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微笑离开 记忆永远 新闻永远

作者:佚名  来源:   时间:2010-06-12  点击:

  

 

 

  前言:20106月,在栀子花开满菁菁校园的时候,校报2006级的学生记者们,就要离开母校,离开校报这个有着他们两年记忆的青春舞台了。在这个舞台上,他们曾为了共同的新闻梦奋斗奔跑,他们哭过,笑过,流过泪,流过汗。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有辛勤栽培过他们的恩师,有共同合作过的“战友”,新闻情牵一线,这里发生了太多的真实的感人的故事。听听他们的心声,沿着他们情感的走向去追忆那些似水流年里春华秋实的过往;看看他们奋斗的路,随着他们前进的节奏去探寻那些青春岁月中如歌如梦的记忆。当他们微笑着离开的时候,记忆和新闻一起,成为永远。

 

实习记者 易平:

  在这里,我感受到大学生活中的种种滋味:每每听完一个讲座,第一时间赶到网吧写稿,反反复复修改推敲,然后一个人在寂静的校道上飞奔回寝室的害怕;天天打探消息,拿着纸笔到处摘抄展板的重点,不停的写不停的投稿后的一天,第一次在中缝很不起眼的位置看到自己名字的欢欣;第一次领到自己仅仅十几块的稿费,和室友开玩笑说要装裱起来的兴奋……在这里,我的性格在新闻的采写编过程中慢慢转变:原来的我,遇到生人说话结结巴巴,做事毛毛躁躁、拖拖拉拉。现在的我,能够很好地和身边甚至是陌生人沟通,因为这是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今天的事情绝对不允许自己留到明天做,因为新闻是“易碎品”,讲究及时性;遇到一个生字,会到处查资料校对,因为新闻的真实性要求细心、谨慎。

 

  在这里,我的大学生活变得充实丰富。第一次和老师出去采访时,兴奋地问这问那,认真做好记录,一篇普通的消息却反反复复的修改“折腾”到凌晨2点多;校庆彩排的三天里,日日夜夜守在现场采写花絮;加班的时候,几个人狼吞虎咽吃完盒饭,伸伸懒腰便开始手头的工作;夏日里,撑开伞挡住外面强烈的阳光,坐在张社长旁边学习审稿、编稿、改稿,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的过目……即将离别,你的陪伴,是我们青春纪念的一首歌,丝丝缕缕印刻在远行的人心上。

 

实习记者 田方:

  跟校报结缘是我在读大三的那年,带我实习的老师是苏老师,实习的版面是文学艺术版。我在校报实习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在实习期间,真的收获了很多。

 

  首先是对我的写作很有帮助,不论是在用语规范上,还是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现在都特别注意,因为在校报实习的时候特别注意这些细节上的事情,已经养成了一种好习惯。其次是收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印象中的苏老师平易近人,谈吐朴实真诚,一如校报文艺版的整体风格。第一次改一篇文章,觉得作者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就对其文章动了“大手术”,以为会得到苏老师的表扬,可事实却相反。苏老师告诉我:“我们做编辑的,要尊重每一位作者,要有一颗海纳百川之心。”至理名言,受益匪浅。后来编辑了很多文字,也装下了许多作者。读他们的文字有如见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轻语。我理解他们的每一句每一字,因为我和他们都拥有一样的青春,也都有着那些快乐或悲伤的体验。这种感觉,就像是跟一个好朋友促膝谈心一样。

 

  离开校报已经快一年,要毕业了,特别想念苏老师,想念校报文学艺术版。

 

实习记者 陶燕如:

  踏过又一个秋冬春夏,不知不觉,已走到大学的尾声。回首在校报的实习生活,提笔之时,感慨良多,实习中那些点点滴滴的记忆都浮现在脑海……还记得,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报社,受到热情地礼遇;还记得,第一次采访时的紧张,写稿时的神圣,印成铅字出版时的兴奋;还记得,我们曾在校园各个角落,亲身见证校园新闻事件的发生,记录新闻事件的经过,并担当起传声筒的重要角色;还记得,我们三五成群,为了报纸上的某个措词而争得面红耳赤,达成一致之后,又有说有笑地开始下一项工作;还记得,我犯了不该犯的错误的时候,老师耐心而严肃地给我指正,之后,我对新闻又有了新的理解;还记得,我一次次地接受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意见,并由此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越来越觉得校报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的平台,平台虽小,但容纳很多,能学到不少的知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在我们2006级实习生退出之际,又加入了更多地学弟学妹们,祝愿你们都能在报社取得收获。

 

实习记者 龙博:

  校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进步提高的平台,也是我们大学生由学校步入社会的理想跳板。在校报实习的这一年里,我做过许多人物采访、会议记录和会场采写,写过短短数十字的消息文稿,也写过千余字的通讯文章。由刚进入校报采访时的青涩憋足,到后来的驾驭文字的成熟老练,这些点滴的进步,与校报的实习老师们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张彦老师和龚妮峰老师是曾带过我的实习老师。两位老师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八个字———严如师长,亲如友人。张老师是我本土文化版面的实习老师,龚老师是我思想高地版面的实习老师。虽然交给我的工作只有简简单单的校稿任务,但是做文字工作却是丝毫也马虎不得的,需极其细致及耐心。由于自己粗心大意,犯个错误、出点洋相、挨挨批之类也常在我身上发生。幸得两位老师的耐心指教,悉心栽培,直至后来才少有失误。我与张社长接触不多,但有几次他找我谈话,在他严苛的外表下,我能体会到他对于实习生谆谆教诲的良苦用心,以及他语重心长话语里的慈父性情。校报老师们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严于律己、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直鞭策着我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态度,激励我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

 

  毕业在即,校报的后辈们也将接过我们的担子,挑起校报的大梁,继续站在这个宽阔的学习平台上奋斗拼搏。校报很多优秀的学生记者都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很多优秀人才也是通过校报的平台走出去的。在校报实习,学到的也不仅仅只是知识、能力,更多是人生的哲学和生活的智慧。

 

实习记者 胡敏姿:

  要毕业了,却发现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只记下了进入校报后第一次跟着老师出去采访时那紧张的心跳声。那是个毛毛雨的下午,睡梦中的我接到老师电话立马从床上弹起来,满头大汗地赶到会议室,看见了老师那张有些生气却面无表情的脸,我想这下完了。

 

  只记下了第一次接受老师任务单独出去采访时的兴奋。跟着老师去采访的次数越来越多,总想自己单独去试试,终于老师肯放心了,我心里的那个兴奋呀!当然还是有些紧张的,因为还是有些害怕和担心,不过我相信我可以做好。

 

  只记下了一大群实习记者和编辑们坐在编辑室里边修改稿件边谈笑风生的情形。

 

  只记下了稿件出错误却担心被老师骂的窘相……毕业了,我们把微笑留下。

 

实习记者 寇思琴:

  即将离开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校园,回来整理乱糟糟的书桌和抽屉,发现自己收藏的最多的竟是校报。那厚厚地一垒报纸,有的已经泛黄,有的已经皱巴巴了,但都散发着我喜欢的油墨香味。从大一到大四,它们见证了我点滴的积累和每一步的成长。

 

  看着那刊登过自己第一条消息的报纸,我还能从那略显幼稚的笔调中,回忆起自己冒雨从大田湾校区跑到砂子坳校区,坚守了一天写出不到一百字稿子的艰涩。这第一条见报的信息被我裁剪了下来,至今还夹在我随身携带的采访本里。后来,进校报实习后,跟着老师出去采访、常常熬夜赶出来的消息还是不尽人意,会被老师和社长修改很多,感到泄气的时候,我都会从采访本里拿出自己那条大一上报的消息,给自己寻找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不仅有社长和老师给我帮助和指导,同在报社实习的同学也给过我建议和鼓励。现在,我有独当一面采访、写稿完成一整个报道的自信,与他们的一路来的相伴、教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我想,很多年后,我会忘记自己在校报写过的各类稿子的内容,但我一定不会忘记这个过程中遇见的师长和朋友,以及他们给过的指导和帮助。

 

  整理那叠厚厚的校报时,我发现,我的大学生活几乎是贴在报纸上的。我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都能在那些报纸的文字里寻觅到。现在,我就快毕业了,按照报社每年“新人换旧人”不成文的规则,我也成了那个要“让位”给后来者的对象。心里有许多留恋,那些被我们堆砌在报纸上的文字,记录着我们和报社共同的成长;那简陋的排版室里,有我们在排版时,背着社长、老师发过的牢骚;那老师的格子间办公室里,有我们校稿时,于专心致志中眼神传递的心领神会;甚至,那校报五间简陋的办公室外的阳台上,都有某个黄昏我们排完版后,一起走出来呼吸新鲜空气时的神清气爽……这些,你说,我要如何与它告别?

 

  只是,再不舍,也得告别,因为还有更多如我一样热爱和向往这片天地的学弟学妹们,他们也需要如我一样地经历这些锻炼和成长。如此,就让我带着留恋,心怀感恩与这一切告别吧。

[1] [2] 下一页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