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

作者:潘清洪  来源:   时间:2006-12-28  点击: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之所以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之所以不被少数大学生所接受、所认同,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教育者本身,即由于教育者自身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客观规律认识不够,育人观念落后和僵化,从而才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一些偏差和失误。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对“以人为本”的思想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忽视了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同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深刻影响,忽略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积极作用,没有理解和把握好“以人为本”思想的精神实质。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要特别注重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
    一、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通常的理解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把人当作主体;把人理解为根本;把人作为目的”;二是“人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之本;人是价值论意义上之本;人是终极追求意义上之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其实质与核心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既是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在教育事业中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一)“以人为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学生是立校之根本。“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以防范、限制为主,转化为引导、发展为主。换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渗透性”和“平实性”,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即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各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要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教育要求;要充分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发展性和自主性。要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管理与自主教育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相结合。
    (二)“以人为本”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定位
    在以往的观念和实践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这种片面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在实践中容易导致主体脱离客体,理论脱离实践,以至于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从教师履行教学职能的角度看,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完成教育任务,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学生接受、理解知识的角度看,学生是学会掌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的主体,教师是客体;从学生个体认识问题的能力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差异角度看,学生之间又可以互为主、客体,因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品格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以人为本”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民族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和谐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深刻价值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对人才培养的根本性上,其落脚点体现在统帅学生行为的“德”字上。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989年前后,邓小平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时又指出:“我们最近10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二、环境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所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也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差异和不同的重要因素。人的知识、习惯、品德、人生观、世界观等高级人格心理的形成,均与环境有关。常言所说的“环境造就人”就是这个道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齐抓共管。在格局上应建立家庭、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彼此配合、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目标统一的综合教育体系,以形成三者之间最大的、方向一致的有效合力。
    (一)家庭环境育人
    家庭是青年人成长的“摇篮”,也是青年人成才的“加油站”。也就是说,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环境。这主要是由大学生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依赖性所决定的。经济是大学生成长的物质基础,情感上的依赖是他们成长的精神依托。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特征。由于家长与子女直接、经常、亲密的接触,家长和子女间之间的了解更为细致和深刻,所以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的特征。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家长的榜样作用得以实现。这种榜样作用的力度、深度远胜于其它环境的作用,家庭环境教育的价值由此显现。
    家庭环境育人的关键在于育人的水平和质量。在大学生家庭中,父母往往会把较多的希望、时间、精力等投放在孩子身上。因此,家长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同时改变自己的角色,从哺育者、培养者、教育者转变为子女所信任的伙伴和引导者,注意和子女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沟通和交流,以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要关注孩子的真正需要,要尊重他(她)们的理性选择,对子女要真正做到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疏导而不压制,严有度、爱得法,努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信的优秀品质,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健全人格。此外,作为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出父母对子女的榜样作用。
    (二)社会环境育人
    社会环境的概念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区别于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其它社会环境。狭义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是指来自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三个方面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同时也具有双重性。例如,经济观念增强,但拜金主义思想倾向增长;创新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增强,但存在“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苗头;主动参与社会竞争、适应市场需要的意识增强,但诸如助人为乐之类的道德素养弱化。
    政治环境影响下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问题也很突出。一是在政治方向上,部分学生对政治冷淡,对意识形态不关心,对政治理论学习不重视。二是幻想立即实现高度民主,认为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游离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发展之外的东西。三是法制观念淡薄,只要求权利,不承担义务,不负社会责任。
    文化环境是指文化场所、文化产品、文化信息等社会环境。文化的多元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既拓展了大学生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也给处在文化前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元文化造成大学生精神和信仰的危机和分裂;二是多元价值观冲突导致道德失范;三是陷入道德相对主义。
    政府是社会改造的组织主体,理所当然也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改造主体。政府对社会环境的调控和改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首先,政府要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各种制度,减少改革的震荡,努力创造一个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党风和公民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以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来影响和教育当代大学生,“成人集团”尤其是“领导集团”要自觉成为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典范。其次政府要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狠抓落实,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优化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作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发展的整体目标列入社会发展规划,对大众传媒做出立法和管理上的规定,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质量。第三,政府特有的社会调控功能,决定了政府应在整合各环境子系统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方面发挥其独特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校园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是指一切校园文化人在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下,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始终影响着校园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情感表达和信仰生成。校园环境的教育特征是非强制性的,它通过诱导、激发、感染等方式完成对青年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人格的提升和塑造。在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中,青年学生的身心接受熏陶,个人的情操、气质、审美趣味乃至行为举止不断受到影响,并逐渐成为习惯,直至美好的品行被内化。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是对学生一种无形的教育和引导,其作用在现代教育中愈来愈明显。
    高校是广义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同时,高校的良好形象对整体社会环境的改善也能起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高品味和高学术性为目标,广泛组织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要下功夫营造多层次的校园环境,以文化为载体,推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发展;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集体创建活动;以传媒为载体,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环境;以管理为载体,为青年学生营造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管理环境;以物质为载体,创造高雅、别致、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实践育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实践育人就是基于实践的观点而形成的育人理念。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确立了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传播,使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现“知与信”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即在坚信马克思主义倡导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导自身的行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问题,不能只归因到理论,而必须注意另一个视角,即实践的问题。因为实践育人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首先,由于人的社会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所以实践育人符合人的社会化规律。其次,实践育人符合“三贴近”的育人规律,有利于消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的空泛、教条、理论脱离实际等弊端。第三,实践育人符合自我教育的规律。大学生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
要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借助社会实践解决好理论没能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注重实践育人的针对性。第一,要针对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肤浅或未曾解决的模糊认识,通过社会实践,力争解惑。第二,要针对一些学生思想观点和思维方法片面等弱点,通过社会实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要针对一些学生个人成长中身心素质脆弱等问题,通过社会实践给予现实的教育和锻炼。
    实践育人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要使实践育人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重视实践育人规划的制订和有效的组织保障。学校要全面而科学地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因地制宜,制订实践育人的总体规划,并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要把实践育人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第二,要重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作用。教师和管理人员是实践育人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让他们认识到实践育人是一个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从而增强组织实施实践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心。第三,要加强对实践育人工作的指导和总结,引导高质量地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第四,要面向社会,广开渠道,积极探索教育型、服务型、专业型、文化型、组织型、职业准备型等多种实践育人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