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德夯盘古峰
我是湘西大山里的人,高山对我来说,可谓不足为奇。专门花十块钱来看早已司空见惯的山,听上去似乎有点神经兮兮、不可思议。其实,我享受的是爬山的过程和看风景的心情。
趁着早春初临,定要一饱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快意,便约着室友来到了具有“小张家界”之称的德夯苗寨。
走到苗寨的山脚下,犹豫着是否要进山,毕竟前方的路通向哪里,我们都不知道,而我们的目的地是天问台。正当我们站在小木楼旁探望着去向之时,一个阿婆从门口走过来了,她穿着带有苗家风味的苗服,垂落在肩上的银发里夹着几根青丝,似乎原本跳动的银发被重重的压住了,怎么也飘不起来,干枯的手里半握着一把半月黄玉梳,和另一只手使劲儿反复地给我们指着去上山的路,比划着一个圆。我问她这里是不是去天问台的路,她又给我们比划了一番,接着又比划了那个圆。瞧她那激动的使劲比划的模样,像是生怕我们不去那儿似的。我想,她肯定是指的天问台了!她也似乎示意我们从这儿上去就对了!她的热情给了我们一个很美的开始,谢过之后我们便进山了。告别之时,我看到了阿婆嘴角那丝放心的微笑。
上石阶,爬到半山腰,碰见刚从山上下来两对情侣。一对走在前面,男朋友在外侧小心翼翼地护着,不停地叮嘱着女友慢行;一对站在转角处,各自用手臂擦着头上的汗雨,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头发像是刚洗过一番。两个女孩儿拄着竹木杖,应该是随手在山上捡来的。她们把木杖给了我们,说这一定会给我们帮助的,并提醒我们山路是如何的不好走,以及还有多远。前面那对的男士还笑着告诉我们,山顶上有一个五星级酒店,特气派,在里面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还可以享受免费沐浴!听起来着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不过,游客千难万险地爬上山顶时,最想做的事就是休息一下,在山顶建一个供游人歇脚的地方也不是不可能。想着想着,全身的细胞更活跃了,恨不得一步登上山顶!我们接过两个女孩手中的竹木杖,继续前行。这是一根爱心接力棒,有它相伴,确实让我们上山的路轻松了不少。山路崎岖狭窄,有的地段泥泞湿滑,有的地段青苔满石,有的地段只迈得下一只脚,有的地段差点陡成九十度。如果说蜀道之难是“百步九折萦岩峦”,那么,德夯山道之难则是“直角直上碧云天”了。而且,越往上,越接近终点,前行的路也变得越艰难。
一路上,走走停停,总算爬到悬崖脚下。有两个同行的室友,早已筋疲力尽,不能再迈开脚步了。而我和另一位室友,却似乎越来越有精神了。我边走边鼓励他们说,上面就是天问台了!抱着这股希望,我们一直往上爬,每碰到一个弯,看起来都像是到了尽头,可转完了一个弯又是另一个弯的开始。每转一个弯,我都会对自己说,转过这个弯,天问台就不远了!于是我任性地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弯,同行的小伙伴也拖着快虚脱的身体,跟着我上来了。就这样,我们从直立行走慢慢变成了背躬怵行,再到匍匐前进,我们不禁高唱起了李琼演唱的那句“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还真是唱对了!就这样,我们穿过重重的竹林树林,一口气爬到了悬崖入口。这里可以看到人工建筑的天梯。梦想的地方,终于快到了!
靠着峭壁,对面的山,尽收眼底,两面的悬崖形成对抗形式,山与山之间错综排列,高矮齐平,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身入其中,真可以感受到大话西游里唐僧误入重山遇险时一阵惊悚袭人之气!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间云雾缭绕,空气清凉可心,山与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时隐时现,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拨开云雾见天日”,我们这也可算是“拨开千树见仙山”了吧!有个小伙伴还调侃说,去外地读书的同学一直抱怨他们所在的城市有雾霾,我们也有“雾霾”呀!可别处的雾霾害人,我们这的“雾霾”养人,因为我们这儿的“雾霾”,只有“雾”没有“霾”!这可真风趣,耐人寻味,令人深思!风景之中最可爱的要数这里初放嫩芽的绿,叶心缀着一点红,这是山树抢先散发出来的春的味道。深山里自然吐露出的山岩草木香,夹着不知名的花的一阵一阵似新出土的土豆香迎面扑来,越来越近,越来越香,着实沁人心脾。似乎刚刚还压在我们身上的疲乏,也被这山间云雾一股脑儿给带走了。这可是大自然的馈赠啊!
春天是什么?春天就应该是在你还烦恼着漫漫寒冬的时候给你的那份惊喜!然而,即使先品尝了一丝可口的风景,大自然给了我们劳苦的身体一点奖励,但路还没到终点,艰难的旅程又得开始了!转了好久,才站在了天梯上。站在这儿,望着山下,顿时感到,路越高,越难走,山越高,越艰险。爬山,就如同行走在漫漫人生的路上,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天梯似乎也变成了天尽头,再上去,只有几个水泥楼梯转口,一层转过一层,直插进悬崖裂口的岩洞里。你若要倚着栏杆去望这个“天梯”,你不得不抬起头以九十度仰角向上看。每个楼道上,都有一些貌似经过无数风吹雨打的格子帐篷,“斜卧”着,堵住了行人了去处。就在我抬头张望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的脸被打湿了,是雨,打在身上,正应了那句“久旱逢甘霖”,驱走了我们的疲劳和炎热。
怎么会有雨呢?山下虽说不是艳阳高照,却也是干燥少风的初春阴阳天,难道一个德夯能有两片天不成?仔细一望,原来是头顶下起了“石雨”。前几日在银屏上看见,在一个老林里面有一颗会哭的树,只要对着它大声的叫,它就会流眼泪,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而其实,这是大自然自己在游戏。一种虫子需要吃这颗树上丰润的叶子,“雨”是树营养过多而受外部刺激分泌出来的,周围声响越大,“雨”就下得越大,所以形成了让人们着迷的神秘雨树!这里云雾扶树,缠绕山头,撞着崖上的冷气而纵情地下起毛雨来,也算是大自然的灵气所在吧!
哦!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原来这里真有五星级酒店,那直插入悬崖峭壁里的天梯栈道刚好有五阶,直冲而上,每个阶梯上都有“凉亭”,长行之后能有个阴凉清爽舒适的地方略坐一坐,或是打一个盹儿,还可以将山间的风景一览无余,这难道算不上五星级酒店么?走在天梯下,有“石雨”浴身,为你爽润一下历经艰险的疲热的身体,这不正是免费沐浴吗?而且是纯天然的!
这已经是尽头了,可天问台呢?难道爬过这绝壁,就是天坛了吗?一想到这,又不由得兴奋,神气亢然,扶着靠在崖边似乎就要脱落的栏杆向上爬了几步,半路恍然大悟,上不去了,微叹一口气,马上又下来了,天问台一刻也没露面!在我转头的那一瞬间,我迈不动脚了,甚至怀疑我是不是也恐高?下来时一个石梯都成了两个,除了手臂,身体的其他地方都在开始发软,还得注意脚下的青苔湿泥,松石高栈。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在这里才真正体味了一番。下山的路上为了抚慰害怕的心理,便跟在室友后面一步一步数起了见证我们山行的石梯,1,2,3,4,5……108步,403步……802步……一步一步,细审;一步一步,踩实;一步一步,踏进;一步一步,反思。从细数开始,我们踏下了1059步。
从山顶回到山脚,经历三千多步天梯的行程,我们并没有到达天问台,而且离天问台越来越远了。可我们并没有遗憾之意,因为我们无意间饱尝了这山中的另一处绝妙的世外风景,正所谓人生处处有惊喜。这里,有一个更适合它的名字——盘古峰。我们虽错解了阿婆的指路,却误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收获了一段山行之志,让我对生活,多了一份理解,我的内心,也多了一份坚韧,一份不屈,少了几许浮躁和苦闷。来到这里的人,形形色色,无论是谁,它都愿意给你一份心灵沐浴,让你脱下世俗沉重的包袱,还你善的本性,用善的眼光来欣赏风景。
误入“奇”途,这是一个至纯,至美,至善,至真的过程。
(责任编辑:胡建文 本栏目投稿邮箱:3688044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