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洪雄 刘文超) 教育部预科指导委员会2017年工作年会于3月23日在吉首大学隆重召开。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朱小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巡视员黄东辉,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协作处处长李彬,教育部民族教育中心质量评价处处长周晓强,教育部预科指导委员会主任赵显利,湖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曾四清,吉首大学校长白晋湘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78名从事预科教育管理和教学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图为会议现场
白晋湘代表吉首大学党委行政对与会的民族预科教育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吉首大学的基本情况和民族预科教育情况。他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搞好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而民族预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层次,它不仅承担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合格社会成员的历史重任,更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融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之中,不仅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思想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的高层次少数民族人才,同时也能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形成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他表示,吉首大学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推进预科教育教学改革,向其他预科教育培养学校和目标院校多交流多学习多合作,共同推动民族预科教育事业发展。

图为吉首大学校长白晋湘教授致开幕词
赵显利在会上作了《不忘初心共谋民族教育事业大计 持续引导民族预科教育规范发展》的工作报告。他充分肯定2016年预科教育充分贯彻落实了民族教育政策、结业会考工作有序开展、办学状况调研全面启动、教学大纲编制如期完成、研讨交流培训有效开展。并布置了2017年将重点推动的4项工作任务:摸清预科教育的家底、坚持把推动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核心任务、逐步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师资培训交流。他强调,预科指导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民族预科教育制度本质,紧扣民族预科教育工作重点建言献策,进一步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

图为教育部预科指导委员会主任赵显利作工作报告
黄东辉作了题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的专题讲座。

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巡视员黄东辉作专题讲座
在师生座谈环节,陈叶红、覃新菊等教师代表汇报了做为预科教师如何以“理解、尊重、关心”为基础,遵循“严、细、爱”的要求,实施目标管理法、自我管理法和激励管理法,努力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人、成为学生可以依靠的人、成为学生可以效仿的人。叶尔买克古力•努尔巴合提、马合帕力•哈米提汉等学生代表汇报了在预科学习生涯中师长的关爱和自身的进步,充分表示老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渊博的学识给他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老师们为人处世的言传身教和生活细节上的用心关怀,对他们影响至深,是一生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朱小杰对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和学生们的求学上进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许。

图为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朱小杰一行与师生座谈
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就预科会考、教材完善、英语改革、队伍建设、民族宗教、目标院校与培养院校的关系等与少数民族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为分组讨论现场
吉首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宁夏大学、辽宁财贸学院等四所高校的预科学院负责人就如何对预科学生从思想上教育引导、学业上解惑指导、生活上关爱帮扶、管理上严格要求等进行了经验分享。
会议对预科结业会考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图为获奖代表和与会领导留影

图为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朱小杰讲话
朱小杰对长期耕耘在民族预科教育战线的教职员工表示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民族预科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党对民族预科教育的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做为中心环节,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提升民族预科教育质量,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他充分肯定了预科教育工作在2016年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进一步夯实。他还指出了预科教育在思想认识和教材规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如何稳步推进预科教育改革,提高预科教育质量,朱小杰强调要抓教育引导,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进步的基础;要抓党建责任,夯实预科教育的政治基础;要抓质量提升,增强预科学生的获得感;要抓管理服务,切实解决预科学生的后顾之忧;要抓改革试点,促进预科教育健康发展;要抓队伍建设,打造预科教育的优秀师资;要抓安全底线,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要抓宣传报道,总结推广预科教育的先进经验。
(责任编辑:胡建文 新闻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