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首大学七届三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吉首大学新闻网




吉首大学党委书记 游 俊
(2017年3月1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学校七届三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今天就要闭幕了,我代表校党委向大会的圆满结束表示祝贺!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我们要感谢各位代表和与会人员的积极参与,感谢我们工会的同志和职能部门的同志对大会作出的服务。会议富有成效,听取和审议了三个工作报告,通过了三个大会的决议。在上午的讨论中,代表们一致认为,校长工作报告总结经验全面,谋划今年的工作站位高、立意远、举措实,鼓舞人心,振人奋进。其他几个报告也实事求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与此同时,在这次会议期间,各位代表就怎样加快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这些意见和建议,校工会会进行认真地汇总、梳理和整理,学校党委和行政会认真地分析、研究、吸收和改进。大会闭幕后,请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大会的主要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利用这个机会,我结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和今年的工作重点,谈几点要求。
一、抓住根本,立德树人,推进学校新发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全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找准目标,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有放之高等教育领域而皆准的共性目标,又有符合自身实际、体现自身特色和追求的个性目标。就共性目标而言,就是要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个性目标而言,《吉首大学章程》序言中提出,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务实作风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这个两者目标是高度统一的,个性目标是服从服务于共性目标的,两者的结合点就是要落实到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上。
(二)抓住关键,回答好“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如何培养人,根本上涉及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路径、模式和方法问题。对于这项工作,学校高度重视,长期以来在持续用力、改革提升。这里,我要着重强调的是,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也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核心要求。一要抓好师资队伍。要抓好教师这个“关键群体”,做到学术上可以有探讨、课堂上必须讲纪律,要着力提升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建设一支能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教师队伍。二要打造干净课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旗帜鲜明地传播和宣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牢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阵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铸魂工程”来建设。要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严把教材内容审核关,以“四个自信”为重点,大力丰富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三要建设干净校园。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文化教育场馆的功能,又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抓好以文化人和文化育人,以文化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
(三)把牢方向,回答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原则性问题,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服务”,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使命的最新概括,也从根本上对“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做了最好的回答。我们是谁、依靠谁,就要为了谁。吉首大学要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四个服务”的人才培养方向。现在,在意识形态领域有一些噪音和杂音,试图扰乱青年学生的思想,干扰我们的工作。对此,我们必须要敢于发声和亮剑,积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中国国情,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个人梦想和共同理想,牢牢守住教育的根本方向和主阵地。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推进学校新发展
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就是抓住了牛鼻子,就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校长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有十项重点工作,其中重中之重是三项工作——“确保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顺利通过,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推动‘双一流’建设”。这需要全校上下群策群力,打好整体战,紧盯目标不放松。
(一)要确保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顺利通过。审核评估评的是本科教学,检验的是整个学校的管理,整个学校的办学的实力,检验的是全校上下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评建工作中,发扬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优良传统,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审核评估顺利通过。
(二)要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授权单位标志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我们争取成为授权单位,这是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也是能否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工作竞争激烈、形势严峻,时不我待,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全校上下唯有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赶超意识,背水一战、绝地反击,才能让学校发展进一步驶入快车道。
(三)要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双一流”怎么建?省教育厅的相关会议和文件已经表明,未来我省高校的重点建设将向学科倾斜,而不是先定学校,是要先建设一流学科,然后在建设一流学科的基础之上,来形成一流的学校。与985、211高校最大的区别是,湖南省“双一流”建设不会“身份固化”,不搞“一考定终身”,将实行五年一轮的洗牌,筛选标准是绩效评价。我们能否在“双一流”建设中抓住机遇、赢得先机、取得优异成绩,事关学校的生存发展,事关学校的未来。在这里,我们呼吁和要求各学院要加大力度推进学科建设。为何要学院加强学科建设?因为学院是基层学术组织,是学科的载体,是大学的学术心脏。学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教学单位。“双一流”不是口号喊出来的,而是科学谋划、认真规划、具体落实、持续发力、长期建设出来的。这中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思想认识要到位,建设思路才清晰。从思想观念上,我们一定要树立办大学就是办学科的思想。学科是大学的细胞,它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平台,也是一个教学的平台,还是一个服务社会的平台。“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提出的五大建设任务都是以学科为依托的。所以我们各个单位尤其是教育单位一定要在“双一流”建设起步的时候高度重视,认真谋划自己学院学科的建设问题。怎么抓?怎么建?我看主要抓住两项,第一项是要编制规划。现在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学院,对自己学院的办学定位不准或者是不清晰,尤其是学科怎么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的、有效的规划,在对学科建设进行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放弃大权的思想,一定要集中精力凸显优势,建设我们的特色,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科能够持续建设取得成效。“双一流”建设第二项要抓的重中之重就是抓人才队伍,主要是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我们要下大气力地引进、下大气力地稳定和下大气力地培养。学校党委行政开学以来多次会议上都提到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一致感到压力非常大。和“双一流”建设目标相比较,我们最大的短板还是在人才,关键是人才队伍,在这里我们要求各单位特别是教学单位一定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善于用才,敢于用才。心胸要更开阔一点,措施要更有力。我们在讨论中很多学院都谈到了现在学院的接班后继无人,人才从哪来?我们要给年轻的教授、博士他们舞台,给他们压担子,在人才的引进稳定和培养上,希望全校上下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我们经常讲,管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叫“二八定律”,一个单位,一个团体最重要的是抓住这20%的人,这20%的人是关键的关键,骨干的骨干。作为我们办大学,办学科,教书育人来讲,每个人都有责任,但是重要的带头的骨干就是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以有时候我们的政策向这些人倾斜,希望大家理解支持。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的力度还不够,措施还乏力,学校党委行政正在根据大家的意见还要研究新的方法,制定新的政策,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三、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推进学校新发展
实干才能兴校。在目前的竞争态势下,要实现学校快速发展,必须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立刻行动起来,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把责任牢记心中,把工作抓在手上,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落到实处。
(一)强化责任抓落实。发展的关键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力度,力度的关键在责任。强化责任抓落实,首先要明确工作责任、量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促使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其次要加强对工作执行进度的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做到每一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估、有奖惩。
(二)改进作风抓落实。抓落实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真抓实干贵在培养和保持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良好作风,不追名逐利,不好高骛远,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出成绩、干出成效、干出成果。要坚决克服和整治“庸懒散”问题和不作为、慢作为等不良风气,特别是有个别同志,个别部门不作为、慢作为,这种不良风气应该丢掉,要下大力气整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事不避难,敢于担当,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推动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上。
(三)检验效果抓落实。衡量抓落实的效果,要看任务的完成情况,体现在工作的进展、目标的落实和任务完成的质量上。要善于比较,做到知己知彼,要纵向与自己比,看工作取得了哪些新进展;要横向与同类型高校比,看学校的发展处于什么位置。同时,还要看教职工的满意程度,坚持把教职工的意见、基层的要求,作为指导和改进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严守纪律抓落实。这个纪律有政治纪律、经济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也就是我们在从严治党的这个大背景之下,严守中央,省里和学校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特别是严守党纪党规,不能出事,这个是底线、是高压线,是不能逾越的。
各位代表,同志们,面对如此大的发展压力,我们来不得半点安逸和懈怠,必须要有沉下心来奋勇拼搏的准备,必须要有自加压力、埋头苦干的精神,必须要有不改变面貌誓不罢休的气概。我坚信,只要我们有这样足够的准备,有这种昂扬的精神,有这股豪迈的气概,吉首大学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胡建文 新闻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最新动态
-
2025-06-05
“审核评估巡礼”专栏之六 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突出社会需求导向 创新人
-
2025-06-05
182名毕业生聘任为我校校友工作联络员
-
2025-06-05
我校教师在首届湖南省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比赛中喜获佳绩
-
2025-06-03
我校吉首校区2025年上半年普通话测试工作圆满完成
-
2025-06-02
吉首大学老摄影人闪耀国展镜头绘就 “老有所为”新画卷
-
2025-05-30
我校获批省科协国际与区域合作项目
-
2025-05-30
“审核评估巡礼”专栏之五 吉首大学药学院:分类-融合-协同-驱动 培育高质量药学类人才
-
2025-05-29
学校召开九届一次教代会提案交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