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湖南日报 地方高校扶贫“三精准”

作者:白晋湘  来源:湖南日报   时间:2016-10-17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该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强调在扶贫工作当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所谓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就是要求工作过程中,深入了解把握扶贫点的特殊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实现从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向“精准滴灌”方式的转变,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高等院校作为推动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力量,对落实和实现精准扶贫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性高校因其深入了解所在区域的贫困表象和根源,有着深厚的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和自然资源开发经验,并且有着对本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俱来的责任感。这对因地制宜,精准解决贫困地区扶贫问题有着重要价值。

 

  一、科学研究精准——“把贫脉”。省委书记杜家毫指示:“全省上下要持之以恒精准识贫,力求更加细致、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提升。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经得起检验。要点面结合精准帮扶,一户一户地摸情况、一户一户地想办法、一户一户地解决问题,真正将扶贫工作精准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身上,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地方高校不应该一味盲目模仿名牌大学科研模式,而是应该瞄准区域特色资源,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为贫困地区“把脉”。一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利用田野调查、数据分析、地理遥感等技术手段,精确分析致贫原因,确定贫困人口和贫困范围变化,开展扶贫与发展理论研究;二是要加强对区域内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挖掘。地方高校要以挖掘文化中经济元素和商业契机为目的,研究地方人文历史资源,研究寻找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有效途径。以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为重点,坚持创新研发,积极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深入研究区域地方创新创业能力,搜集整理地方创新创业案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地方高校应增强贫困地区创新能力,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型,从而摆脱“梅佐桥诺”陷阱,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二、教育培训精准——“斩贫根”。地方高校应该突破常规,实行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培训,探索贫困地区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地方高校教育扶贫的作用,斩断贫困地区贫困根源。一是要设立区域急需的特色专业,如针对地方实际,设立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茶艺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文化产业专业;二是要提高所在区域内贫困家庭学生的招生比例,拔出贫困家庭的“穷根”。特别是针对区域所需乡村教师、乡村医生、茶艺师等稀缺人才进行免费定向培养。根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大湘西及武陵山区需要补充有研究生学历的执业医师约为2500人才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可见,只有培养出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医疗人才,才能解决人口因病致贫,切断致贫根源的问题;三是要立足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与企业、政府合作,对普通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如对“湘绣”“苗族银饰”“土家族织锦”等与市场结合紧密的文化资源和“保靖黄金茶”“武冈豆腐”等特色产业进行产业工人培训。

 

  三、智力输出精准——“铲贫壤”。地方高校应联合政府,对接企业,促使高校和地方之间的融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铲除贫困土壤。一是要主动对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自行设立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设立资源开发、文化保护、精准扶贫等研究机构和中心,建立精准扶贫的重要智库,为地方党委、政府和企业提供重要决策咨询。如吉首大学设立武陵山发展研究院、湖南文理学院设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怀化学院设立武陵山片区生态农业智能控制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二是要为地方政府制定各类扶贫规划和产业规划。特别是响应省委“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精神,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为地方政府制定各级各类旅游规划,以乡村旅游为产业龙头,促进区域内贫困人口脱贫;三是要深入企业、深入生产一线。要与区域内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提供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特别是挖掘贫困区域内“青山绿水”的优势,推动企业走科技先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双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湖南率先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突围,成为全国示范中心,对全国实现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省委要求,到2017年,实现全省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到2020年,全省596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地方性高校在精准扶贫中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优势,实现扶贫工作“三精准”,对补足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省内地方性高校重要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吉首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原文网址: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6-10/17/content_1148482.htm?div=-1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