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吉大 -> 正文

湘西民族地区人才摇篮

作者:刘海涛  来源:   时间:2013-11-08  点击:
本报讯(记者 刘海涛)记者日前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采访时了解到,在全州现有高、初中教师中,吉首大学毕业生分别占55%和75%,乡镇以上干部中,吉大毕业生占405,其中本届州委委员有三分之一来自吉大。此外还有数千名吉大毕业的科技人员活跃在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吉首大学已成为湘西各民族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库。
  吉首大学是1958年国务院批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创办的两所特殊高校之一,是具有地方、民族和师范特点的综合性大学。30多年来,该校抓住这些特点,始终坚持扎根民族地区,为当地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吉大根据所处的湘鄂川黔四省边区仅此一所高校,和老少边山穷区各类人才奇缺,而外地大学生很少能分配到这里、长期扎根更困难这一现实,提出培养真正“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的思路。在培养方向上,注重实用型和一专多能。据统计,该校共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57万多人,少数民族学生占50%以上,大部分集中在湘西。该校充分发挥民族聚居地这一优势,广泛面向社会,开辟实践基地,同时根据需要不断调整科研方向。学校采取提供科研经费、建立横向合作、积极争取科研立项等措施,鼓励教师开展对湘西改革发展具有重大实践和理论意义的研究,承担各级政府部门下达的课题,如《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人才培养、成长和流动》、《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经济差异与其社会发展模式的相关性》等。这些研究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设性意见。
  近年来,一批教师和科研人员瞄准“山”字做文章,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相结合,帮助地方以科技兴农,以科技兴州,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湘西晒红烟一号在武陵山区大面积推广,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创产值2000余万元,米良一号猕猴桃已在龙山、凤凰等县栽种过万亩,被湘西州列为脱贫致富重点发展项目。其他如金色桐油、五倍子增产技术等,无不立足于本地资源,并且易推广,见效快。该校师生还经常跋山涉水,对深居大山的少数民族同胞进行技术培训,传播科技文化知识。
  植根民族这块沃土,吉首大学自身也有了很大发展。最近,他们又提出了打破地域界限,向四省边区辐射,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受益的设想。该校党委书记马本立对记者说:事实证明,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办高等教育,不是得不偿失,而是相辅相成,很有益处。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