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我校的师范性质所致,对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理解,多停留在师范类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层面上。与此对应的工作方针亦即加强对省内、州内一批中学的相应联系和一定投入,以确保师范生每年必要的教育实习有一定场所和实习受教对象。这种做法是必要的,只要我校还有师范类专业存在,教育实习也将与之长久相伴。因此,加强对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这项工作还应不断总结完善。
但是,与此同时,根据我校近些年来文科专业设置、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形势,又提出了一个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就这一问题,我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个人意见,且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一、我校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的提出
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又一轮高潮的掀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推进,我校着眼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考虑,充分挖掘自身定位优势和性质内涵,以加快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经过不断摸索和尝试,加快了专业改革发展步伐,新上了一大批体现学校综合性质的应用型文理科本科专业,使办学活力得到增强。在这些新的应用型专业中,一批文科类应用专业紧贴社会需求,以热门、实用特征吸引了考生及其家长的目光。它们已经聚成一个专业亮点,在我校专业布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和活力体现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政法学院的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新闻学、广告学、影视节目采编与制作(专科),商学院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学院的旅游管理(本、专科),艺术系的舞蹈学、表演,美术系的艺术设计等。随着今后的发展需要和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成熟,我校一些新的文科应用类专业还会增加。
与上述发展形势密切相关的,是这一批已经设立或计划申办的文科应用型专业自身发展和如何增强专业实力与特色的问题,已经现实地摆到了议事日程。怎样充实这类专业的内涵、发挥其专业优势、增强其办学后劲,怎样使它们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的要求,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相统一等问题,都成为这批新上文科应用型专业共同面临而又急需认真解答的问题。这其中之一就是应该加强这批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这种基地具有为教学和实习服务的双重功能,其内涵详见本文第三部分开头内容 )。因为这是该类专业的定位和性质所致,是该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必然要求,也是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内容中无法回避的项目。所以,无视或迟缓对我校新上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注意加大对这项工作的相关投入,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利于它们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二、加强我校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高校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专业设置来体现,专业设置的内涵、特征又得以相应课程体系和相关教学环节来展现。作为应用型的文科专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必然要强调其实践技能的一面,这种技能在人才进入社会职业机构后,往往就与其职业技能相统一。因此,在对文科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然要通过课程传授和专业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对受教者施以相当多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这一传授教育过程如果仅限于课堂和书本形式,停留在室内天地,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做物质手段保障,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训练平台和较开阔的现实眼界,则是很难保证授课效果和质量的,也会使传授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打下折扣,于学生无益,使他们仅停留在知识讲解与识记层面,而对知识与技能的融合达不到理想要求层面。如此,这类专业人才在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境地。所以,实践教学基地的有无关系到我校应用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第二,文科应用型专业中的一些重要课程,往往要通过教学实践基地提供的场地和相应物质设施,才能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而仅靠课堂和书本讲授是很不够的。以笔者所在的新闻专业来说,其中的“报纸编辑”专业课是新闻专业学生日后进入新闻单位的看家技能之一,它除了课堂讲解一些概念、术语、要求之外,还必须让学生亲临报社编辑部其境,观察、触摸报纸编辑的实际流程,甚至比划版样纸,动手画版样、改版式,亲手编辑处理活生生的来稿,或校改文字失误,评析一期报纸的优点与不足。这样才能将较陌生的书本概念和报纸实务相对应,并经过自己动手实践、感受、体验,才能对该门课的基本内容学好,对课程的实践技能有所真正掌握。否则,只会纸上谈兵,存留一些概念于脑中,显然不全面、欠深刻。而能对“报纸编辑”课提供实践操作平台的报社,显然就是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实,我校文科其他应用型专业中的一批课程如“法医学”、“证券投资”、“包装设计”等,也都有必要借助各自相应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的必要实践手段才能真正上好,收到实效。因此可以说,实践教学基地犹如理工科专业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它们是文科应用型专业一些课程必须依赖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理想实验场地,也是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时不可少的中介场所。
第三,高校教学工作基本环节除了授课、实验、作业、考试、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外,还包括了学生短期专业见习(考察)和必要的毕业实习。师范类专业的见习和毕业实习方式主要是教学观摩和教育实习,那么,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活动则主要是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相应的参观调查和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这是对学生几年专业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是大学教学进入高年级时的一道重要环节,是学生即将走入社会一试身手的“热身赛”,也是他们自我学习检测和反思总结的极好机会。所以,专业见习和实习(尤其是后者)对学校和学生而言都十分重要。而在见习与实习过程中,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对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来说显得十分突出。它无疑是这类学生一个十分理想的见(实)习场所,是他们将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有利平台,是检测自己几年下来学习效果的测试站,也是他们由学校最终跨入社会的中转点。故此,加强对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较大意义上说就是加强了对文科应用型专业的重视与投入,是完善这类专业教学工作的一个见真行动,最终对学生有利,对学校和社会有利。
第四,建立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意味着这类专业的教学外延要由校内拓宽至校外,由封闭式办学走向开放型办学,由高校一家培养人才走向与社会单位在某些专业领域联合培养实用型人才。而这正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适应社会实际需要办学的一种具体表现,也较准确地体现了应用类文科专业自身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它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需要,是高校办学在新形势下的明智之举。
第五,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怎样行之有效地建设?这需要根据这类专业各自具体实际情况和特征,由文科各教学单位摸索、尝试,并在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统一指导下去进行。这种过程本身就是文科教学深化改革的一种体现,它使这类专业教学改革由理论触及到了实践,由知识讲授进入了技能传授,由课堂延伸到了校外。相应地,它也给教师、学生在教与学诸多方面提出了挑战和新的要求。因此,笔者以为,就我校而言,对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只是一种教学改革层面上的工作行为,也应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有益探索过程。它对我校怎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办学新机制,都具有重要参照和尝试意义。
三、我校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基本运作思路
就我校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如何建设问题,笔者联系目前实际,结合个人思考,试提出如下一些运作思路。
首先,这批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所指应有个较明晰的内涵。从基地空间布局来看主要应在校外广阔的社会天地;从典型特征上来看应给师生的教与学提供必要的实际操作物质条件;从教学内容环节上看应包括一些应用性专业课程的现场操作,也包括学生短期专业见习,更包括毕业前的专业实习几大基本项目;从教学手段来看应以动手操作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为主;从教学最后目的而言则是让学生确实掌握本专业一至几门实践技能,达到与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一致的效果。
其次,这类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贯彻时代性和开放性原则,切实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实行开放式办学,同社会需要接轨。让学生带着实用目的去学习、操作、领会,认真总结校内理论知识与校外实践行为相结合的收获,发现不足,及时弥补,而不宜过分局限于课本上的一些条框、规定,毕竟实践的内容比理论概括要活跃、丰富。
第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与校外能提供合适基地场所与条件的单位实行长期互利合作式办学原则,而不是单方面一时利用对方。对此,我们的学生可以走出校门进入基地去实践,基地单位的专家里手也可以被请进来作实践课讲学,或聘为兼职教师担任一定的授课工作。双方还可在人才培养、人员培训、课题研究、图书与智力资源共享、物质设备共用等方面进行互惠合作,从而建立起长期友好关系,使实践教学基地得到加强巩固。
第四,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形式与内容应该根据各专业具体特征和人才培养规格不同而多样化。如法学专业可将基地考虑建在法院、律师事务所、监管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可与行政机关或城市社区挂钩;新闻学专业可将教学基地的牌子挂在校外各级不同媒体单位;广告学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同广告公司或媒体广告部“联姻”是一种合适选择;市场营销专业可把基地依托于公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可利用校内外宾馆、风景区给学生找到一展技能的合适天地;舞蹈学专业学生可进入校外歌舞团体或剧院实践体验等等。这样,依托不同类型的既有社会资源办实践教学基地,可使各专业找到各自最佳挂靠点,而又显出实践操作这一共同特征,给学生以最合适的实践场地,使之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第五,在基地加就业模式上作一些探索,这对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充分利用基地单位(部门)提供的机会与条件,将有着积极意义和一定可行性。比如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置于校外新闻媒体单位,学生在这里实习过程中如表现出色,而对方又有招人计划,则学生极有可能在实习期间就将工作单位基本敲定,文科其他应用类专业如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也有类似情况。
第六,我校文科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地理位置的选择。依笔者之见,首先宜立足学校所在地吉首与张家界市区的相关社会企事业单位(部门),因为它们与实践教学课距离相近。出于达到较理想教学效果和学生学有所得的实际考虑,应就近就便建立,这样师生教学可随时随地与基地单位取得联系,使教学或短期见习及时就近得以安排,师生既便利走进校外实践基地观摩操作,基地应聘教师也便利来校上课示范,还有利于双方经常往来接触,促进交流协商,加深友好合作。待时机成熟和取得经验后,再相机拓展基地布局空间,由湘西一线(含吉首、张家界、怀化几个主要城市及所辖地)向湘中、湘南发展,在省内合适地方增设实践教学基地,进而走出省外,面向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形成一个以学校所在地为轴心的辐射状基地格局。
反之,如果一开始就将基地建立在沿海地区和发达省份,则远水不解近渴,对实践教学不利,届时虽投入了建设经费,而实际收效未必理想。须知,我们建立基地的主要目的还是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学到技能。学生在基地实现就业只是一个可能的附加成果,这种在基地“实习+就业”的模式可以探索,但效果有待实践检验。因此,我们对基地作用的认识还是主次分清为好。
最后,学校对已作为基地建设考虑的校外合作单位一方的投入方式,窃以为应以感情投入为主,通过双方平素勤走动,经常保持友好联系,增进感情,使基地得以巩固和长久。同时尽己所能满足对方一些合理要求(如接受人员培训、提供校内专家学术咨询服务和校内文献信息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