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8日,在湖南省教育厅公布的第三批省高等学校 “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中,我校的“锰锌钒产业技术”获得了培育资格。这是我校继“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之后,获得的第三个协同创新中心。
“锰锌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从申报之初到获得培育资格,遇到了比前两次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在这一条艰苦卓绝的申报路上,吉大人展示出了他们顽强的斗志。
举目千里 当机立断来立项
2015年6月25日晚上九点半,负责为“锰锌钒产业技术”进行答辩的吴显明教授和他的队友们呆在房间里焦急地等待答辩结果。这时,一条来自校领导的短信发送到了吴教授的手机上。“成功了!”吴教授站起来欢呼雀跃,紧紧地握住了同伴们的手,疲惫的脸上露出了这几个月以来的第一次笑容。
时间轴线回到2014年下半年,一切的成功在当时看来还遥不可及。为了争取更充足的准备时间,我校科技处及相关单位于申报工作开始前两个月就开始奋斗在一线“战场”上。12月中旬,学校相关部门开始着手准备项目的申报工作。其中,由校长白晋湘任学科带头人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在当时也具有冲刺申报的优势。但是,学校领导考虑到当时已有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均为人文类,而理工类协同创新中心的创建对于我校学科平衡发展又是必不可少的。最后,经过各学院专家教授和校领导的反复商讨,理工类申报题材正式确定下来。随即,化学化工学院在该院内部召开了两次教授委员会议,并在会上初步确定了 “天然产物”和“锰锌钒”这两个题材作为申报方向。
题材确定后,由科技处牵头,化学化工学院全程负责的申报队伍随即展开了紧张的论证环节。学校领导立足服务武陵山区战略目标以及协同创新题材申报要求,经过仔细的研究讨论,最终决定选取“锰锌钒”题材作为最终的申报方向。
湘西州锰锌钒资源丰富,产业前景可观。早在2010年2月,我校吴显明教授等人就与中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一群志同道合的博士、教授一起在湘西州创办了“湘西自治州矿产与新材料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作为专门从事锰锌钒技术创新与服务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该中心在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上所取得的成果,能够很好地转化为“锰锌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基础。再加上学校生态学的支撑,锰锌钒产业技术的立项水到渠成。
勠力同心 奔走四方谋合作
如果说题材的确立明确了申报团队前进的方向,那么接下来的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即是通往成功的一块块铺路石。
鉴于学校之前有过两次申报经历,又一次的申报材料撰写无疑是摆在团队面前的最大难题。因为申报条件有硬性要求:团队人员不可重复。这就意味着此次项目申报的可支配的人才资源数量并不乐观。学校领导号召各个学院精英人才积极参与,举全校之力,将一切可整合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到了课题申报工作当中。
“我们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合作,这也是我们制胜的诀窍。”吴教授如是说道。为了保质保量尽早完成申报材料的撰写和修改,几位主要撰写人员整个寒假未休。在经过二、三十次大的修改后,申报材料终于热乎乎地“出炉”了。
早在2010年,中南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就已成为我校事实上的协同高校,而我校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与两所大学正式签订协议。在申报团队继续完善申报材料的同时,钟海平副校长亲自带领我校科技处工作人员、协同中心的骨干成员一起赴这两所大学进行校级洽谈以及签订正式合约。
“整个过程顺利而艰苦,每一个环节都是争分夺秒。”随行的科技处工作人员李坚向记者回忆道。
吉首市距离广西师范大学所在的桂林市有四百五十多公里。为了尽早到达目的地,申报团队早上八点就从学校出发,下午两点才到达广西。签订完协议后,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中南大学。凌晨两点到达长沙后,一行人稍作休整,于早上八点签完协议,又立即赶回了学校。在经历了三十几个小时来回两省的舟车劳顿之后,申报团队带着丰硕的成果回到了学校。
同舟共济 不辞劳苦终圆梦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2015年6月,最后的答辩环节到了。“因为我校在客观条件上与同组的其他几所一本院校存在某些差距,我们在通讯评审环节获得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我们必须在答辩环节紧紧抓住逆转的机会,只能胜,不许败。”吴显明教授说。
在答辩环节,与我校同台竞技的有包括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一本院校在内的十所高校。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赴长沙答辩的团队中就有党委书记游俊,校长白晋湘,副校长钟海平、龙先琼、冷志明等五位校领导。
“一路上几位校领导为我们出谋划策,还给我们传授了许多答辩技巧。”答辩陈述人吴显明教授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答辩的前一天晚上,白校长等几位校领导来到我们下榻的酒店房间,为我们加油鼓劲。” 校领导亲切的关怀,让团队成员们倍添信心。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校在答辩中获得了最理想的成绩。这正如吴显明教授在采访中所说的一句话“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了希望”。 通讯评审的失利并没有击垮这个团队,相反,他们化压力为动力,在之后的考核环节中越战越勇,最后实现了完美的逆转,取得了我校首个理工类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资格。
“锰锌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是我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重要的一步,它在促进学校学科融合,带动理工学科发展,提高学校科研层次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锰锌钒产业技术”、“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和“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三个协同创新中心, 构成了完整的武陵山片区服务体系,围绕生态、文化、经济三个中心,服务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发展。
连续三次获批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对我校而言已不是用概率可以解释的。如果说世界上只有偶然和必然两件事情,那么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加上一个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团队和现实针对性强以及有特色的申报题材,无论前路有多大的困难,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来说,终点必将充满阳光。
(责任编辑;苏卫平 新闻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