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程年的时候是他刚从实验室出来,黑框眼镜,微卷的头发,令记者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件印着HARVARD(哈佛)字样的卫衣,后来他说那是他的Dreamschool(梦想中的学校)。就在前不久,他收到了美国东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全额奖学金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在谈话过程中不时蹦出英文单词的男生,来自我校张家界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在每个高中生必经的“黑色七月”之后,程年利用暑假期间到长沙一家网吧打工。有一天,满身疲惫的他回到家后,他闻着几米之外换下来的衣服上散发出来的烟味,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从那时起他就告诉自己:“以后我的一生决不能就这样平庸的度过,我要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终于考上了大学,但由于英语考得不理想,只能上了“三本”。进入大学以后,程年也像其他新生一样,参加学校里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且,当年高考“栽”在英语上的程年决定,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于是,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英语广播电台主播乃至黄永玉博物馆双语解说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大一第一学期,程年背完了所有的英语四级词汇,第二学期,又背完了所有六级词汇。虽然那时候时间很紧张,专业课和公开课都很多,但他每天还是会至少挤出2~3个小时来学习英语。大二的时候,他就开始准备托福考试了。“那时候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就变得更多了,早上6点多起床,7点左右到文学院草坪开始朗读、背诵,10点左右带着午饭去图书馆,中午都不休息。在准备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那半年时间里,我每天要花差不多12个小时学英语,那可以说是除了睡觉的时间都在学英语,就连吃饭的时候眼睛都瞟着单词。
“其实学英语没有什么窍门,就是得多看、多读、多背诵,就像新东方的老师讲的那样,作文当中的好句子不是靠你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靠你背出来的。当然不能死记硬背,要把背会的东西进行灵活运用。”程年一脸骄傲地和记者分享着他当年的奋斗历程。
“我就这样没有失败地失败了。”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读高三的时候,十月份的一天,去图书馆的路上,无意间买了份《21世纪英语报》,头版是个十分帅气的阳光男孩,穿着西装,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那个男生叫曹丰,清华法学院的,是那届21世纪英语演讲比赛的冠军,照片就是拍摄在夺冠时。那是程年第一次对大学开始了无限遐想,那时的他已经深深记住了英语演讲比赛,这个需要集合智慧、口才、风度、机敏的舞台,想着自己也可以在上面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虽然那时他压根不知道英语演讲为何物,有多长的路要走,要经过怎样的准备时期,只是被曹丰的阳光外表和迷人的微笑所折服,甚至都不知道在演讲中这叫“台风”。回忆起自己在英语演讲舞台上一路走来,程年不禁感慨道:“进入大学以后,我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演讲比赛不下20多场,虽然中间也经历过失败,但还是得到了许多。”
就这样,程年一步步走到了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为了准备比赛,在大二进入大三的那年,也是北京奥运会那年,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暑假回家,而是在图书馆里背完了30多篇《生而为赢》的英语美文。为了让自己的思路和知识面更加宽广,作为一个理科生的他,硬是“生吞活剥”了一遍欧洲文明史和哲学史。看书之余他还看完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看书和看电视的过程中,他都认真地做了笔记。“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我都没看,只看了一场男篮和一场女排,但那两场中国都输了。”程年笑着调侃道。
开学后程年就病了,偏偏又有场演讲检验赛。在床上躺了三天,第四天他对自己说:“程年,你是接着躺着,这样放弃开学的比赛,让假期的努力付之东流,还是像莎翁说的那样,起身对抗如深海的苦痛,并消灭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程年在比赛前的二十四小时里背了十四、五个小时的稿子,在检验赛上发挥得还算不错。
经过学校的选拔,程年作为我校的两位代表之一获得了去长沙参加省里决赛的资格。就在大家都以为程年能够在希望之星的舞台上大展身手的时候,上帝却跟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程年被通知由于是三本的学生,不能和一本二本的学生同组,必须要重新组队参赛,但那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报名和初赛选拔的时间,并且我校也没有三本的报名点。虽然学校的公共外语教学部和教务处出面联系了省教育厅,但得到的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我记得知道这个消息的那天,太阳很大,很晒。我就这样,没有失败地失败了。”即使现在回首,程年眼神里依然流露出无比的失落。
在准备希望之星比赛和GRE考试的那段时间里,由于用脑过度,程年患上了神经性偏头痛。那段时间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头痛到醒来,然后看着窗外的天空由黑变白,再忍着头痛起床去看英语。“我那时候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我妈也很担心我。和家里协商过后决定专心准备希望之星的比赛,放弃出国的想法了。但莫名其妙被淘汰后,我又重新拿出了已经打包好的托福和GRE资料。”程年如是说。
“我要去美国,过真正的圣诞节。”
转了一圈,程年又回到了最初的道路上,但那段时间的他还是无法排解心中的愤懑。虽然程年自己从未怀疑过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这次是他二十几年来第一次感觉到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就像一场向往已久的、本已拥有了入场券的盛大宴会,就是因为鞋子穿的不对而被拒之门外。“我当时就在想,这能怪谁呢?是该怪中国教育制度的刻板么,我们改变不了,只能适应。还是该怪自己期许太高,去争取本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后来想想,发现我们都没错。人生路上的坎坷很多,一场演讲比赛根本算不了什么,可能从今往后还会有很多这样的状况出现。出国深造的路是艰难的,过程也是繁琐的。想想当年9?11的时候,多少人等待多年的机会就那样付诸东流,其中可能不乏被Harvard(哈佛)、Yale(耶鲁)、Stanford(斯坦福)、California(加里佛里亚) 等牛校录取的人。其实我也没把握一定就能去成美国,包括到现在我也还在担心,在包括办签证之内的任何一个小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我最终无法顺利出国。虽然上帝爱开玩笑,但他在为人们关闭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一定会为人们打开一扇窗。”程年就是这样安慰着自己,重拾信心,一路走来。因为他永远记得在Gters(指参加GRE和托福考试的人)中广为流传的那一句话: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有结果一定是因为你努力了。
无论是希望之星英语大赛还是为了出国准备托福和GRE考试,大学四年,程年对于英语的坚持,从来没有动摇过。在备战出国的过程中,程年清楚地记得有一年的平安夜,偌大的图书馆自习室里只剩下了包括他在内的两个人。爸爸打电话来劝他和朋友出去玩一玩,放松一下,但被他拒绝了。那时的他看着手中的托福单词,告诉自己:总用一天,我要去美国,过真正的圣诞节。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老师说过,一个人当他回首过往时,能够被自己感动,那就说明他没有虚度年华、过得很充实。“现在,当我回忆起那个平安夜时,我为我自己感动,在回首那些为了出国深造而努力拼搏的日日夜夜时,我也确实为自己感动。”透过厚厚的镜片,我们依然能看到他眼睛里的那份坚持和笃定。
“不拿到全奖不走”
一条“血路”的杀出,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是做不到的,这里面自然也离不开周围亲人、朋友的鼓励和支持。
大学四年里,程年和彭夕洋、戴聪林(均为2006级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一起,为了那个共同的“美国梦”奋斗着,他们相互较劲、相互鼓励,即使现在只有程年一人得到了这个机会,但承载的却是他们三个共同的梦想。“彭夕洋确实是个很厉害的女生,她的英语功底很强大,进大学以来凡是我们俩一起参加的关于英语的比赛,几乎都是她赢我,就连四六级考试,她的分数也比我高。我们是对手也是很好的朋友,当我不能参加希望之星的比赛后,我也竭尽所能的帮助她,想让她取得好成绩。我们是好的竞争对手也是很好的朋友。”程年这样说道。
在另外一个空间里,程年还有这另外一群好朋友,那就是新东方培训班上的同学,也同样是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大学生。几个关系最铁的朋友一起建了一个QQ群,他们在里面相互探讨、谈天说地。当培训班结束的时候,程年曾对大家说:几年后希望大家能再次相聚,希望那时候不是在北京,而是在北美。而现在,那个QQ群里所有的人都在美国了,未来将会加上程年。
程年的父亲是公务员,虽然家在长沙,但要支付一个孩子到美国留学的全部费用还是比较吃力。所以程年决定出国深造的同时,还向自己提了一个要求:不拿到全奖(全额奖学金)不走。其实除了东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外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也向程年伸出了橄榄枝,就是股神巴菲特本科就读的学校。虽然机会难得,但由于没有提供全奖,程年还是放弃了。
程年告诉记者,他在去年夏天参加了赴美带薪实习,在最后的一个星期里,别人都去洛杉矶等地方旅游去了,而他却在中东部开始奔波于各个学校之间,找教授。在Rice University(莱斯大学)的时候,一个教授给了他一个各国高校名单,说他们是从那些高校中录取学生的,在仅有的几个中国学校中,程年看到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他告诉教授他不是这些学校的,于是那个教授对他耸了耸肩。其实外国的许多学校也很注重口碑,比如说他们学校录取过一个南京大学的学生,他们觉得很不错,下次再有南京大学的学生申请时,他们会优先考虑。“我们学校之前没有过,我是第一个,但我知道07级包括08级也有很多师弟师妹在为这个做准备。我出去之后,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建议,校训里面不是说‘以人名校’嘛。”说这话时,程年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结语
大概4年前,程年在QQ空间留言板上的“主人寄语”里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留下空白给未来。而在录取通知书到来后,他在自己的空间里这样写着:“现在再来看看自己选择的路,丝毫没有后悔,因为每一步都是经过思考,虽然放弃无数,但只为得到更多。我总是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只要自己不断的努力,而且从未动摇自己将有一个绚烂的未来。美国,我想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起点而已,我还年青,以后的路还很长,我将会用更绚烂的颜色把空白慢慢填满……”
程年说,他很欣赏韩非子的那句“其志之难,不在胜人,而在自胜” 。记者最后写下这句话,与那些为梦想而奋斗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