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吉大 -> 正文

团结报:关于我州猕猴桃产业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石泽亮 石…  来源:   时间:2010-04-30  点击:

 

关于我州猕猴桃产业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石泽亮 石维贵

    一、湘西猕猴桃的历史渊源

  湘西野生猕猴桃种类繁多,据调查有26种,自然蕴藏量在万吨左右,特别是中华与美味猕猴桃自然藏量最大,在上世纪80年代前均处于自生自灭状态。1982年,吉首大学科研人员石泽亮、裴昌俊、刘泓在凤凰县米良乡从野生猕猴桃中筛选出了“米良一号”、“米良四号”、“米良五号”等十几个优株,历经5年的精心培育、试种、试验、研究,终于在猕猴桃研究方面获得初步成果。1989年10月,“米良一号”、“米良五号”以及“帮增一号”(授粉雄株)通过了州科委主持的品系鉴定。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上海、贵州、四川等省市历时6年的中试检验,“米良一号”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猕猴桃优良品种的先进水平。1992年,全国猕猴桃基地品种鉴评会在北京召开,“米良一号”从260个参评品种(品系)中脱颖而出,由农业部授予“希望之光”奖,成为我国猕猴桃四大名牌品种之一,填补了南方美味猕猴桃品种的空白,成为我国南方重点推广的品种之一。1995年1月14日,“米良一号”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从而成为全国性的猕猴桃优良品种,湘西州从此增添了自己的产业开发的当家品种。

  二、我州猕猴桃扶贫开发与产业的形成

  1、我州猕猴桃开发起步艰辛

  上世纪90年代初,湘西农民对猕猴桃的开发认识尚未跟上来。为打开局面,作出样板,让中高海拔的贫困农民富起来,吉首大学猕猴桃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只好走出校门到农村去办试点。第一批试点选择在海拔300米的龙山县长潭乡月吾村、海拔1100米的八面乡青鱼村,以及海拔460米的凤凰县廖家桥镇菖卜塘村。1990—1991年布点,1993年3个点上的“米良一号”全部挂果累累。经州科委验收,最高单株产量达188斤,平均单株产量94斤,亩产均超过4000斤,当时亩产值超过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试点的成功,样板的说服力,解开了湘西农民怕种猕猴桃的最大心结,引发了龙山县和凤凰县在湘西州最早掀起猕猴桃开发热。

  2、我州猕猴桃产业的形成

  近10年来,我州猕猴桃开发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每年以万亩的速度递增。截至2006年,全州已开发猕猴桃1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近7万亩,正常年产量达10万吨,已占全国猕猴桃总产量的20%,我州已成为我国南方猕猴桃鲜果主要供应基地之一。另外,从1998年开始,吉首大学与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联合进行猕猴桃产品开发,吉首大学负责猕猴桃产品研发,老爹公司负责产品生产与销售。目前,老爹公司先后开发出以果王素为代表的保健食品系列,以猕猴桃果粒果汁为代表的饮料系列,以果脯、果籽饼干为代表的休闲食品系列,以嫩肤果王素为代表的护肤品系列共4大类35个系列产品,其中11个产品已投放市场。同时,老爹公司的生产能力逐年扩大,加工猕猴桃由最初的几百吨到现在的15000吨。猕猴桃果王素、果汁、果脯、果籽饼干、嫩肤果王素已成为老爹公司的主打产品。猕猴桃加工问题解决了,进一步推动了我州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小小的猕猴桃现已成为湘西乃至湖南的“一大产业,一个品牌,一道景观”,带动了湘西州2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

  三、我州猕猴桃开发的启示和建议

  目前,我州猕猴桃开发面积已不小,但覆盖面并不大,开发的地方也不平衡,如腊尔山、吕洞山等中高海拔山区,猕猴桃开发还存在许多空白乡镇。根据我州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良好现状,以及中高海拔少数民族山区扶贫攻坚任务的艰巨,集数年来猕猴桃扶贫开发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走科技引导型路子

  猕猴桃在我国是一种新型水果,发展时间不长,对猕猴桃真正了解的人很少。回顾上世纪80年代,湘西以至湖南了解猕猴桃技术人才寥寥无几。进入本世纪以来,虽经多方培训,但全州目前真正掌握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的人员也不过近百人,一般懂得这方面实用技术的农民不过千人,而且主要集中在永顺松柏乡和凤凰廖家桥镇。这对湘西10万亩猕猴桃开发来说,技术力量就显得太单薄。因此,在猕猴桃开发上,我州要走科技引导型路子,下大力气进行猕猴桃技术人员培训,希望在3年内,培训出这方面的技术人员300人、技术农民5000人,才能引导千家万户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来组织生产,使猕猴桃果品质量的提高有可靠的技术保障。
 2、努力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目前,我州猕猴桃开发面积不小,但按统一的技术要求组织开发的只占总面积的50%左右,尚有大片的开发质量不符要求。我州很大部分猕猴桃产量低,果品质量差,谈不上商品价值,因此很难上市销售。据调查,松柏乡的猕猴桃从未滞销过,每年从9月底到10月底,短短一个月,数万吨猕猴桃销售一空,到11月初猕猴桃园中很难找到未采摘的鲜果。质量的差异,带来的是效益差异。因此,我州猕猴桃的开发必须认真转变观念,尽快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3、积极促进果农规范生产和销售果品质量保证

  近几年来,随着湘西旅游业的兴起,来湘西的游客越来越多,湘西特产猕猴桃成了紧俏商品。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有的种植户就变相地将“皇帝女儿不愁嫁”这种陈旧观念移植到猕猴桃生产上来。在猕猴桃生产环节大量施用化肥而不施有机肥和农家肥,在猕猴桃上滥用膨大剂,在猕猴桃尚未成熟的七八月就提早采摘上市。本来“米良一号”猕猴桃是我国的一个名牌品种,经他们这一搞,湘西猕猴桃名声大受影响。为了加强我州猕猴桃生产规范和销售果品的质量保障,建议我州与有关县市应成立专门负责猕猴桃生产和销售的监督机构或协会,由监督机构与协会联合研究制定猕猴桃生产的技术标准、果实的质量标准,即果实采摘时要达到的糖度含量,果实的分级要求,采果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控制猕猴桃的农药残留、植物激素不超标等问题要有明确的标准。这样,湘西猕猴桃才能站稳国内市场,并向国际市场靠拢,最后成为世界名牌品种。也只有这样,湘西猕猴桃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湘西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