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2011年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2012年3月23日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 “211工程”、“985计划”之后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该计划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计划一出,国内高教界上下掀起了持续的“协同创新”热潮。次年1月,我省亦启动了首批省属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工作。
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日前,从湖南省教育厅传来喜讯,在其正式公示的第二批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中,由我校牵头组建的“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分别获得正式认定和培育资格。
对于一所地处湘鄂渝黔边区的地方高校而言,我校能跻身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实属不易。用学校党委书记游俊教授的话来说,“这是近年来我校推进转型发展,不断调整结构,加强内涵建设取得的一个突出成果”。
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围绕武陵山区整体规划
作为武陵山片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历史使命,都要求学校把未来发展和武陵山区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从省属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工作开始,学校领导便敏锐认识到,建设“2011协同创新中心”,对学校而言,无疑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从中心的建设到最终的落成,都将会对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但是,申报何种类型的中心?我校有哪些学科具备申报中心的竞争力?如何在众多省属高校竞争的申报中赢得一席之地?这都是摆在学校领导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为此,2013年4月,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党委、行政一把手牵头的领导小组,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行规划,逐一调研校内各优势重点学科,检验前期成果,并召集校内各职能部门、学院专家学者多次进行座谈。
几经商讨,学校领导和专家学者们共同商定,秉承我校服务地方的一贯宗旨,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己任,围绕武陵山区重大需求规划选题。
我校地处武陵山区,由于长期立足于地方办学,学校校友遍布武陵山片区各个区域、各个行业和部门,从政策决策、执行到扶贫与发展第一线,都有大量“吉大人”的身影,拥有其他省属高校不可替代的“地利人和”优势。另外,学校自创建以来就以“服务大湘西、服务武陵山区”为己任,重视校内学科之间的协作与融合,积极与地方政府开展了大量合作,积累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在确立围绕服务武陵山区这一战略目标后,学校开始着手确定具体的申报选题,通过多次商讨后得出,选题一是要新,凸显出协同创新本质要求;二是要准,要按照申报规定,紧紧围绕服务武陵山区这个核心开展工作。
“生态文化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科技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要想区域真正得到发展,就需要文化与经济的平衡。”当时,以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罗康隆教授为代表的一部分专家,提出要关注武陵山区生态文化研究,并力主以我校民族学为基点申报文化传承类协同创新中心。
另一方面,我校专注于武陵山区扶贫开发已有几十年时间,并取得了坚实的前期研究基础和突出的先行成效,同样有实力以“扶贫与开发”为选题申报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这样一来,就有两个选择同时摆在了学校领导层的面前。
经过集体商讨抉择,学校领导当机立断,决定把握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带来的发展契机,举全校之力,同时进行两个中心的建设。一方面,以民族学为基点,成立“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另一方面由校党委书记游俊教授亲自牵头,建设“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战略规划一经确定,2012年初,学校各部门、学院便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开始打响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之战。
协同单位齐心协力推进中心培育组建
“要建设好协同创新中心,就必须举全校之力,整合所有可以整合的资源。”游俊书记介绍说,“学校建设这两个中心,实际上把学校很多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整合在了一起。”
以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不仅仅只是立足经济学,学校还将民族学、管理学、生态学等等多种学科力量整合在一起,组成校内协同体。正是这样“强强联手”,我校才有能力、有底气建设出这样一个既面向地区需求又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协同创新中心。
近年来,我校不断推进转型发展,加强内涵式建设,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打破学科壁垒,搭建起学科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这也为学校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奠定了基础。
组建了校内协同体后,还需要寻求校外协同单位。从2006年开始,学校在“面向大湘西,服务大武陵”办学思路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各学院面向武陵山区地方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并且鼓励各学院、各学科与武陵山区内各高校、政府机构以及研究武陵山区的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开展交流合作。
经过数年的努力,我校大部分学院、学科的学术骨干与中南民族大学、湖南省社科院、重庆师范大学、铜仁学院、怀化学院、国家民委、国务院扶贫办、湖南省扶贫办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工作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术交流明显增强,并由此促进了我校与这些单位联系,建立起了友好的学缘关系。
如此,当学校提出寻求协同单位时,便立即得到了如上单位的积极响应。双方开始进行协同项目合作,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校际合作。单是武陵山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就整合了协同单位下属的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实验室,2个省级创新团队 ,22个相关省部级研究基地及中心,并先后合作在武陵山区设立了17个田野工作站,积累了超过500万字的原始资料。
而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便由我校牵头,联合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和铜仁学院等单位,在国家民委、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以“连片特困区蓝皮书”研究项目为牵引,围绕“武陵山片区多维扶贫”、“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武陵山片区生态扶贫”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协同创新研究,并于2013年3月发布了以“武陵山片区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为主题的中国首部连片特困区蓝皮书,受到了上级部门、地方政府与外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正是前期协同创新活动取得了如此优良的成绩,在经过各协同单位的反复磋商和交流,两个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被提到了日程上。
2012年11月,由学校牵头、联合台湾清华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怀化学院等核心单位正式成立了“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次年3月,又联合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和铜仁学院等单位正式组建了“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两个中心一经成立,便由学校牵头,开始整合协同单位内的专家学者,聘请国内资深专家,保障中心人员到位;同时对中心的管理进行建章立制;并联系协同单位,解决办公场所与培育经费的种种问题。
申报团队无私奉献日夜辛劳铸梦圆
由我校牵头申报的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得好成绩的背后,有着一支近百人的专家团队,他们来自学校的各个部门、学院,他们既是中心最坚实的后盾,又将是未来发展的执行者。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申报工作中,这支任尔千难万险、我自迎难而上的申报团队,为我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校党委书记游俊教授、校长白晋湘教授为代表的学校领导层无疑是这只百人团队的“领头羊”,从协同创新中心筹建,到组织材料,再到形式审查、材料公示、通讯评审、会议评审、现场考察等等诸多环节,其间不乏校领导参与其中的身影。
2013年“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申报省2011项目时,时任校长肖湘愚全程参与其中。今年9月的答辩,游俊书记、白晋湘校长更是亲自参与。在前往长沙的答辩路上,为节约时间,整个答辩团队只用简单的牛奶面包打发了午餐。一路上,白校长都在为答辩团队分析利弊得失,加油鼓劲,甚至连面包牛奶都没顾上吃,到了现场,游书记更是亲自上阵答辩。分管副校长钟海平带领社科处,多次深入两个学院展开申报组织和申报指导,多次到教育厅进行情况汇报与信息跟踪,好几次因为赶送材料,夜里工作到凌晨三点,早上7点又开始工作,坚持到下午五点半下班之前提交材料。
在材料组织方面,由历史学院、商学院、文学院、社科处等部门学院的专家组成了书写组,连日操劳,加班加点,答辩所用的材料及ppt经过了十余次的修改演练,这才确保正式答辩万无一失……
在组织申报方面,学校社科处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如下发通知,协调两个申报团队的进度,组织通讯报道迎接评审。此外,他们还先后前往北京、长沙、张家界等地,奔走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南省发改委等部门寻求支持合作。社科处处长赵奇钊,在带队前往国家民委为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开发中心争取推荐函的路上,不慎扭伤脚腕,但他仍然坚持,直到拿到推荐资格后才抽空去医院检查……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
正是这两个团队的申报成员扎扎实实的做好了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扬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上上下下形成合力,骨干人员付出大量的心血,整个团队心系学校发展,我校才能在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申报中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虽然答辩的只是那三五个人露面,但在背后是这个项目的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人组成的团队的支持,所以我要代表学校感谢这些在幕后做出了大量基础工作的老师们。”游俊书记如是说。
两个中心顺利运行成效初显
诸事皆备,由我校牵头的这两个中心也牢牢把握住了机遇,大力发展。以“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仅仅两年时间,便先后出版了《生态人类学研究丛书》等五部大丛书;开展了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课题研究、凤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课题研究等九大合作项目;成功组织召开了首届应用人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高级论坛、“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首届学术研讨会”等6次学术大会。中心还建立了目前国内最为齐全的人类学外文期刊资料室,建立了历史与文化学院民族民间文献资料室等等。
“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发布了中国首部关注集中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报告《连片特困区蓝皮书》,该《蓝皮书》获得国家民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有关领导高度肯定;中心承担了《2010年中组部赴湘西州博士服务团湖南省情考察报告》、《吉首市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武陵山区原生态文化规划》(报国家民委)等,共完成或正在进行18个项目,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中心取得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成果《土家苗瑶走廊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对湘鄂渝黔边区的实证分析》、《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为例》,获得了国家民委、湖南省和重庆市政府的奖励,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多项建议被当地政府决策部门采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等等.就此观之,由我校牵头的这两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未来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十年铸剑,只为炉火丹青。”我校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各职能部门、学院的同心同德,离不开兄弟院校的大力协同,更加离不开整个申报团队每一位成员的无私奉献。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如何更好地服务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游俊书记给出了答案:两个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成功,对我校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接下来需要全校上下扎扎实实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学校也将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支持这两个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在三至五年之内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效。
(责任编辑:胡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