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为武用
我是一个热爱文学的武术老师。在长期的习文练武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武术跟文学是相通的。文为武用,以文学来诠释和提升武术,是我在武术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常常使用的方法。
我常跟武术班和武术队的学生讲,练武术就像写文章,也要讲究起承转合,跌宕起伏。你基本功再好,如果演练得很呆板,没有起承转合,没有跌宕起伏,那是肯定不能出彩的。所以,起势要开门见山,亮出风采;中间要势势相承,衔接自然;转折要大起大落,荡气回肠;收势要嘎然而止,余味无穷。
有的武术道理,往往是很抽象的,我便借文学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比如 “静中寓动”,说起来容易,学生要真正理解很难。我就用文学比喻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意境:“你是一只雄鹰,静静地立在那里,而你锐利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不远处的一个捕食的目标,你矫健的心的翅膀已经张开,在不断地颤动,颤动,随时准备出击!”再比如怎么做到跌宕起伏:“上场表演的时候,你把自己想像成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有时喧嚣,有时沉默,有时暴戾,有时温柔,激动时,卷起巨浪千重,平静时,却是波平如镜。一条气势磅礴的河流,不会笔直地流淌,也不会慢慢的晃悠,它会千回百转,九曲回环,于是,一路走来,便有了汹涌澎湃的激流,有了一泻千丈的瀑布,有了惊心动魄的险滩……”这样练着练着,久而久之,学生的感觉就上来了。
文学,需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在我看来,武术就是一种身体的文学,需要用动作语言进行情感的渲染和表达。这种情感从何而来?来自爱。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能把武术练成一种感动,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我经常以李连杰为榜样,教学生如何去爱,如何习武修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这个成语可以这样理解:出奇,可以制胜,或者说,惟有出奇,方能制胜。我们做学问或做事情,不要总是循规蹈矩,要善于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练武术当然也一样。
1999年,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我第一次当教练,跟龙佩林教授一起带武术队参加省大运会。我和龙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在实力上并无任何优势可言的我们,把夺金点定在南拳和对练项目上。最后,赛前根本不被外界看好的我校武术队,竟取得了两金四银六铜的好成绩。其中有一块金牌,我感到分量特别重,那就是我们女队的板凳对练。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运会历史上,从来也没有运动员以板凳为器械进行对练的。因此,当我们的运动员拿着板凳进场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非常惊异和新奇。比赛开始后,全体裁判和观众,都被我们队员的表演所折服,最后,我们队以无可争议的高分夺得冠军。其实,我们的队员武术基本功并不是一流的,有的从开始接触武术到参加比赛,训练时间不到半年。训练半年的队员能拿到大运会冠军,完全是出奇制胜的结果。
2006年,我再次受命带队参加省大运会武术比赛。这次的对练项目,我们在器材的选择和动作的编排上再一次“逾矩”。这次的器材,我们选择了农家常用的扁担。另外,我们的编排也加入了一定的叙事元素,很有故事性,生活气息浓郁,结果不出所料,我们再一次出奇制胜。
所以,为了“制胜”而“出奇”,是一种智慧,一种高明的策略。而所谓“出奇”,就是敢于“逾矩”,就是“不走寻常路”。成功往往就属于不走寻常路的人,这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文为武用
我是一个热爱文学的武术老师。在长期的习文练武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武术跟文学是相通的。文为武用,以文学来诠释和提升武术,是我在武术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常常使用的方法。
我常跟武术班和武术队的学生讲,练武术就像写文章,也要讲究起承转合,跌宕起伏。你基本功再好,如果演练得很呆板,没有起承转合,没有跌宕起伏,那是肯定不能出彩的。所以,起势要开门见山,亮出风采;中间要势势相承,衔接自然;转折要大起大落,荡气回肠;收势要嘎然而止,余味无穷。
有的武术道理,往往是很抽象的,我便借文学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比如 “静中寓动”,说起来容易,学生要真正理解很难。我就用文学比喻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意境:“你是一只雄鹰,静静地立在那里,而你锐利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不远处的一个捕食的目标,你矫健的心的翅膀已经张开,在不断地颤动,颤动,随时准备出击!”再比如怎么做到跌宕起伏:“上场表演的时候,你把自己想像成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有时喧嚣,有时沉默,有时暴戾,有时温柔,激动时,卷起巨浪千重,平静时,却是波平如镜。一条气势磅礴的河流,不会笔直地流淌,也不会慢慢的晃悠,它会千回百转,九曲回环,于是,一路走来,便有了汹涌澎湃的激流,有了一泻千丈的瀑布,有了惊心动魄的险滩……”这样练着练着,久而久之,学生的感觉就上来了。
文学,需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在我看来,武术就是一种身体的文学,需要用动作语言进行情感的渲染和表达。这种情感从何而来?来自爱。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能把武术练成一种感动,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我经常以李连杰为榜样,教学生如何去爱,如何习武修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这个成语可以这样理解:出奇,可以制胜,或者说,惟有出奇,方能制胜。我们做学问或做事情,不要总是循规蹈矩,要善于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练武术当然也一样。
1999年,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我第一次当教练,跟龙佩林教授一起带武术队参加省大运会。我和龙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在实力上并无任何优势可言的我们,把夺金点定在南拳和对练项目上。最后,赛前根本不被外界看好的我校武术队,竟取得了两金四银六铜的好成绩。其中有一块金牌,我感到分量特别重,那就是我们女队的板凳对练。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运会历史上,从来也没有运动员以板凳为器械进行对练的。因此,当我们的运动员拿着板凳进场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非常惊异和新奇。比赛开始后,全体裁判和观众,都被我们队员的表演所折服,最后,我们队以无可争议的高分夺得冠军。其实,我们的队员武术基本功并不是一流的,有的从开始接触武术到参加比赛,训练时间不到半年。训练半年的队员能拿到大运会冠军,完全是出奇制胜的结果。
2006年,我再次受命带队参加省大运会武术比赛。这次的对练项目,我们在器材的选择和动作的编排上再一次“逾矩”。这次的器材,我们选择了农家常用的扁担。另外,我们的编排也加入了一定的叙事元素,很有故事性,生活气息浓郁,结果不出所料,我们再一次出奇制胜。
所以,为了“制胜”而“出奇”,是一种智慧,一种高明的策略。而所谓“出奇”,就是敢于“逾矩”,就是“不走寻常路”。成功往往就属于不走寻常路的人,这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