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文艺学课程教改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作者:田茂军  来源:   时间:2006-10-09  点击:



  文艺学课程由一组专业基础课构成,主要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民间文学概论等,均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项目2001年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立项以来,本课题围绕文学概论、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民间文学概论等系列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教学方法、课程测试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不断的教学理论建构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问题与猜想”的教学新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文艺学的课程特点表明了文艺学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文艺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辩创新能力。前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指出:在国际上,我国人才培养的弱点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反思过去我们在文艺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明显存在着封闭、单一的缺陷,这种教学模式表现为课堂内容的一家之言、教学方法的“满堂灌”,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其结果只能是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而这正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题着眼于时代的发展变化,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试图打破文艺学课程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多维的文艺学知识视野,以提高学生主体在课堂参与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灵感,使学生的思辩意识得到强化,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有思路才有出路。本项目的思路是:树立和坚持“对话性主持,主体性参与;可能性发问,猜想性研究;共时态比较,历时态追踪”的教学新理念,通过不断的教学理论建构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问题与猜想”的文艺学课程教学新模式。
  文艺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主要从文艺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打破陈规,充分考虑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存在的思维惰性因素,主张文艺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以多元交流,平等对话的方式组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目前,我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实践探索,首先进行了课程整合,在开设文学概论课程的基础上,将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三门课程的有关内容整合进文学概论课程之中。课程整合是以文艺学中的某一问题为中心,将古今中外不同的观点加以介绍,然后作出述评;其次是采用多人共同讲课的教学方法,以“群言堂”代替“一言堂”;以“问题与猜想”的教学模式,力图追求一种“对话共同体”的课堂模式。再次,我们从96级学生开始开设了“Seminar”(研讨班)的研讨活动,“Seminar”强调的是研讨,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因此,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活跃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统计情况看,近3年来,文学院共考上近40名研究生,他们考前均参加过Seminar的研讨活动,在研讨中明确了专业目标,提高了专业课的考试成绩。99级教改实验班刘熹同学在大三就提前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2002年,99级实验班张惠同学以383分、刘碧辉同学以401分的成绩分别考上了厦门大学和四川大学的文艺学研究生。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理论的建构、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
  1、教学理论的建构
  本项目在框架机构上属于我们实施的“431本科创新教育模式”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31”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大学共4年,重点应解决大学前3年的基础教育,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在此基础上,大三开始通过1年Seminar(研讨班)的创新提高教育,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我们所实施的431本科创新教育模式,也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融知识、能力、个性、素质一体的四年制本科创新教育模式。90末年代以来,已在文学院学生中全面推行和实施。以教改实验班为教改对象的教学改革项目——“文艺学问题与猜想教学理论建构与实践”,2001年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改项目,2002年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课程整合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加减,而是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的重新调整与组合。本项目把文艺学多年一贯、多校一面的一级传统课程——文学概论、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在文学概论中适时适量增加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内容。四门课程的课时由原来的约180课时压减到130课时。
  2、教学方法的创新
  (1)开成“群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们以新教学思路组织课堂教学,形成“主持者一人陈述问题,参与者多人猜想反驳”的“对话共同体”课堂模式。重点章节的讲授由传统的一人上台单讲改为众人上台合讲,即以“群言堂”代替“一言堂”。此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意在解答:你面对的是何种问题?何人何地何言说?你有何看法?评估有何体会?
  (2)形成“猜想与反驳”的课堂讨论气氛。主要讲述章节,课前进行了明确分工,设课程主持人1人,课程辅讲人2—3人。针对每一个拟定的问题,主持人需要在“开场白”中简要介绍所讲问题在文艺学中的价值、地位及问题解决方案的多种可能性。辅讲人接着“讲述”代表理论家的主要观点,“讲述”中注重中外理论家的共时态比较,尽可能提供必要的“阅读资料”,包括理论家的照片、画像、小传及其他有关背景资料等。教学手段上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放映有关录像资料,以产生一种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教学及阅读效果。
  最后是主持人“总结陈辞”,总结“问题”的各种解答途径,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突破口,拟定阅读参考书目和参考文章篇目,布置学生思考习题。
  (3)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每一堂课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如果我闻”的讨论材料和发言提纲。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话、讨论、辩驳,重点章节的课后以“如果我思”为题写出自己的猜想。每个同学都有一本专用的读书笔记,对读书笔记的检查评分以20%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四、研究方法
  本项目在研究方法上力图运用教育学、思维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特别是教育学中的教育结构理论,思维学中的创新思维理论,心理学中接受心理理论,作为本课题的研究理论的基础和依据,试图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建立一套多维度的互动性的“问题与猜想”的文艺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与此同时,我们还尝试采用“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直接改革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手段,以获得丰富的课堂经验。还广泛搜集国内外高校同类课程教学改革与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抽象和比较分析,建立一个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文艺学课程教学新模式。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整合创新,另一方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我们还注意处理如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本项目的改革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发现性学习,重视对知识的探究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如果我们只要发现性学习,不要接受性学习,忽视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或忽视学生对全面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结果就会在培养了人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学生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本项目的改革仍然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进行。
  2、正确处理整合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关系。课程改革要辩证地进行,不能一谈改革课程就都是好的,一谈到传统课程就都是不好的。我们既要看到传统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它的优点,不能把它看得一无是处。文艺学系列课程的改革是在传统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新课程是旧课程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辩证否定。否则,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改革就会失败。
  3、正确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文艺学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本身是好的。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则从根本上违反了教育的根本规律和辩证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是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塑造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五、实施方案
  1、2000年9月——2001年6月,主要进行课程改革的调研及资料收集,同时进行教改探索,具体利用课堂实施教学改革。
  2、2001年9月——2002年9月,教学改革继续推进,总结完善,撰写论文及实践报告,发表相关论文,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
  3、2002年9月——2003年6月,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总结经验,发表系列论文。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4、教学改革对象:99级、2000级、2001级教改实验班。
  5、教学改革措施:
  (1) 每学年上学期拟出专题讨论提纲;
  (2) 教师开出课程阅读书目及参考文献;
  (3) 围绕所学章节内容,选择一个问题写300字的发言提纲;
  (4) 上课前布置课程小论文(3000字)1篇;
  (5) 每学期教师召开教学研讨会2次,学生专题讨论3次;
  (6) 围绕课程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3次。
  6、课程测试改革方案:
  确定6项测试指标。其中1-4项是必测指标,5-6项是任选测评指标。具体如下:
  (1) 讨论提纲和讨论发言。占分比例:10%
  (2) 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占分比例:20%
  (3) 课堂答问及创见。占分比例:10%
  (4) 课程学习小论文。占分比例:20%
  (5) 课程抽签面试。
  (6) 书面考试。
  (5)(6)两项任选一项。占分比例:40%
  六、实施效果评估
  本课题立项之前,我们已进行了以“问题与猜想”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进行了课程整合,在已开设的《文学概论》课程的基础上,将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三门课程的有关内容整合进文学概论课程之中,以文艺学中的某一问题为中心,将古今中外不同的观点加以介绍,然后作出述评,这种集约化方式既节约了课堂资源,又提高了知识传播的密度;其次是采用了多人共同讲课的教学方法,以“群言堂”代替“一言堂”,以“问题与猜想”的方式介入授课内容,力图追求一种“对话共同体”的课堂模式的生成;再次,我们在课余推行教师辅导制,开设了“Seminar”(研讨班)的研讨活动。“Seminar”强调的研讨,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因此,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活跃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在成果上,已有刘泰然、曾四海、龙建明、贺华、刘入云、樊小琴、林铁、刘熹等同学发表了文艺学方面的论文10多篇,刘泰然、曾四海、刘熹、张惠、刘碧辉等同学考上了华东师大、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和四川师大等校的文艺学研究生,说明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现。
  本项目立足于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文艺学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灵感,培养了学生的思辩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长远来看,一方面,它对教师在丰富的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具备更高的临场策动能力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适应了社会对灵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能更从容的应对社会的选择和挑战。
  本项目已执行到2001级教改实验班。目前2001级教改实验班的学风良好,来势喜人。但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些不足是,只局限在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和民间文学等几门课程的改革与探索,还没有使相关学科的系列课程群的改革和建设得到有效启动。另外,教材建设上还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效,只选用省、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尚未正式出版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材。如何将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有机的结合,是本项目今后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项目实施和研究中还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如何有效实现改革和质量相统一?教学改革要体现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要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如何全面改革现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如何在扩招的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改革的同时全面实行学分制?我们感到困难很多,涉及到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2、教学改革需要系列的教学研究和总结。这方面我们感到整体投入不够,精力不够,还需加大力度。3、教改成果要有教材建设的体现。这需要一定的资金资助和激励机制的推动。建议围绕教改和教材建设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规划,并投入一定的经费。4、围绕课程改革要提前组织教学成果的培育,通过教改的立项和评估推进,自然形成教学成果并有效推广应用。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