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在艰苦中锤炼品质 在实践中求得真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深刻启示

作者:李希聪  来源:校报   时间:2019-03-13  点击: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的采访实录,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策划出版。该书在出版说明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他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阶层都干过。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他都待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他都当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这些重要岗位的历练,这些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对他担当重任、继往开来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

 

  捧读《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感觉沉甸甸的,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实的饱满,更有思想的深度。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一代伟人的成长经历,在那些当年曾与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的生动讲述中,得以清晰的再现。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核心,与他的生活和成长历程息息相关。在艰苦中锤炼品质,升华人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收获思想,这就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一、在艰苦中锤炼品质,升华人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当时,北京青年杨华、李秉衡等人提出到边疆去垦荒获得组织批准与鼓励,继而引发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垦荒的热潮。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和毛主席的重要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新中国历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此大规模展开。

 

  知青生活是异常艰苦的,艰苦得超乎我们的想象,有一种“伤痕文学”,表达的就是那个年代的痛苦经历。据当年与习近平总书记一起到梁家河大队插队的知青王燕生回忆,刚到梁家河的时候,觉得那里太艰苦,太原始,很不习惯,很不适应,但“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回顾那段经历,习近平说自己经过了“五关”。第一个关是跳蚤关。跳蚤多得不得了,皮肤被跳蚤一咬就是成片的红包,红包又变成水泡,烂掉后简直“痛不欲生”;第二个关是饮食关。吃的都是粗粮,酸菜成为最好的美味佳肴。几个月不吃肉,见到肉以后,恨不得吃生的。第三个关就是生活关。开始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什么也不会做,只得一样一样地学,学缝衣服、缝被子等,慢慢地,生活上的事情都会自己料理。第四关就是劳动关。劳动,刚去的时候上了山就气喘吁吁,只能拿六分工分,然后也是一样一样地学。慢慢就掌握了一些劳动技能,体力也上去了,能拿到十分的工分,相当于一个最壮的劳动力。第五关是思想关。北京和梁家河,简直就是两重天,刚到梁家河,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窑洞在半山上,像山顶洞人的感觉。但是习近平在短暂的迷茫之后,渐渐沉淀下来。他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哀叹命运的不公,而是接受现实,改造自我,升华自我,劳动,读书,思考,把苦难的日子过得丰富而充实。人,置身于艰难困苦之中,不是被艰难困苦战胜,成为生活的可怜虫,就是征服艰难困苦,成为生活的强者。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无疑是非常艰苦的。但艰苦的岁月只能使弱者沉沦,却能使强者的意志和品质等到得到更好的锤炼,从而变得更加强大。当年在陕北插队的知青孔丹在接受采访时说:“习近平在梁家河待了7年,他年龄比我小6岁,但比我在农村待的时间长得多。而且不仅在那里入了党,还当上了大队支书。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他在陕北7年中肯定深深体味了最苦、最难的生活,并在苦难中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升华。”苦难,成为习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二、在实践中求得真知,收获思想在梁家河的七年间,习近平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主动降低身段,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与劳动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和深厚的感情。用梁家河村民张卫庞的话说就是:“再糙的饭近平也吃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首先采访的是习近平的中学同学雷榕生和雷平生,他们当年是和习近平一起去陕北插队的。雷平生讲了这样一个细节。刚到梁家河插队不久,村里一位老人过世了,习近平知道后,走进窑洞,面向炕上老人的遗体深深地鞠了几躬,这令同去的知青和当地老百姓十分感动。由此可见,习近平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在梁家河的7年间,特别是被推选为村支书后,习近平为当地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好事。为了解决陕北农村老大难的燃料问题,习近平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想到搞沼气。他到四川去学习沼气技术,回来后亲自试验,终于建成了村里也是当时陕西省的第一口沼气池;为了方便老百姓购买日用品,习近平当选支书以后,给村里办了个代销店,农民买日用品,就不用等到赶集的时候请假跑到离生产队很远的供销社去买了;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习近平为村里打了一口深水井,打井的时候,他亲自下到井里,站在冰凉的水里面挖泥土和石头……在接受采访的知青们并未远去的记忆中,习近平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多得不胜枚举。同一时期在陕西省延川县段家疙塔大队插队的陶海粟说,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对于习近平来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什么被灌输的教导,而是早在陕北的 7年里,在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扎着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度的时艰中,就油然而生的、注入血液中的信念。

 

  实践出真知,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与底层人民群众朝夕相处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深切体会到了人民群众的艰辛。从此,不管他在从政的道路上走得多远,不管他当了多大的官,他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装着中国大地上的劳苦大众。他说:“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尊重基层群众实践,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务必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群众诉求,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2014年12月2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都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求得真知,收获思想。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是习近平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习近平后来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思想可以看出,他的光辉思想的形成,与那七年知青生活密切相关。或者说,七年知青岁月,就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他的思想的根须,牢牢地扎在黄土地深处!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