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永强&nbsp;邓奕兵</td><br/> </TR><br/>  来源:   时间:2006-12-28  点击:
    一、高校贫困生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普通高校学生上学必须承担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因交费上学而加重生活困难的贫困生问题逐渐凸显出来。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加上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工人下岗、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明显。这一系列因素导致经济困难学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新华社2004年8月5日的报道,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比例为8%。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对4省区20所高校的调查,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
    而对于高校贫困生的概念,至今仍无明确的标准和定义,因为由于各地情况不同,从而导致划分贫困生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大部分高校将特困生的标准界定在家庭人均月生活费不足120至180元。笔者认为,贫困生概念是指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及相关生活费用,或支付教育及其相关费用很困难的学生。
    贫困生在校园内呈现出分化的现象:一部分贫困生自强、自立,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出了贫困;一部分高校贫困生不能正确地面对生活的艰辛,不能正确理解生活中贫富差距现象的存在,他们或者无视学校纪律和基本的做人准则,幻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或者放弃对生活的信念,深深陷入强烈的自卑情绪中等等,成为高校中的“三困生”----生活贫困、精神贫困、学习困难的学生。“三困生”形成了一个闭合的恶性循环,经济贫困导致精神贫困,精神贫困又导致学习困难,从而最终又导致经济贫困。
    贫困生身处贫困环境,比起富裕家庭的学生而言,过早的承受了生活的磨砺,绝大多数都懂得自立自强,许多贫困生从高中开始就很少用父母的钱,有些贫困生相当节约,他们或靠勤工助学或靠做兼职以支付各种费用;同时,大多数贫困生都懂得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相对来说他们在学习上更用心更刻苦。在吉首大学举行的一次贫困生座谈会上,他们一致认为,贫困生较之别人更懂得关心别人,孝敬父母,更加安心脚踏实地做事。当然,除了这些优点,贫困生身上也往往表现出自卑、焦虑、性格孤僻以及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压力过大等劣势,许多贫困生因为捉襟见肘的贫困生活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也正是因为经济上的贫困,从而出现了精神上乃至学习上的困难。
     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需要每一位高校教育者,特别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反思以往对贫困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工作已得到了相当重视,许多高校努力帮助贫困生摆脱困境,完成学业。但长期以来,高校往往将解决贫困生的物质生活负担作为助困工作的重点来抓,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够健全,针对贫困生群体的思政工作人员更是缺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政治工作队伍不够健全,没有按照国家和教育部的要求,配齐队伍。另外,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也存在良莠不齐,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二是相对重视对贫困生经济方面的帮助,相对弱化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许多高校在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普遍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使贫困生的生活暂时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与多元化资助体系相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却不多。如与贷款有关的诚信教育;与勤工助学有关的责任心教育、吃苦耐劳教育;如与奖学金有关的诚实教育等等。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惯性思维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一般人(包括高校教师)都会认为,贫困生应该比其他学生更能理解生活的艰辛,思想也应该成熟一些。对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过高估计,导致了一些高校学生工作教师把对贫困生工作的重点完全放到了生活上,忽视了他们身上正在暴露出来的思想问题和道德缺陷。
    三是对城市生源贫困生关心不够。以往高校贫困生主要来自农村,尤其是父母双亡、父母一方或双方残疾而无工作能力的家庭。现在,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部分城市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家庭收入下降,生活困难。这些高校贫困生的新成员,往往因为自卑或自尊心的作用,不主动申请特困补助,另外,城市贫困生的特点较农村贫困生也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对这部分贫困生关注和研究都还很不够,不少学校对他们还是缺少一定的关心和指导。
    四是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不够畅通。“两课”教育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形势政策教育、其他课程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媒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都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贫困生缺乏针对性,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比如,贫困生相对普通学生来说,学习和生活压力更大,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高于普通学生。各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缺乏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从而导致贫困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并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三、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从贫困环境中走出来的大学生,背负着社会、学校、甚至家庭几代人的希望,因此做好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对高校贫困生除了做好资助工作以外,还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贫困生工作战略规划,加强贫困生工作的理论研究。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工作的艰巨性、变异性、长期性认识不够,尚未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所以各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从机制上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重要性,深入贫困生群体及贫困生工作的各相关部门调研,充分了解贫困生的需求、社会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巨大潜力,加强贫困生问题的研究,制定一系列帮扶贫困生的工作机制,最终形成对解决贫困生问题有较强针对性的战略规划。
    二是切实加强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各高校都要按照中发[2004]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里的相关精神,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所以各高校要尽可能地配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并使队伍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的结构更为合理。此外,各高校要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经费方面给予保障,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使他们切实成为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是努力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平等、公正的外部环境。学校在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注和爱护的同时,应对非贫困生进行爱心教育,使贫困生和其他同学之间形成团结融洽的关系,当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困难或者因学习、生活上的困境而变的悲观消沉,自我封闭时,我们应该以真诚的态度深入他们当中去了解他们,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是平等的、身边的老师对他们是友爱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贫困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才能激发他们积极向进的心理。
    四是完善各种助困制度,多种形式对贫困生给予资助。各高校为了使贫困生放心上学、安心读书、充满信心地完成学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助困配套措施,形成贷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奖学金等制度,为贫困生解决了部分后顾之忧。但忽视了贫困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结果贫困生不仅仅在经济方面遇到了困难,而且出现了学习难、交往难、求职难等诸多问题。所以我们在贫困生工作中,还要尽可能地提高贫困生自身的能力,并且建立一系列帮扶贫困生提高能力的制度,这样,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加上完善的制度配合,高校的助困工作就有效地发挥了作用。吉首大学一直把提高贫困生能力作为贫困生工作的重点来抓,鼓励贫困生自主创新创业,全力支持贫困生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贫困生各方面的能力,真正做到变“输血”为“造血”。如正在开展的福特基金资助项目“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就是这方面的先行者和有益探索。
    五是帮助高校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教育贫困生认识、理解贫困:贫困是现实,但不可怕,可怕的是因贫困而失去理想和信念。一个人无法选择他(她)的出生,但可以通过现在的努力改变将来的命运,如果因为贫困而放弃现在的努力,那么你就没有将来。其次教育贫困学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贫困,把贫困看作是命运的挑战和磨砺,自强自信,把贫困化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另外应教育城市贫困学生正确理解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父母下岗而造成的生活贫困。经济结构的调整的确给部分家庭带来了困难,但也应看到它给国家带来了前途,特别是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工作中我们要针对贫困生的特点,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种鼓励的眼神,一次面对面的谈心,也许就能让贫困生内心感动,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奋发上进。
    六是完善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除了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之外,我们要深入贫困生群体,想贫困生之所想,急贫困生之所急,建立为贫困生服务的有效机制,有针对性为贫困生提供帮助和服务。如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可以考虑为贫困生建立思想状况档案,随时掌握贫困生的信息,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定期对他们进行摸底,掌握第一手的动态资料。建立档案的同时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从长远的角度,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辅导,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把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实行一帮一或多一帮多的机制,让贫困生真正感受到学校给予他们的关心和温暖,而不是一时的短暂的经济资助。在福特基金资助的“提高高校贫困生个人能力”项目中,就特别注重这一点,参与项目的广西师大、云南师大等高校专门建立贫困生档案,从而为制定贫困生工作战略规划和各种措施提供了第一手的支撑材料。其次,各高校要定期开展贫困生调研,及时了解贫困生的思想状况。以往我们只注重对贫困大学生一时的资助,而忽略了长期的关怀和教育。再次,我们应该利用高校的校报、电视台、广播电台、校园网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来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对高校资助贫困生政策的宣传力度,在招生宣传中,高校应该将收费标准及国家有关的政策详细介绍,并及时宣传高校在解决贫困学生的措施,让他们从一踏进校园起就明确自己的目标,给他们上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
    总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涉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社会的支持、家庭承担的责任以及大学生本身付出的努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尽已所能帮助高校贫困生在高校的优良环境中成长,使每一位贫困生不单学有所成,更是一位思想健康、品德高尚的人。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