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何度过?我们新时代的读书人更应有时代的朝气。自古以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每一个读书人的使命。开国总理周恩来更是了悟此读书人的使命与担当,在十二岁时便立下宏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吉首大学儒学会每天早上在砂子坳校区、大田湾校区、张家界校区和师范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传统太极、八段锦、五行养生操等养身晨练,并举行《弟子规》《孝经》《大学》《论语》等经典晨读。为的是传承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读书人自古以来的使命,让当代青年人真正明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人的气节和胸怀,并努力成为新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读书人,正如《大学》中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驻足于社会的需要勇敢担当,这才是青春!大学,我们正在努力!
寒风凛冽,我们依然矗立于田径场,星光斑斓,我们已经在奋发的路上!每日的早起已经成为儒学会的习惯。不管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准时准点响起晨练的音乐。晨练不是为了晨练而晨练,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意志。正所谓,有恒为成功之本。懂得坚持,我们离成功就会更近。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不好,一切归零。《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弟子规》讲“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论语》云“父母唯其疾之忧”。远离故乡,出门在校,照顾好自己,确保身心健康,这就是孝!想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好的身体这些如何展开,健康的体魄对于我们而言是何等重要! 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雄健的体魄,更多的是拥有了坚毅不屈的灵魂。
太极 静心养性

晨练(砂子坳校区)
每日清晨在草地、在林间、在校园静谧的一角,沐浴在经典声中,开启属于他们独有的青春风采——晨读。读一本好书,可以受益终身,亲近一个智者,可以了悟人生。在大学里“以经典作伴,与圣贤为伍”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礼记·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儒学会聚集有志青年在每日清晨在善友相依中砥砺自己,成长自己,为自己的青春负责, 青春不再迷茫。
读书贵在变化气质。清晨即醒,以运动强健身体,以圣贤之言滋养心灵,是以身体心灵清清爽爽,方可迎接人生美好的一天。古哲云:“三日不读圣贤书,便觉面目可憎”。晨诵经典,收获的不仅是心灵与气质提升,更是事理的通达、智慧的贯通。能明辨是与非,便可“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晨诵经典,吐故纳新,身心健康,自然精神焕发,容颜帅美。 “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吧。
晨读内容有:《弟子规》《孝经》《论语》《大学》《朱子治家格言》,等等。
大学我们有梦想有追求,有的人向前走了,而有的人却还在原地踏步,我们的青春年华不应该“死”在“被窝”里,儒学会指导老师李许这样讲到:大学生的前途,大多毁在了“晚上下不来的网、早上起不来床”。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每天坚持晨练、晨读,这不仅仅使我们身体得到锻炼,而且我们意志力锻炼。也是我们为梦想踏出的第一步!
青春的绚烂,不在于驳杂的尝试,而是专心的坚持一件事,心无旁骛便可长驱直入达到成功的彼岸。青春懂得为身心播种浇灌,壮年便可茁壮成长,老年便可以享受人生美好的果实,当人生迟暮就会想起保尔所说的那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们的人生度过得如此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