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所“山里人的大学”。
四十年前,开国元勋们充满深情,在这块洒满烈士鲜血的贫困土地上批准设置了这所本科院校。
四十年来,土家、苗、瑶、侗、白、汉等各民族子弟相继走进她的怀抱,不断寻求改变贫困面貌的途径。
今天,仍有不少在贫困的阴影笼罩下的各民族学子在她的怀抱里孜孜求索……
这所大学就是地处湘、鄂、渝、黔四省边区的吉首大学。
他为自己改名为“求生”
吴求生家住湖南凤凰县吉信乡一个苗家村寨。他刚刚降临到这个世界时,父亲请来识字的先生,要给儿子取一个读书人的名字。识字先生在父亲的手心上写下“求深”二字,意思是读书、深造。带着苗家祖祖辈辈的愿望,求深上学了。可是小学没毕业,父亲撒手而去,接着兄嫂相继去世;上初中不久,母亲又离开了人间,留给求深的只有比他大3岁的姐姐、两个年幼的侄女和一间千疮百孔的草屋。“在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活下去,而且要好好地活下去。所以我不得不违背父亲的意愿,改自己的名字‘求深’为“求生’,因为摆在我面前的,首先是‘活’的问题。”吴求生这样告诉我们。
对困境中的吴求生,古道热肠的苗家儿女,慈爱善良的老师、同学、学校、政府都伸出了救助的手,拉扯着“求生”的小吴走上了“求深”的路。在家里,同院坝的11户人家都帮他耕田、打谷、挑东西上街卖;在学校,老师、同学、领导都给他送过饭票、菜票;买过钢笔、作业本,减免过学费,救济过衣物;在社会,知名不知名的干部、企业家、农民、工人和当地政府,都帮过他钱和物。
在吉首大学,像吴求生这样的贫困生,又何止一个!
做人总得讲回报
贫困对于贫困生来说是必须直面的现实。面对贫困,吉首大学的贫困生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在吉首市砂子坳打石场里,打石场的老板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盛夏的一天,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来找活干。老板看他精瘦的斯文相,劝他:“小伙子,别处去吧,这活不是你干的。”“大叔,让我试试吧,我要交学费啊!”小伙子恳求着。老板心想让他试一天,受不了他自己会走的。然而一天、两天、三天……小伙子天天来。夏日的骄阳在他赤裸的臂膀、胸膛上灼起了一个个水泡,手磨破了几层皮,人晒黑了,依然精瘦,却结实了许多。他就是吉大贫困生江强。江强利用打工不仅筹集自己的学费、生活费,还不时寄钱回家给老母亲买化肥、农药。
谭志刚是中文系品学兼优的学生,曾被评为全校“十佳”共青团员和省级“三好”学生。他写的通讯《希望工程进苗乡》刊载于《人民日报》并获奖。当他获学校800元特等奖学金时,他把这笔钱全部捐给了失学的苗族儿童,而他本人却是一名贫困生。我们看见谭志刚的饭碗里除白米饭就是几块咸菜,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动情地说:“我作为一名特困生,多年来从学校、从社会得到的太多了!人总得回报啊。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