,是指国家对于贫困问题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于连片贫困地区的关注;二是,‘地利’是指吉首大学正好处于湘西地区,这样深入地区调研时对当地情况的掌握就更深更透更便利;三是‘人和’,是指学校在党委书记的领导下,已经形成了一支多学科的、强有力的团队。

 

    “要聚力量,打造品牌,要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各学科力量,打造我们的亮点和品牌;同时还要凝炼方向,培育人才,要立足于原有扎实的研究,明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更好更扎实的为连片贫困区发展服务,找准连片贫困区“致贫”的原因所在,做好精准扶贫,靠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来带动“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更好地发展。”戴宏伟教授对“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张静)

 

王美艳:吉首大学以智力促地方发展,成绩来之不易


    “第一次来吉首,也是第一次到吉首大学,来了后才发现这里有一所这么好的大学,非常出乎我的意料!”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王美艳教授感慨道。

 

    王教授参与扶贫开发战略与政策研究项目已有一年多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她觉得可以发现的问题很多,而项目的完成时间有限,所以在进行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都未能一一完成,只能尽力多想多做多研究,她认为,高校参与扶贫课题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比如参加此次课题研究的学校来自各个地方,分布很广,所以各个大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而对于社科院的专家们来说,他们一般都会从宏观层面上作一些分析,而各个高校对所处的区域有更多的调研和了解,能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扶贫建议。她还补充道,高校应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智力支持的作用,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智库的建设,未来在智库上的投入会越来越多,而大学有非常好的研究力量,它能够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决策提供更有效的建议。

 

    看到我校学科建设体系如此完整,取得这么多项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等项目时,她非常佩服地说:“吉首大学能够做出这么好的成绩实属不易,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校在扶贫项目上的研究,对湘西在内的广大地区来说都有非常大的智力扶持作用。吉首大学处在这个区域,比其他学校更了解这片土地,扶贫更加精准!”(谢伟平)

 

黄祖辉教授:整合学科资源,打好扶贫攻坚战


    2016年,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中国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祖辉教授等撰写了题为《打赢我国“十三五”扶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的决策报告,受到国务院汪洋副总理的重要批示。此番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评审专家身份来到吉首大学的黄祖辉教授,关心的仍然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效率、机制和精准度等问题。


    黄祖辉教授直言,现有的扶贫机制存在的不足,可能导致未来在基本公共服务的分配上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这一现象值得高度警惕。“国家扶贫里面除了收入以外,医疗、教育等也在推进当中,包括收入国家兜底,转移支付以及教育、医疗保障更向贫困人口覆盖,要让他们达到一种非贫困的状态。这个过程当中,国家动用了很多的公共资源。虽然钱实际上可能是解决了一些问题,用从统计角度来讲,收入达到了,但是国家拿出的资源更大,过程中也有其他人在分享,它不可能直接就到农民、贫困人口手里,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人去介入、去支撑、去引领、去带动,中国家要依靠一些力量——相对的社会精英或是能人。”黄教授认为,这个公共蛋糕的分享可能使贫困人口数量达到指标了,贫困解决了,但是更多的好处可能还不在贫困人口,而是被参与了这些事情的那一些人获取了。

 

    “包括现在国家有很多招商引资扶贫的项目,产业扶贫,政策非常优惠,那么是为了扶贫吗?有时候并没有带动扶贫,或者带动了少量的扶贫,但是更多的好处被这些投资者、做管理或者教育医疗的人分去。这样今后等到你指标完成了,然后我们再来分析国家的收入分配、公共资源分享,不公平程度可能比现在还厉害,会有这个可能性,所以要注意这些东西。”黄教授说,国家扶贫的代价是为了公平,实际上在推进公平的过程当中又隐含着一个不公平的东西。所谓精准扶贫一定要到位,不光是对象识别。

 

    “你是贫困人口,你什么原因贫困,在精准脱贫当中怎么能够更加精准化,而不是完成任务,代价很大。其他的占了很多国家扶贫的资源和政策,不是说不可占用,这里面我给你占用,一定要有付出要考核,你到底哪个项目推进了,你有没有带动呀?要把带动指标放在非常硬的位置,而不是随便报几个数字出来,最后好处全被他们拿走了。但是没有他们也不行,没有他们贫困农民根本就进入不了市场,这种公共资源的利益分配在不同群体之间一定要有介入测算或要求在里面。”

 

    “扶贫成功了,社会矛盾分化得更厉害。”对此黄教授不无忧虑。他举例说,贫困地区已经有这种问题了,一个是兜底式的精准脱贫,兜底就是国家全部兜下来,还有一个就是低保,兜底的待遇好处比原来低保户国家给的好处大,所以这样的政策来了低保户就不愿意了,“过去没有兜底式的扶贫,就光低保,他当然很好享受,现在人家有个兜底,兜底的收益得到的好处比你低保高啊,低保农户就会想凭什么呀?在贫困群体之间又带来了一些矛盾,这个就涉及到我们国家扶贫政策能不能并轨呀?这个是这种类型,那个是那种模式,结果都不协调。”黄教授认为,有的东西要改革,还要做的精细化一点。精准扶贫不光是识别的问题,在精准的脱贫的授业、分享、利益的共享这方面也要精诚化一点,不要为了达成目标不惜一切代价,留下了另外的隐患。“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在做这项工作制定政策方面都应该考虑,借着贫困导致进一步的分化那是不应该的。”

 

     对于我校在扶贫研究和扶贫实践上的建议,黄祖辉说:“扶贫上,学校要充分发挥优势,学校扶贫的强项一般是教育扶贫,包括让学生义务支教,医学院医疗扶贫,学校的技术都可以弄,但是学校真正要扶贫,对地方贡献大,要整合整个学校的学科资源,然后定点挂钩。不光是教育医疗产业技术,还要把管理、规划等力量整合起来和区域贫困县对接好,帮他们整体规划,提供技术教育等的系列帮扶,然后要坚持,才会有效果,不能搞形式主义。” (翁凯)

 

洪名勇教授:吉首大学是“教书育人与服务地方”的楷模

 

    会议茶歇时,洪名勇院士走出会议室准备稍作歇息。记者随即预约了采访,洪名勇教授十分愉快地答应了。
   

    洪名勇教授是贵州大学扶贫开发研究项目负责人,会议开始,第一个上去做报告的便是他。贵州和湘西都属于武陵山连片特困扶贫区,基于此,在采访时特意向洪教授提了一个关于贵州和湘西扶贫共同点的问题。
   

    “武陵山区包括湖南、贵州等几个省份的一些区域,所以说湘西和贵州的扶贫开发是具有很多共同点的,在具体扶贫时也可以相互借鉴。”洪名勇教授耐心地解答。
    

    改革开放后,扶贫工作由区域发展带动渐转到精准扶贫,有关“精准扶贫中必须注重精神文化扶贫的问题,而精神文化扶贫又是怎样借助大学之力”等问题,洪名勇教授道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精神文化扶贫就是注重内外意识。贫困地区如果无意识,其他人也是帮不了的。去年,我编了一本书《长征精神与扶贫论》就是专门从精神层面讲扶贫的。大学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要清楚精神文化内外机制;第二大学要加强与政府合作,积极建言献策;第三大学的是师生员工有必要常下乡宣传,帮助农民增强脱贫致富意识。”

 

    当问及对吉首大学印象时,洪教授表示,他虽然还没来得及去校园参观走访,但通过前期接触与了解,确信吉首大学是一所很有发展潜力的大学,他说“吉首大学尤其文科方面研究水平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多,成果显著,连续5年都是12项以上。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这个水平是非常难得的。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同时也是贫困人口众多的地方。吉首大学把教书育人和服务地方紧密结合起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石慧琳)

 

    (责任编辑:胡建文  新闻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