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吉首大学搭建平台 创新创业硕果累累

作者:朱夕夜 周婉珍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8-03-06  点击:

 

  地处武陵山片区腹地的吉首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近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一、加强顶层设计,厘清教改思路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融创新创业教育于人才培养方案,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构建以专业教育为主体,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明确课程修读要求,构建学生获取通识教育学分和创新创业学分的平台机制;分层分类加强课程建设,学校层面主要负责通识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学院层面主要负责专业课程建设;编写《立人教育手册》,明确“立人教育”内涵与要求,引导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转变。

 

  在2016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学与人才成长的规律,精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拓展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以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形成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根据专业特性,在公共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以推进公共课分级分层分类教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的需要;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属性,加大选修课比重,改革学习与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设辅修专业与辅修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特长、激发潜力创造条件。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集中实践周,设立学科竞赛和创新学分,实行弹性学制和辅修制,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兴趣和特长发展。二是搭建“吉首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心”平台,组建了24个创新工作室,配备专门经费支持学生开展集体研讨。仅2017年参加活动的学生就达3万余人次。三是设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学习项目和创新(开放)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三年立项总数460余项,其中省级立项102项,国家级立项33项,参与学生达2000余人次。

 

  二、健全机制体制,保障创新创业工作

 

  学校建立了政策支持、平台支撑、竞赛拉动、项目驱动、校地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为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建立“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协同推进”的保障机制;建立“课程启迪人文精神、环境营造文化氛围、活动提升人文素养”的文化育人新机制;建立“政策支持、平台支撑、竞赛拉动、项目驱动、校地(企)联动”的实践育人新机制;建立“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实践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育人新机制。

 

  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学校制定了《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实习教学管理办法》、《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工作评估方案》等制度,明确了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为实践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提高本科生实践经费投入,近三年共投入各类实践教学经费4589.86万元,其中实习经费2435.78万元,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三、搭建实践实训平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大力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养。

 

  学校积极搭建各类科研、教学、实践平台。2010年来,新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湖南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以及各类省部级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等14个。

 

  着力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学校建立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设立24个创新工作室,与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了创新创业学院和众创空间;建立了政策支持、平台支撑、竞赛拉动、项目驱动、校地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了“教育引导、实践实训、成果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设置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以学分要求的形式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每年组织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近100项,资助和奖励经费近500万元。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优化资源配置,改进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学校加强国家、省各项创新创业优惠扶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引导大学生熟悉并用好政策,营造创业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学校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基地”五到位,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提供必要条件和支持,建立大学生创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开展网络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十二五”期间,学校依据《2010—2015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进入“十三五”,学校制定了《“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专业建设为重点,人才培养为根本,坚持“引人”与“引智”结合,培养使用与稳定并重,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增加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与办学目标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鼓励支持教师创新创业。学校在政策上支持教师吸引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不断完善教学经费优先投入的长效机制。《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保障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经费投入,保证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低于学校学费收入的30%。”

 

  五、喜获创新创业佳绩

 

  近五年,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930余项,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23项,社科基金项目85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被四大索引收录632篇,CSSCI收录753篇,出版学术专著150部;获发明专利273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奖14项,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22项。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CSSCI来源期刊。学校连续发布了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老司城遗址研究”助推永顺老司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美味猕猴桃“米良一号”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帮助湘西20余万农民摆脱贫困,湘西矿产资源研究成果已孵化出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426项,省部级奖励1589项,其中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二等奖4项,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区域赛银奖4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挑战杯”全国三等奖3项,“创青春”全国铜奖4项。夏钰等同学创作的作品《立本立人 我型我范》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总冠军(唯一的全场大奖);黄雨水等同学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苏辉等同学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获得特等奖;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参与策划的“张家界•魅力湘西”文化广场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在2015年大学生创业英雄评选活动中,我校学生段子明入选全国10强,是全国唯一入选前10强的本科生,另有阿布力克木、宋霆入选全国100强。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孵化出了20多家企业,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脱贫攻坚。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出的农产品销售电商企业“松桂坊”已经成为地方电商龙头企业;毕业生于成聪2011年创办了成聪软件公司,获得2012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称号;在校生张果、欧廷波2012年创办的必趣网成为国内最大的微电影社区。近年来,学校以创业带动就业,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2013年我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示范校”;2014年我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学校”;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示范学校”;2017年被评为“湖南省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