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走近沈从文

作者:白蓝  来源:   时间:2013-11-08  点击:
     寻着牧歌清唱的《边城》,我认识了沈从文;因着沈从文,我记住了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那天,我终于踏上了这方令我魂牵梦萦的土地——凤凰。
     这是一个“平和而带有几分野逸的边城”,这是一个“天人合一被许多人书写过了的遥远的古城”。走进小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色古味的城门透着浓浓的民族气息青石板铺成的街面光洁如镜;碧绿的沱江袅袅穿行于小城的中央;虹桥如雨后的彩虹枕江而卧;两岸的吊脚楼挂着一串串的红灯笼,给古朴的小城平添了几分喜庆。坐在船头上的苗家女和着水流的节奏,唱着动听的苗家歌,歌声宛如风铃,叩开了我的心扉,虽然是冷飕飕的天,但我的心里却充满了阳光,温馨而澄碧。
     远处飘来姜糖的香味儿,闻着清香,我们走进蜿蜒的古巷。长长的巷子,如老人深邃的眼,看不懂也看不透;巷子两旁尽是古朴的建筑,人们皆悠然自在:女人们或洗衣,或做女红,或哼着小曲儿在厨房里做饭;男人们吊着膀子,或打牌,或谈笑,或抽着烟,坐在厅堂里数着烟圈儿……。一切都似曾相识,和谐而宁静。
     沈从文的故居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这是一座很普通的四合院,虽然是人去楼空,但我总觉得沈先生就坐在他的书房里或火堂边,用他那蘸满乡愁的笔,为湘西添秀。在他笔下走出了翠翠、三三、萧萧等勤劳朴实的湘西妹子;在他心底,这里的山是属于他的,水是属于他的,凤凰也是属于他的。
     在故居里我们逗留了许久,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复杂。
     走出巷子,雨也渐渐大起来,真是天公有意化作泪,泪作雨时雨作情,大伙撑起了雨伞,来到了渡头。走近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都变成湿的了。沱江如一幅水墨风景画,伴着细细的秋雨,显得特别有韵味。河岸上坐着几名垂钓者,长长的鱼线,深入河底,尽管下起了秋雨,也无法打乱他们心中的那份焉然,我和同伴们拿着相机和画笔,记下了一个个美丽的瞬间。
     顺着沱江边的一条小巷一路走着,一直走到小巷尽头的听涛山,这便是沈先生的墓地。
     先生的墓不大,坐落在半山腰,一米见方的石头成了他的墓碑,上面刻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站在沈先生的墓前,我思绪万千。地因人传,人杰而地灵,在我看来,沈从文之于凤凰好比庄稼之于土地,沈从文因为有了凤凰而变得更具潜质,凤凰也因了沈从文而变得更有灵气。他因凤凰而爱,凤凰因他而美。在浓重湘西文化的熏陶下,沈先生一直以“乡下人”的目光去观察生活,无疑,现代都市文化给先生带来了焦虑和压抑,虽然人在都市,心却飞到了遥远的湘西,在湘西,他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思维;在湘西,他可以找到一张张勤劳朴实的笑脸;在湘西,他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田园。寂寞、平和、优美得无以复加的人生和文字,让人在阅读他的书和他的故居时,都会不禁感喟:不朽的文字就是从每一块青石板、每一个有篷船的码头及流水上长出来的,自然得不需任何装饰。而今,沈先生在这方熟悉深爱的土地上宁静地睡去了,但先生踏踏实实为文,真真切切做事之精神仍如勃发之春草,激励着后人。
     回家途中,我不时地回望这座故事中的小镇,蜿蜒曲折的巷道,参差不齐的石板路,秀美清澈的沱江……这一切的一切仿佛是我梦魇中的虎耳草,是的,它像极了我梦境中的后花园。
    



[1]

下一篇:幽谷中的百合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