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大学精神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作者:田跃国&nbsp;尚道文</td><br/> </TR><br/>  来源:   时间:2006-12-20  点击: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不断增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难免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大学必须加强对大学精神的培育,要把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要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要充分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的主体作用,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挥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作用。
    一、大学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精神源于一所大学发展历程中的先进文化积淀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结合。在实践上,它是人员素质和先进制度的高度统一。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它与学校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是学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以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引导学校走向,塑造学校品格的立校之本。大学的权威来自于它能以先进的文化和高尚的精神品质塑造人的心灵。学校的精神品格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种熏陶的结果会在师生的价值观、精神状态、行为方式中反映出来。学生的精神、信念是自我运动的本源,学生在大学接受精神熏陶所形成的精神动力,不仅会对他的学习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他的生活和将来从事的职业乃至事业产生影响。
    大学精神在学校创建的过程中依托传统文化而产生,在学校一代代教师与一批批毕业生之间的教育活动和学校的建设活动中延续、发展,并通过学校的建筑、雕塑以及模范人物得到物化、强化。因此,大学精神往往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隐性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另一种是显性的校园舆论、校园环境、校园风貌所体现出的大学精神。作为一个由师生员工、校园景观等众多独立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大学精神在与学校师生员工及外界社会进行信息、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常常强烈地表现出调节约束、集体意识功能和教育导向功能。
    (一)大学精神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大学精神是学校的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学生在特定的大学精神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大学精神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隐性课程”;德国教育学家贝尔提出的“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实际上强调的都是大学精神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功能。
    (二)大学精神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当代大学生都受过正规的基础教育,是经过国家考试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他们希望自己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个人的价值。这种需求与大学精神的群体意识相碰撞,便使大学精神表现出对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规范的非正式约束功能,成为约定俗成的评定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标准。大学精神积极、健康,就能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不断调节、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与学校要求相适应的道德意识、是非观念。
    (三)大学精神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由于社会经历和经验的制约,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与判断上往往受到社会局部的、眼前的或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认知上发生偏差。而大学精神可以通过文化的“集体意识”将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目标,将大学的主要任务内化为老师的教育、科研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将大学的办学导向升华为教师的发展导向、学生的成才导向,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自己在大学精神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使学生在情感中生发出对大学和大学精神的认同感、归宿感。
    二、加强大学精神建设的方式和方法
    精神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但精神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依托大学精神的客观表现形式,将规章制度建设、实物制作、礼仪习俗养成、语言符号表现等方式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发展沿革及学科特色相结合,就能对加强大学精神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秉承办学理念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学校与学生、与社会的和谐。这里所说的规章制度,主要是指学校师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工作流程。任何大学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个体特色的组织实体。通过明确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凸现大学的特色文化,有利于学校将校史校情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统一,增强学生对大学管理、教育方式的认同感和校园生活的自豪感,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和谐;也有利于学校通过毕业生日后的精神反哺(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促进大学精神的可持续发展)和物质反哺(校友直接捐献物资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和谐。
    (二)结合办学特色树立典型人物,为学生提供成长动力。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够通过差异性的成长满足社会需要的主要途径。通过建立雕塑、制作文化走廊、营建园林景观等多种形式凸现和强化学校特色,同时辅以对社会影响力大、典型性强、贡献突出的校友的大力宣传,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荣耀,就能在认同大学精神的过程中获得无穷的力量。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结合国梁(“五·四”奖章获得者)、欧阳自远(“嫦娥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李勇峰(征服七大洲第一高峰的登山英雄)等优秀校友的学习、工作历程中加强艰苦奋斗大学精神教育,有效强化了学生自觉学习、积极进取、志存高远、克己奉公的信念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信心。在这种观念和信念的影响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仅2003、2004届本科毕业生中就有506人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就业,解决了很多单纯的物质激励和理论讲解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结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锻炼学生品格。如殷鸿福院士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期间,亲自带领学生到青藏高原开展1:25万地质填图,在连续20多天的时间里风餐露宿,面部干裂、口腔溃疡仍然不肯休息,使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在亲身体验中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要责任。鲜活的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反复体会做人的道理,使大学的办学风格自然内化为学生品格,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差异化优质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三、大学精神建设创新的几个重要方面及其现实意义
    大学精神建设热潮兴起的意义,不仅为大学提供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为大学实现教育目标提供了新视角。大学精神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其出发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人文教育和精神建设。大学精神的这种作用是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从这个高度来认识,我们便不能把大学精神只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娱乐目的的狭隘认识,尽管它有管理、思想教育和娱乐功能,但这些功能充其量只是低层次的。参与大学精神建设活动可促使大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大学精神能赋予大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和精神自觉。由于长期置身于大学精神形成的浓郁的精神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学生能不自觉地形成一种与这种大学精神的精神相匹配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格。
    大学精神是目的、是灵魂、是高层次的,应是大学精神创新建设的主攻方向。我们应在大学建设中突出大学精神文化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一)大学精神的建设创新,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精神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界到高校主要领导都真正地予以重视,从而将它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并且,要求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服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努力扮好自身的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搞好各种建设与活动,共同营造和培育大学精神。
    (二)大学精神的建设要创新,必须在人文精神方面做足文章。大学精神中主要浸润着人文精神,它一方面包含着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如浓郁的学术氛围、团结民主的作风、生动活泼的校园风貌等都是无形的课程,时刻熏陶、感染着身处其中的大学人;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教育装备、个性化的建筑设施、人性化的校园环境都是大学精神不可分割的部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楼一阁都应融入精神文化的内涵,盈显人文情怀,始终让人感受到真、善、美的和谐、高雅和惬意。
    总之,创新大学精神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系统性工程。在实践中,要妥善处理好多元文化交汇的碰撞和冲击,正确面对网络文化的巨大影响,不断加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同步、匹配建设。可从大学办学理念的创新、教育观念的创新、课堂教学的创新、校园绿化、亮化、美化建设的创新等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入手,最终归结到现代大学精神的核心理念上来,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就是要关注每一位跋涉在大学校园羊肠小径上的学子,让他们在一种“精神成人”的语境中坚守着自己的校园文化空间,让所有的校园风景都在这个“软件文化”中聚沙合璧,真正成为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