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静谧的洞庭湖在九月骄阳的怀抱中柔情万丈,而地处湖畔的湖南理工学院赛场上却激情似火。这一天,我省各大高校代表队在此展开全省第二届大学生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最终角逐。在体育学院院长刘少英教授的带领下,我校代表队凝成一股赤热的向心力,释放出全部的能量在这个激烈的赛场上,最终大获全胜,一举夺得技能综合、理论综合以及团体总分3项一等奖。
这一刻,我校体育学院2009级学生吴婷、艾显斌、文亮、贺宝庆、钟双武格外激动,他们感到大家此前为赛事所付出的一切辛苦都值了……
“趁着劲头在,迎难而上”
本次基本功大赛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理工学院承办。比赛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两大部分,既是对省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检阅,也是对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技能、综合素质的一次展示。8月20日,由主办单位在参赛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7名学生(男生5名,女生2名),并由各高校在这7名学生中确定5名(男生4名,女生1名)代表所在高校参加将于9月3—4日在湖南理工学院举行的决赛。
我校高度重视本次基本功大赛,将其定为教学工作中的一件大事。由副校长黎奇升为组长的“基本功”大赛组委会早从五月底接到赛事通知起,就制定组织方案,挑选老师分配任务,共同讨论制定训练计划。而体育学院在六月初就组织2009级全年级100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班进行了一个月的理论复习和技能训练,暑假也给学生发放大量理论试卷并安排学生利用就近场地进行自我训练。8月20日,在湖南理工学院抽签决定了参赛人员后,体育学院紧急组织参赛者返校开始集中训练。
最关键的那十个日子,顶着酷暑炎热,承受着条件艰苦的考验和各方压力,体育学院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领导、老师和学生紧密团结在一起,从组织到实施,每一环节都紧紧相扣。“组委会”各管理小组和攻关小组每天都会召开会议总结训练进程中的问题和接下来的训练计划及调整方案,他们和指导老师时刻关注着准备阶段的一举一动,与队员们一起商讨赛事,帮助纠正动作、巩固知识、调节心理状态。从早上六点半开始到晚上9点半,交叉进行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培训有序地安排在参赛队员的日程表中,队员们深知自己身上承担着整个代表队和学校的期望,只有用刻苦的训练换回成绩才能交出这份答卷。
在此之前,体育学院就曾组队代表我校参加过2005年的全国大学生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和2011年的湖南省首届大学生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都有过不俗的表现。“趁着劲头在,我们迎难而上!”领队刘少英眼中满是坚定,“这一次时间很紧,对我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但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而薄发”
八月下旬的太阳尽显毒辣,而田径场上那几个健硕的身影却是忙碌不已,迎来日出又送走落日,日复一日。他们说,“别的条件我们比不上别人,我们只能靠勤奋制胜,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而薄发。”
为学生参加各大赛事做培训的肖红青老师经验丰富,他悉心为此次参赛队员制定好了三类培训内容:技术、体能和心理。
技能项目中的三级跳远是学生以前没有专业学习过的,肖老师只能从头教起。“一平二快三高”是肖老师总结的技巧,加上不同强度的练习,队员们很快便掌握了如何控制步子、找准步点以达到最好的成绩。在4x100m接力的赛事上,肖老师根据队员们各自的长处精心安排了他们的出场顺序,并要求他们通过不断练习传接棒来培养默契。每天两三个小时的体能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短跑、重复跳、弓步走等无氧运动让队员们的体能保持在一定的高水平线上。此外,肖老师还对队员们进行心理辅导,他鼓励队员们在控制好步子的基础上大胆跳,不要怕犯规。另外,还教他们在顺风逆风等天气因素下如何改变步点。
“学生们态度很好,也很自觉,所以学的很快!”对于这几个得意门生,肖老师很是满意。
对于体育生来说,学习理论知识是很头疼的事。主攻《运动生理学》的陈玉凤老师为了比赛明显瘦了一大圈。她认真钻研了去年教育厅指定的考试教材,想法子变难为易,整合成八个重点章节,给队员们进行梳理,让他们理解记忆。通过强化记忆和小考抽查的形式,这些运动细胞相对发达的体育生也很快拿下了理论难题。队员们说,“陈老师很严格,但对我们很好,小考过关了,她还会奖我们冰淇淋呢!”
“那些日日夜夜的辛苦,值了!”总是满脸挂着笑容的陈老师如是说。“跟孩子们待在一起久了,感觉自己也年轻不少,我很享受这种氛围。这对我以后的教学也有启发,平时的教学质量要抓起来,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对学习效果影响也很大,特别对于体育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整个比赛很激烈,我们算是杀出重围的黑马,后来居上。”讲起整场比赛的过程,何宝庆和艾显斌还真是替自己捏了一把汗。3号上午的计算机测试是整个比赛的第一场,大家显得有几分紧张,答完题后有队员出现了上传不了答案的情况,走出考场时他们都不敢跟老师说结果,细心的老师很快从他们沮丧的表情中看出了端倪,还鼓励他们不用放在心上,继续准备下午的专业综合考试。可下午成绩一出,竟发现与其他学校不相上下,原来是电脑出现了故障,大家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晚上的英语测试相对来说较简单,选手们很快便答完试卷,相继走出考场。何宝庆和队友们坚持到了最后,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考试时间到才交卷,他说,“正因为试题简单,才更容易粗心犯小错误,这样的丢分太不值,我们要尽量避免。”
4号的篮球和田径项目激发了队员们的斗志,尽管身上带着伤痛,他们稳定的发挥还是让他们的成绩一直与其他学校持平。在各大高校成绩不相上下的关头,只有三级跳远的最后一搏了,最后上场的文亮背负了整个团队的期望。老师们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让他缓解压力,队员们给他按摩为他鼓劲,那一刻,是整个团队在战斗。他的比赛热情高涨起来,跳出了比平时更好的成绩,最后拉开了与其他学校的差距。
当得知此行获得了三项一等奖的好成绩的时候,带队老师和队员们的脸上更多的是欣慰的微笑和淡定。经过扎实紧密的训练和跌宕起伏的比赛,他们更加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涵义。
回忆起训练的那段时间,他们不约而同的说出两个字——“充实”。除了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他们一有时间便拿起随身携带的资料,背英语和体育时事,吃饭、上厕所的空闲也不放过。操场上、寝室里,队员之间通常会采用互相提问的方式来检测对方。何宝庆说太晚了怕影响到室友休息,他便打着小台灯到隔壁没人住的寝室看书,也不知道到几点才睡,第二天早上醒来才发现自己还趴在桌上。匆匆洗漱完,他又到田径场早练去了。
在赛场报名的空隙,队员们统一习惯性地拿出资料背起来,引来周围其他学校参赛者诧异而赞许的目光,他们却只是旁若无人的抓紧记忆。“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多记一点就能多拿几分,尽量不拖团队的后腿!”艾显斌如是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领队刘少英院长动情地说:“这群孩子真的是太可爱了!”
现在已经在实习的何宝庆和艾显斌看起来已有体育老师的模样。此次大赛准备过程中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的整体梳理,让他们有了很大的提升,“跟学生讲起课来,底气足多了,毕竟也是在‘沙场上练过的兵’。” 他们说这是从比赛中获得的自信。
秉承着“做体育文化人”的理念,他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在赛场外挥洒汗水,他们的激情与沉着牵手,共创技能与理论的绚烂火花,他们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他们就是吉大风雨湖畔的体育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