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媒体吉大 -> 正文

坚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化之路

作者:张朝胜 …  来源:   时间:2013-11-08  点击:
     吉首大学于一九九三年元月对后勤实行全面改革,其新体制的改革历时已整整七年多。经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已取得了较好成果,其中改革动作较大、较有影响、比较成功的是伙食改革。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运行机制
    
    
     吉首大学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老、少、边、穷地区。这里是全国18个贫困片之一,吉首大学在特殊地域、特定环境下办学,举步维艰。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学校严格控编,饮食服务部五个食堂,在近百名炊管人员队伍中,仅有两名干部、三名三级厨师。当九三年改革措施一出台,由于人们的观念和伙食经营机制等诸多方面不适应市场要求,食堂伙食严重滑坡。一时间,学生宿舍内突然冒出了150多个藕煤炉,到处炊烟袅绕,近三百名学生自办伙食。食堂职工队伍不稳,职工与学生吵架斗殴常有发生。在这种困境当中,学校党委、行政及时对膳食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新班子迅速组织工作人员,下食堂蹲点试点。他们在集中精力抓管理、抓质量、抓品种、抓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践个人承包、集体承包、租赁和联办合作饮食的新路子,大胆引进校外资金,通过市场调节来解决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由于学校党委支持,领导重视,改革中方法对头,措施具体,处理得当,我校伙食工作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初步改变了面貌,渡过于难关,各项工作步人正常的运行轨道,从而保证了伙食改革的顺利进行。
     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我们实行的几种模式和机制中,个人微利承包经营模式比较适应当时的具体实际,较好地解决了食堂伙食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资金流动、物资采购、物资保管、餐票流通、价格控制、食堂竞争等问题。我们认为,模式和机制的好与坏,就要看它是否贴近市场、适应市场,衡量模式的标准就是市场标准。更重要贴切群众效益。我们于一九九五年提出了“就餐者是否满意,食堂实力是否增强,职工福利是否增加”作为评判伙食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紧接着,在全校五个食堂全部推行食堂主任微利承包经营模式,这在全省高校曾产生很大争议,褒贬不一。我们深知,今天所进行的伙食改革是过去所没有的实践,既无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抄照搬,也无捷径可走。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支持和帮助下,后勤服务中心饮食服务部在众多是非争议面前不争论、不解释、沉住气、顶着压力改。事实胜于雄辩,几年的不断改革,食堂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机制,伙食质量上来了,饭菜价格下降了,学校负担减轻了,师生基本满意了。据不完全统计,饮食服务部七年多来,共为学校节约各种经费达400多万元,自筹资金增添食堂设备和设施达百万元,早餐由原来的简单几个品种增加到现在的30多个品种,中晚餐副食品种由原来的10来个增加到现在80个品种,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领导压力减少了,校园稳定了,几年来沉淀在人们心中的疑虑也基本释放了。
    
     二、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增强管理的科学性
    
    
     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伙食改革借鉴企业经济承包责任制本身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差异,和诸多矛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营承包者认识上的差异。其主要目标是追求管理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在经营上往往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在经营方式上拼消耗、拼设备以提高利润率,在分配形式上追求职工短期收入最大化,吃光、用光、分光;甚至出现了有盈利就包,亏损就跑,“穷了庙宇,富了方丈”,给国有资产造成流失。
     二是经营承包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职能,服务方向出现了偏差。
     三是经营承包者文化素质上的差异,市场伦理道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时为了食堂的赢利往往采取不正当手段,挑起价格竞争,引起食堂伙食混乱等等。
     如果对此认识不足,管理部门调控不及时或不得力,就不能驾驭局面,则导致个人经济承包责任制失败。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现代实体管理制度。现代经济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和科学技术一样,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过去人们只强调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方式所发挥的作用,而事实上,管理在两者结合中所起的作用更大。所谓管理,就是对人、财、物实施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以人为本,人管好了,财和物也就可以管好。但管理不是单纯的人管人,主要是制度管人。人管人管一个,制度管人管一片。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就是实体的生命,就是效益。七年多来,我们连续三次对《内部管理制度及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食堂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考核办法》、《食堂卫生考核办法》、《职工奖惩办法》的规章做了调整、补充和完善,有效的避免了“重人情、轻制度;重经验、轻法理;多人治、少法治”的传统管理的困扰,适应了改革的需要。
     2、强化风险责任,增强市场观念和科学管理能力。我们在认真总结承包制经营经验教训时发现,缺乏盈亏意识和风险意识,生产经营缺乏责任心是许多个人承包高校食堂失败的主要原因。在实践中,我们努力避免风险的主要做法:一是经营者先要拿出较大数额的资金作风险抵押。无论是谁,不能在财产上承担风险的一律不让其掌握食堂财产的支配权。二是饮食服务部一般不提供周转金,承包经营者必须拿出一定数额资金,承担一定的风险进行经营。食堂实行微机管理,经营者收入全部进入学校财务,学校扣除上交任务和设备、设施维修费后,资金由经营承包者自由支配。因而承包经营者和食堂职工的风险意识、责任心和市场观念大大增强。也为承包经营的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3、强化监控机制,提高驾驭市场能力。可以这样认为,我们这种完全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运行机制,如果没有正确的导向和强有力的监控约束机制,是难以得到发展的。因此,我们在坚持随机性干预和主动性调节方面,宏观控制重点突出“四个功能”:一是指导性。一旦发现食堂经营不善,饮食服务部立即派人进行指导,帮助整改。如发现食堂管理混乱,连续两月亏损,我们立即更换食堂承包经营者,以防下滑。二是协调性。对于各部门、各单位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以及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本着一切为了食堂,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原则,及时协调和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化解矛盾,推动工作,确保稳定。三是权威性。激烈的市场竞争决定了饮食服务部必须具有高度的权威性,而这种权威性就是确保改革,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几年来,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了权威性调控:①食堂承包人(食堂主任)由学校组织的招聘考核小组公开招聘,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②为了维护学校的稳定,照顾为数众多的贫困生完成学业,我们坚持微利经营,伙食价格上扬下调必须由后勤服务中心同意后方可实施。⑧授予学生监督管理小组在采购、卫生、质量、数量、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检查、评比、奖惩的权利。以上措施,即遵循了市场规律,也考虑了高校育人的特殊性,减少了学校行政干预,又启发食堂经营者从长远考虑,同时达到了互惠互利的双赢效果,调动食堂承包经营者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四是连续性。实践证明,要有效的防止承包经营者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1)承包合同2—3年为宜,上交任务每年核定一次。设备和设施每学期检查维修一次,由承包经营者负责。(2)对具有培养前途又热爱高校伙食工作的承包经营者和管理骨干实行社会福利保险或养老保险,解除他们后顾之忧,以稳定食堂管理人员队伍。
    
     三、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保证
    
    
     这些年来食堂面貌的改变始终得到学校党委、行政领导的重视、关怀,学校为办好伙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了宽松、公平的市场竞争氛围。
     1、政策上倾斜、加大投入,完善食堂基础服务设施。近三年来,学校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重点加强伙食基础设施建设。已新建老校区学生食堂和设施,配备了不锈钢八人餐桌,老校区学生吃饭难、条件差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老校区学生浴室正在建设中,九月份即可投入使用。新校区6000m2的学生食堂已破土动工。完善的高校基础服务设施,不仅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是支持后勤管理创新和高校后勤产业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党委对后勤产业“扶上马,送一程”、“送上船,系好安全带”加快后勤社会化的真正体现。
     2、重视管理干部的培养,变“自然成熟”40D速成才”。学校组织人事部和产业总公司联合举办各实体经理、副经理脱产学习班,28名各类管理干部系统地学习了《公司法》、《会计法》、《审计法》、《税法》、《行政管理学》和高校财务管理等内容,并组织了考试。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从今本届优秀毕业生中选拔人才充实到伙食第一线锻炼,为伙食队伍培养管理干部。
     3、加大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伙食职工队伍。从近几年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践看,决定社会化进程快慢的,往往不只是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而更重要的是劳动者即人的素质。学校党委十分重视后勤职工队伍建设,特别是伙食职工队伍建设,拟定今年九月同自治州技校联合举办一期厨师培训班,为饮食服务部培训20名技术骨干。努力解决伙食职工队伍素质问题,以适应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摘自《中国高校后勤研究》2000年第4期)   
    



[1]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