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田茂军&nbsp;吴晓</td><br/> </TR><br/>  来源:   时间:2006-11-02  点击:

    作为一门在高校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曾经以其鲜明的工具性、实践性特征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并且形成了某种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然而,结合当下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现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在含义和外在功能进行反思,无疑将会扩宽《大学语文》至于人文精神的期待视野,而且,我们会进一步发现,《大学语文》本身就富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种内在的特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人文教育的功能。
       先从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说起:在众多媒体有关马加爵的报道里,我们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细节:“马加爵的语文并不是很好,作文总是很差,简单的故事他也会写得没有逻辑。”[1]虽然他的数学、物理成绩很不错,但他只是“陶醉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也许,他的语文不好不仅仅是写不好,而且口语表述交往能力也很差,在他高中时,一次盲目外出被派出所收容,马加爵竟然连自己的身份和外出背景的话都讲不清楚,以致被警察关起来。到了大学时,“看其他同学幽默地开玩笑,他有时也想表现一番,结果往往弄巧成拙,反而让大家觉得他很可笑,情况越来越糟糕。”[2]这里,并不是说,马加爵是因为语文成绩不好才杀人,也没有丝毫的对语文低能者的歧视,而只是想表明,马加爵的教育背景是缺陷的,并且这种缺陷是异常可悲可怕的。表面上看来,他以数学、物理成绩的优秀掩饰了语文成绩的差劣,似乎弥补了某种不足,使得他能够在综合成绩上是个优秀的学生。而实际上,他所“遮盖的是情感世界、灵性人生未曾发育的畸形情况”。[3]
      这就意味着,语文承担着完整心理世界的建构作用,它以其特有的实际工具性和超越世俗的人文性,延展人的阅历空间、丰厚人的文化积淀,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以经典的文明气质健全人格,以深厚的的文化传统提升品格,最终培养出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概而言之,人文精神是语文的一个基本要核,语文的教学自始至终要切实结合人文精神的教育。
      人文教育是人类自由的摇篮。它既是衡量自由的标志,又是拯救人类自由的手段之一。它激发生命个体对已知的生存经验及其潜在的可能的感悟和思考,形成具体的、历史的自我理解、自我认识与自我超越,进而在技术世界之外发现一个生机盎然的生活世界,领悟自己对这个生活世界的义务和责任。[4]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阐释人文思想的理论知识性课程,赋予其人文精神教育的功能,既不是单一的哲学、宗教学、或文学等等,也不是人文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以文学文本作为平台,通过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欣赏和批评这种参与式体验,让学生在充分进行文学审美的同时,对人文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性阐释和理解。这样一来,就学科归属与课程性质而言,有利于明确《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学科定位,以便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发挥课程应有的社会介入力;就教学主体而言,学生可以获得深刻而广阔的精神知识。
     《大学语文》是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个专业(中文专业除外)必考的一门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该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在与政治、英语等同类的公共课程中,只有《大学语文》课与教育部文件所说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相近,因此通过《大学语文》课来完成“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现实的必然选择。或者说,在理工科学生中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语文》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大学语文》本身的以下两个基本品格的:
       首先,《大学语文》的内容主要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艺术魅力,以其独有的审美感召力、修养涵化力穿越时空深入影响人的心智,具有综合性的功能,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精神素质有效而可行的科目。众所周知,中国具有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贯穿记载于优秀文学作品中流传至今,而《大学语文》教材正是精选其中的精华、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宽泛,包括理想、情趣、胸怀、献身;礼貌、教养、节操;清正、廉洁、谦慎;友谊、仁爱、高雅之美等等。用传统的话来说,《大学语文》是熔德、智、美于一炉,它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而言,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符合当今世界文理渗透的发展趋势,可以丰富其生活内容和情趣,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培养健康的审美能力,激励学生以人类的传统美德铸造自己的灵魂、不断提高自己精神素质、树立远大的志向。
      其次,《大学语文》本身就具有丰厚的人文精神底蕴,理应在当前社会中发挥介入调节功能。当今大学校园中一个突出的倾向是文化趣味的平庸化和世俗化,武侠小说、摊头小报、网络游戏和打斗片成为部分理工科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精神消费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中国知识阶层社会关怀淡薄和人文精神失落的文化现实。人文精神的失落,最终导致社会民众心灵空虚和焦虑、直至崩溃。这是极端可怕的。因此,在国民教育体制中,尤其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在高校,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绝对不是单一的政治思想教育或者某项专门知识的传授所能包容的,而应当着眼于一种更具根本意义的素质培养,立足于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从心智层面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品味、审美素养、道德情怀、社会关怀及思维活力诸方面进行全面调整,引导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帮助他们确立健康和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归根结底,就是要唤起他们的人文精神,而《大学语文》正具有此种工具性的媒介功能。《大学语文》以其本身内在的品格,即用优秀传统文化、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切实有效地引导当今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品德、唤醒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培养起健康文明习惯与道德良知。
      这就是说,我们以《大学语文》这门公共基础课作为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一个途径,立足点还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刻板的条条框框。当然,也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学”的层面上,而强调是以人文精神为内核。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以“文学作品”为基点,引申出人文基础理论,使学生对人文精神思想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开出的阅读书目和设置的思考问题,通过选修或深入阅读的方式,进一步学习人文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性缺陷就可以得到弥补。就中国的文化传统而言,它的人文基础理论是一套自足的精神价值体系,主要内容是描述和揭示人的信仰、理性、情感的价值尺度和表现方式,并往往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形象的展示。当然,人文精神本身是异常丰富的。简而言之,就是人何以为人,人何以成为一个真善美的人?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人文关怀,二是科学理性。这两者矛盾统一在人文精神中。前者指的是对生命、自然和文化优秀传统的的尊重和关怀,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对不同观念(只要它具有可以说明的合理性)的宽容,对群体合作生活的真诚态度,即成为“公共知识分子”[5]后者包括: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热情、具有运用逻辑和常识或科学方法进行论证和怀疑的理性能力、自我反思和批判的愿望和能力。在《大学语文》中,人文精神还凸显为“诗意栖居”,它将告诉我们人在与自然、与自我以及与他人的复杂关系中,怎样追求灵魂的充实和精神的幸福。因此,当学生在对自我,对社会的思考产生困惑时,我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这门人文课程,他们可以找到相应的参照尺度和判断依据,进而拓展思维视野,提升精神境界。
      正因为如此,所以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尝试以此作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就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了。并且,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应有的内在人文素质培养功能,国家教育部为此作了许多改进和尝试。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织编写了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按照人文思想的思路,采用专题方式编选文本。虽然由于当时编写者对人文思想理解的局限,该教材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但开创了一种新的范式是影响深远的。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探索,接着于2001年出版了增订本,在维持原有体系和体例上的基础上,对篇目作出一些增减。这本教材为《大学语文》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和新的思路,各个高等院校纷纷探索课程改革的途径,开始了从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向人文思想课的转换。转换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单科类院校纷纷成立人文学院,通过院系调整,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体制上的保证。原来的“汉语教研室”或“大学语文教研室”构成人文学院的结构主体,原来的《大学语文》课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基础课。二是对《大学语文》课从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认定《大学语文》不仅仅是对中学语文的补课和深化,更不是政治课的附庸,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故有的把《大学语文》改名为“人文读本”或“人文基础”,如以华东师范大学的夏中义教授为代表编写的系列“人文读本”;也有仍沿用《大学语文》名称的,但在编写体例上,在选文标准上依照人文思想体系作总体构架,也显示出鲜明的开放性、多元化思维特点,将人文理论的“浅化”与“深化”相结合,如以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为主编的《高等语文》。这样的《大学语文》,愈加灵活的发挥了其本身的人文教育作用。一方面,它具有对中小学已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激活”的功能,立足点是传统的“语文”,即语言和文学,同时也建构出简单的文学史架构,另一方面,课本不仅仅停留在“语文”的基础层面,它的容量大大超出课堂教学所需,课本深度应超出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它带给学生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一条河”,一条流动的“人文之河”,把课本定位于课堂教学用书和课外终生自学用书之间。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应把原来主要讲述的作家介绍、背景分析、主体阐释、艺术欣赏、字词句解释,变为学生自学的内容,教师主讲的内容则是以专题形式系统阐释人文思想。这样,就赋予了《大学语文》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多重功能:一是切实能够帮助学生梳理中小学所学的文学知识,并从宏观上了解中国文学的基本架构,在激活既有知识的同时,获得新的知识点并将新老知识系统化;二是传布中华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三、由此而辐射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批判能力,在洞察历史的基础上,敏锐的把握现实,关注社会和自然。
      当前,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如何更好的让人文精神切实走进学生,已经成为大学语文教学关注的中心话题,已经有不少高等院校为之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尝试。应该说,这种尝试和改革,将会使人文精神更加灵活有效的融进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并且,也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赋予人文精神以新的时代特色和含义。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