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新学期 新课程 新标准

作者:教务处 庹清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9-10-09  点击:

  今年4月,教育部牵头、众多机构协办的中国慕课大会在北京胜利举行,大会以“识变、应变、求变”为主题,就中国慕课的更快建设、更好使用、更有效学习、更有序管理,共同发表了《中国慕课行动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该宣言指出,六年前,在教育部大力推动下,中国高等教育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慕课建设开始起步。2018年,教育部认定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慕课。2019年,教育部认定推出第二批801门国家精品慕课。六年来,中国慕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12500门慕课上线,超过2亿人次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慕课,65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影响乃至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然而,高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育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运用不充分、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评价不完善、育人功能淡化等突出问题,学生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厌学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课程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薄弱环节,是最困难的。最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指出:高等教育“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要坚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校要不断强化使命意识、时代意识,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变化的挑战,实现自身创新发展,与时代变革融合前行;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以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的新型教育形态,抢占未来高等教育质量竞争制高点;要把慕课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不断总结经验、凝聚力量、改革创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要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重塑教学形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构建“互联网+教育”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要加快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落地生效。

 

  课程改革重在行动、贵在坚持。要统筹规划、科学设计,着力打造慕课建设新生态。要按照“学校推动、学院主动、教师主体”,大力推进学校“立人金课”建设工程。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课程信息化改革与建设的政策、资源和保障力度;学院要站在提升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积极培育慕课建设新动能;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在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中的主体责任,调动师生教与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标准,淘汰“水课”,打造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金课的“高阶性”, 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金课的“创新性”,要求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金课的“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对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学习都有较高要求。要全面梳理教学内容,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立项建设一批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类“金课”。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考核为主向结果与过程考核相结合转变,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生讲生评、以练代讲、案例点评、研讨辩论、项目探究、边讲边练、教师导演学生串演、平行互动、边做边评、生问生答等多样化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要以学习效果为目的,重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要将课程思政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首要指标,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强化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要从“教与学、教学效果与课程文化”四个维度,重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将课程信息化改革成效,纳入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和晋升条件。要把“金课”建设作为课程教学质量考核的核心要素,把“金课”建设要求落实到具体观测点上,形成可量化、可检测、可评价的“硬杠杠”和“硬指标”,把“金课”作为一流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纳入“双万计划”专业建设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年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完成情况与学院年终绩效挂钩。

 

  (责任编辑:苏卫平 投稿邮箱:jsunews@163.com)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