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著名作家、校友彭学明返校进行文学创作座谈

作者:谭晶 李煜晗 马梅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4-06-21  点击:

本网讯(见习通讯员 谭晶 李煜晗 马梅)6月18日下午,著名学者、作家、文学批评家、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我校知名校友彭学明携最新长篇小说《爹》返回母校,在砂子坳校区齐鲁大楼以《拿什么孝敬父母双亲》为题,与吉首校区部分师生进行了一场文学创作座谈。座谈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宣传部部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罗惠缙主持,湘西自治州文联主席彭学康、我校党委宣传部、教育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部分师生到场参加座谈。


图为座谈会现场


彭学明首先以《红岩》《青春万岁》和《平凡的世界》等优秀文学作品为切入点,引领大家感受文学的力量,并从文学与人生、文学与生命的关系等角度引导在场学生如何热爱文学,如何从中获得人生力量。随后,彭学明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经验与在场听众分享了文学创作的方法:一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增强文学的生活储备;二要组装生活,去粗存精,对生活的原材料进行提炼过滤;三要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突出生活的人情味、烟火味、世俗味。“最真的人、最真的事往往最打动人”。座谈中,彭学明饱含深情地分享并解读其作品《娘》中的精彩片段,分析、引导听众领略他作品中的人道、人格、人品与人性等人情味,激发了在场听众对孝心孝行的深入思考及对阅读写作的深刻理解。座谈尾声,彭学明朗读了其作品《爹》中为“爹”写的短诗,与大家分享这首立足于湘西大地,为湘西父辈撰写的热血史诗。勉励大家爱父母,爱自己,爱国家,爱民族,爱文学、爱这个美好的人间和世界,在场听众深感触动。


图为彭学明作讲座


罗惠缙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文学即人学,他相信通过本次文学活动,在场听众在文学理解与创作方面都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学会通过文学来点亮生活、点亮人生,安放灵魂,吸取知识的营养,设计好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孝心,让自己的人生圆满,让世界充满爱。


彭学明,1964年生,我校87届英语专业校友,著名作家、评论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代表作有长篇纪实散文《娘》、长篇小说《爹》、散文集《我的湘西》《祖先歌舞》、长篇报告文学《人间正是艳阳天一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等。其散文《鼓舞》《白河》《跳舞的手》分别入选教育部初中第三册、初中第五册、高中第三册语文教材,散文《湘西女人》《祖先歌舞》《踏花花》《一墨乌镇》《庄稼地里的老母亲》《阳光》等七篇入选大中专院校教材,并译有外文在国外发表出版。


1996年散文集《我的湘西》获中国图书最高奖——中国第十一届图书奖。2002年散文集《文艺湘军百家文库彭学明卷》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最高奖——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2006年电视专题片《家乡风景》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最高奖——星光奖。2014年长篇散文《娘》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23年《马王溪光景》获2022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


(终审:党委宣传部)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