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之我见之一:为什么要开展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作者:吴青峰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7-02-22  点击:

教务处高等教育学博士 吴青峰

 

    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指出,审核评估对象为:凡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合格”及以上结论的高校均应参加审核评估。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得“通过”结论的新建本科院校,5年后须参加审核评估。

 

    一、为什么要开展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

 

    评估是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监管的一种手段。“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是评估工作的目的。教育部不定期组织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有多重功效。第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能帮助政府了解各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状况,为政府今后的决策调整做参考;第二,能促进各高校全面自查并反思自身的本科教学工作状况,在专家的指导下持续改进本科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第三,能让社会和家长对高校获得更多知情权,促进各高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期望。

 

    二、为什么要开展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式评估?

 

    教育部往年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有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合格评估针对的对象是新建本科院校,是认证式的,是最低标准。水平评估则是选优评优式的,是等级评判。目前开展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新的评估模式。

 

    教育部往年开展的水平评估取得了很多成效,推动了各高校的自评、自改,促进了高校本科教学的专家互评,指导整改,使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获得了大幅提升,但是,水平评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诟病。

 

    首先,水平评估是“一根尺子量到底”。看似公平,实则是不公平的。因为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的软、硬件条件不同,师资力量不同,学生入学基础和发展潜力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各高校人才的需求不同,国家政府对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的期望不同,各级各类高校承担的人才培养使命不同,因此,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高校实际上是不适切的。

 

    其次,水平评估的方法导致很多高校劳民伤财。水平评估不关注高校本科教学的过程状态数据,只关注专家入校检查的结果。因此,导致很多高校大搞“纸质材料战”。许多高校教授不是花大量时间在改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而是在日夜埋头翻查往年学生的试卷、记分册等,补“√”补“X”,抄写别人的听课记录……亡羊补牢,造假材料,做无用功,浪费时间精力。高级知识分子的劳动价值大打折扣。

 

    为此,教育部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改进。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以及评估工作的便捷高效要求,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提出了新型评估模式——审核式评估。审核评估实际上就是评估各级各类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把办学自主权更多地交给高校,尊重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给学校赋予弹性空间和创新发展自主权,以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三、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要求高校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自画像,要求高校“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这就要求高校重视研究自身人才培养的适切性。

 

    适切即适合、切合、合适的意思。子曰:“过犹不及”,惟有“适中”才是好的。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出了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适切性的问题。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适切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布鲁贝克认为,一所大学如果试图办成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机构,那不是骗人的,就是愚蠢的。实现柏拉图使每个人的特殊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培养以对整个社会有所裨益这一理想的方式是,开设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并促使各种学校都在自己的领域中寻求完善。

 

    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目标、模式、途径、措施、条件、效果等方面是否与入学群体的基础、兴趣与需求相适切;是否与经济社会(包括社区)对该时期人才的需求状况相适切;是否与本校所具备的师资、设备、校内外实习条件等以及本阶段内可能提供或获得的条件相适切。高校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才能更好地培养人,培养更好的人。

 

    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要合理处理个人发展、学科发展、学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树立促进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观。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合理处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与项目活动教育等的关系,突出可选择性与开放性。在人才培养条件上,通过学、研、产、管合作创造条件,通过多主体参与互动融合,为构建学生优良素质搭建有利平台,使高校学生身心自我和谐发展,学生素质与社会需求互动发展。

 

    高校人才培养既要促进社会发展,也要促进个人发展,双方良性互动才是适切。高校人才培养既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也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二者相互融合才是适切。高校培养的人才既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要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二者兼顾才是适切。以上三组关系是由“价值目标”到“实践过程”到“活动结果”的逻辑顺序关系。

 

    社会是发展的变化的,人的需求也是发展的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以后,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适切性将会被打破,出现新的不适切现象。高校人才培养要遵循教育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动态发展,要在“变”与“不变”之间取得动态平衡,对于在哪些方面应该坚持传统保持不变,在哪些方面应该与时俱进引领变化作出正确判断。高校人才培养要在保守中超越,在发展中有所扬弃。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中的结合点在于高深学问,高校需要围绕“高深学问”这个基点,通过人才培养,既促进人的发展,也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如何评价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程度的高低?

 

    评价高校人才培养适切性程度如何,要考量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是否在地方高校所能做到的最大限度内,是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措施等。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要树立新理念,确立新目标,转变新观念,采取新方法,改革新方案,取得新进展,创造新成就。

 

    鄙人认识有限,以上浅见不一定全面、正确,仅在于抛砖引玉,以促使大家深入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讨论,各抒己见,汇聚众智,为我校审核评估工作取得新成就、创造新辉煌而努力。

 

    (责任编辑:见闻  新闻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