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郑贤章做客博雅人文论坛

作者:刘欣然 许慧方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6-05-30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刘欣然 许慧方)5月28日下午,博雅人文论坛第47期专题讲座在砂子坳校区影视鉴赏室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了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郑贤章,为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部分研究生作了一场主题为“汉文佛典语言文字研究现状与展望”的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王焕林主持。参加此次讲座的领导老师还有语言学教研室主任瞿建慧、教授唐生周等。

 

  在本次论坛中,郑贤章围绕汉语佛典所指范围、汉语佛典语料价值及汉语佛典研究展望这三方面展开讲座。在汉语佛典所指范围中,他对佛典语料进行了基本概况。结合PPT中的文字与图片,他介绍了国内历代汉文大藏经、国外历代汉文大藏经、CBETA电子佛典集成2011、敦煌写本文献,如第一部官刻本《开宝藏》、远传日本的元代《普宁藏》、一个女子断臂化缘募资所刻的《赵城金藏》,高丽的《高丽大藏经》等。

 

  针对汉语佛典语料价值方面,郑贤章认为,佛典是一种为被充分研究的珍贵语料,对中国的哲学、文字、艺术、建设、语言文学及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从音韵、词汇、文字这三个研究方面进行探讨。如在语言方面,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启发,反切注音法应运而生,极大的促进了汉语词汇学的发展。在词汇方面,佛经翻译创造了许多新的词语与新的词语构造法,并促进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如成语盲人摸象、不二法门、一尘不染等成语皆出自佛典。

 

  关于佛典研究的展望,郑贤章表示,大部分佛典都是梵文音译过来,读音辨别有难度。疑难字的考释,要在中国本来的汉语词汇上附于佛理,“如何‘中国化’,怎样完善新的大词典,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郑贤章如是说。

 

  自由讨论环节中,在场师生围绕“佛典传播以汉语为基础,其内容是否已经‘中国化’”等问题进行提问。郑贤章均详细解答。现场交流活跃。

 

  最后,王焕林作总结发言。他感谢郑贤章教授为文学院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并建议同学们多注重平时的积累,沉下心来做事才会有所收获。

 

  此次讲座由文学院、研究生处主办,由文学院语言学教研室、湖南省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承办。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