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承艺传新,尚德育人——音乐舞蹈学院特色办学纪实

作者:张震 刘攀庆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8-11-01  点击:

  10月12日晚,在砂子坳校区新体育馆举办的“我的故事”——吉首大学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暨教学汇报演出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晚会舞台上一幕幕精彩的表演仿佛仍然在观众的眼前回荡,《拓》《脊梁》《数纱》等一幕幕表演无不让前来观看晚会的广大校友交口称赞。而这些广受好评的节目正是出自音乐舞蹈学院,正是学院师生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创作实践、尤其是自今年6月以来精心策划和不间断的创作、排练的结晶。

 

 

 

 

上图为音乐舞蹈学院学子在建校60周年汇报演出中表演

 

  在众多的赞美声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民族,一个是地方,而这正是音乐舞蹈学院一直以来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学术研究和作品创作等诸多方面所坚持贯彻的原则与理念。民族、地方,这两个词仿佛印记一般,深深烙在学院的办学历程之中。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创办于1984年,至今已经数过30多个春秋更迭。三十多年来,在学校“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学院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以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依托武陵山片区文化艺术,秉承着“崇德尚艺,传承创新”的院训,真正做到了“学术相长,立艺立人”,真正的将湘西这片土地上的艺术血液融入到自己的血脉当中。

 

  学科引领——植根地方,一举一动尽显民族特色

 

  立足武陵山区,音乐舞蹈学院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围绕该区域所特有的文化艺术资源,开展了丰富的、特色鲜明的艺术实践与研究。

 

  从2000年起至今,音乐舞蹈学院便充分利用寒暑假或民族节庆日组织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充分的地方调研,进行民间音乐舞蹈艺术调查、采风。近年来,学院建立了重庆秀山新星中学等3个实习基地,湖南民族歌舞团等5个实践基地,花垣苗族巴代等8个学科研究基地。每年师生赴湖南凤凰桑植、湖北恩施、贵州铜仁、重庆武隆、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学科研究和创新创业活动,真正实现了“讲台+舞台+田野”的有机结合。

 

  在2018年7月的大学生暑假三下乡活动中,音乐舞蹈学院中的师生积极参与,赶赴凤凰以及花垣县,真正走进武陵山区的村寨,切身感受学院与地方的互动,为挖掘、整理、保护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资源,传承、传播、弘扬和发展湘西优秀音乐舞蹈文化的薪火而不断努力。

 

  在花垣县、凤凰县中,由音乐舞蹈学院2016级研究生吴瑶、瞿全等组成的暑期调研团对两县的乡风文明建设展开了深入走访和实地调查。了解到苗鼓的国家级传承人石慧云居住在双龙村中,同时村内高度重视苗鼓艺术的情况后,调研团的全体师生克服语言交流障碍,和传承人现场进行了苗鼓、苗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交流,并帮助传承人在村中开设苗鼓学习班,供年轻一辈和感兴趣的村民免费学习。在报道此事时,瞿全动情的写道“在这样的现场亲身去感受、学习,更令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希望回学校之后能够将这些传播到更多、更年轻的一辈中去。”

 

 

图为学院学子向苗鼓国家级传承人石惠云学习苗鼓

 

 

图为学院学子学习苗鼓

 

  自成立以来,音乐舞蹈学院就植根于武陵山片区丰富的人文、历史、艺术资源,依托湘西地区丰富的区域文化优势和民族艺术特色,吸收大量的营养,同时还与现代的艺术理论概念有机结合,从而创作出一批内容丰富多样的原创作品,形成了系列特色鲜明的学术成果。近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8项,其他省级课题20余项,在各类专业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或编写教材11部,广受社会各界好评。而在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研究方面,我校音乐舞蹈学院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国家级传承人,以及湖南省非遗传承人开创了少数民族艺术与异国音乐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取得了丰硕成果。

 

  浸润于丰厚的人文沃土,学院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发展地方的原则,在吸收地方丰富艺术资源的同时,也努力探索“互荣共荣”的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办学新模式。通过调查、采风并在此基础上的提炼加工和创作,学院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较高艺术水准的音乐、舞蹈作品《长河印迹》、《远山红烛》、《戏秋》、《苗寨》、《青青的马桑树》等,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强势媒体循环播出,广获好评。达到了促进文化建设,繁荣文化事业,丰富文化生活的目标,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书育人—亦师亦友,滴滴点点交织你我情谊

 

  “我家的钥匙,我们的学生基本都有,他们平时没事就会去我家玩。”在学校第32届教师节表彰大会上,音乐舞蹈学院教师肖笛获得了“大汉奖基金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在音乐舞蹈学院许多学生眼中,肖笛教学功底强,气质好,是他们的女神。而对于肖笛来说,他和自己学生的关系就像父母与孩子一样。

 

  “曾经有一次我过生日,从下午上课一直上到晚上9点才回家。我一推开门就看到了桌子上已经摆好的一大桌子菜和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家。还有20多个学生在旁边站着迎接我。”肖笛再回忆起时,仍觉得十分感动。

 

  在以传统专业课程和民族地方特色课程为主体,以通识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群下,音乐舞蹈学院构建起了“专业性、时代性、民族性”紧密结合的育人体系。而专业性正是在这样的相处模式中——课堂师生、课后朋友甚至家人,通过双方不断磨合而逐渐产生的。

 

  所以,面对肖笛,学生们会为她悄悄庆生;面对院内各位老师,学生们总会倾尽热情地脱口一个“叔”、一个“妈”。以黄满芬、陈旋为代表的音乐舞蹈学院教师们,常年将心思投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与教育生活中。因为教授音乐、舞蹈课程性质的特殊,她们专注于教书育人与艺术节目的编排,在家时间较少,与家中孩子的接触也相对减少。但这并没有磨灭她们丰沛的感情。在学生们与这类教师的接触与交流中,他们总将她们称呼成“黄妈”、“旋妈”。在这条修习音乐舞蹈的道路上,学院的师生们结系出了更纯粹、更脱俗的情谊。

 

  长期以来,音乐舞蹈学院坚持实施以“课程主导、环境熏陶、实践砺炼、自我塑造”为体系的“立人”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对于学院来说,这些在学院融合了民族艺术和现代教学管理的人才正是他们教学成果中最灿烂的果实。

 

  仅近3年,学生在“金钟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学生基本功比赛”、“湖南省”’三独’比赛”、“湖南省文化艺术节”、“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计算机音乐创作)”等省级以上专业竞赛中获得国家和省级一、二、三等奖达240余项,实现音乐舞蹈类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良好目标。

 

  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建设,课堂田野真正深度结合

 

  学科建设要加强,教学质量要提升,“牛鼻子”就是教学改革。音乐舞蹈学院立足湘西,三十多年来始终注重挖掘、吸收民族地方民间艺术优质资源,注重传承民族地区优秀音乐舞蹈文化的薪火,注重和地方紧密互动和协作,在艺术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在学科专业建设上找准资源优势和前进方向,自觉强化学科与专业、理论与实践、普适性与特色化、课堂和田野的深度结合。

 

  学科建设始终注重将本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专业办学优势,结合武陵山区少见的人文资源和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在广大教师所承担的教研教改课题里,其中80%以上的项目是研究“民族与地方”的,其效果显著。在“十二五”期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声乐》、《钢琴》等省级精品课程和《中国民族民间舞》等校级精品课程顺利通过评估验收,《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歌曲写作》、《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编导》、《舞蹈剧目排练》等系列主干课程改革有口皆碑。

 

  仅近三年,学院挖掘整理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作品,多次获得省内外专家、同行及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在师生多次参加的国际、国内专业大赛中,学院屡创佳绩,获得国际比赛金、银奖各1项,国家级一、二等奖14项,省级奖励达36项,为社会输送660余名专业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在省级学科专业竞赛中获金、银、铜奖达42人。

 

  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学院坚持国家标准,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体现出来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艺术类院(系)的基本要求,配置了以教授和副教授为主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另一方面学院根据特色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民族地区特色,编写出一批以编创的湘西民歌、桑植民歌,以及湘西苗族舞蹈、土家族舞蹈等深受欢迎的本土特色教材,开设了多门本土特色课程,更聘请了多位民族民间艺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又拓展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民族艺术的喜爱。

 

  在挖掘中研究,在服务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依托地方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将湘西地区广袤的田野作为课堂的延伸。在音乐舞蹈学院,师生“走进武陵山”田野调查已经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寒暑假和周末的艺术采风从入学到毕业从不间断,生活气息浓郁、民族风格鲜明的原创节目出现在学校及各州市(县)的重大节日演出中。课堂与田野,两者深度结合,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把民间的音乐、舞蹈艺术融入课堂、融入教材、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加深学生对民族性、地方性的认知和感悟,在让学生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也促使师生们将民族性、地方性两者都融入到艺术表演之中。

 

  “上海、广东、长沙,这些地方都有艺术类大学或者学院,但是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情,所创作出来的这些成果,放眼全国都可以说是排在前列。”音乐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彭业锦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定位自身办学特色,摆脱艺术类高校教学的‘同质化’,真正做到和而不同,同而不俗,这些就是我们学院和其他兄弟院校不同的地方,也正是我们学院办学的最大亮点。”

 

  日常管理——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

 

  “学生都有共性,所以看起来会相似。但是在多年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当中,更可以明显发现,我们的学生与其他学院的学生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他们往往更浪漫!更激情四射!更开放有个性!”

 

  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唐志明接受采访时谈到,针对学生这一专业特点与个性特点,同时按照“探索艺术原理、传承创新艺术文化、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艺术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学院进一步推进了学院文化建设,制定并进行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从辅导员、班导入手,实现了块线结合,形成了在我校各学院中独树一帜的学院体系。

 

  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音乐舞蹈学院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每年均举办至少一个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青年文化艺术节、学术沙龙、辩论赛、演讲比赛、舞蹈大赛等活动,通过引进新师资、新思想,走出地方、走向世界,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不断提升师生参与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灵动、高雅、包容、引领”的吉大人。

 

  不仅如此,在开学典礼、元旦、“迎新”、建党、国庆、专业职业教育、毕业生教育系列专题及“暑期三下乡”等时间节点,音乐舞蹈学院也都会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及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举办的重大节日活动。

 

  据统计,依托学院组建的“五雅并育,和而不同”特色社团(即深蓝乐团、内存弦乐团、云盘打击乐团、民族合唱团、民族管弦乐团、民族舞蹈艺术团等师生活动社团)以及一系列演出活动,每年学生参加外出实践达30多场次,师生参与面达80%以上。

 

  在特色办学方面,音乐舞蹈学院也始终坚持“三个一切”的学生工作理念,做到“三个每次”。即在每届新生入学时,都要召开学生家长会。向家长交代大学和中学的不同,大学的生活与学习模式,以达成共识,做到家校联系紧密,共商如何管理培养学生;每年都给新生进行师生见面暨院内开学典礼,通过授班旗,佩戴校徽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学校、学院与专业情况、老师情况,使学生尽快融入学院,实现转变,加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针对每个新生都进行专业面试,使老师通过面试加深对每个学生的音乐舞蹈专业基础与水平的认识与印象,因材施教。

 

  全国现有音乐舞蹈专业院校若干,在综合性大学中,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却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众多高校之中以其充分的民族性、地方性展示着独有风采,以更贴近亲情的师生感情为音乐舞蹈这类艺术作品添上别样风范。若说,挥手起乐音,掂足踏清舞,那么音乐舞蹈学院始终在尚艺育人与创新传承上不断努力,并已渐见成果,值得更甚的期待。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