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青春播撒武陵山 教育点亮振兴路 ——吉首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作者:唐业喜 黎罡  来源:   时间:2025-03-29  点击:

本网讯(唐业喜 黎罡) 在湘西的群山深处,琅琅书声与乡村振兴的号角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乐章。近年来,吉首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振兴工作队为驱动,以研究生支教团队为纽带,选派优秀学子深入武陵山片区,为偏远乡村注入教育活力。自2022年起,该校已连续3年选派13名研究生扎根永顺县润雅乡、吉首市河溪镇等地,他们采取“接力”的支教方式,用知识与爱心点亮乡村孩子的未来,书写了教育帮扶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吉大答卷”。

协同联动播希望:构建教育帮扶新格局

吉首大学研究生支教工作是湖南省教育厅示范性工程项目,项目由校领导亲自挂帅统筹,构建起“领导重视、政策保障、资源倾斜”的全方位支持体系。“支教工作要立足乡村实际,将教育帮扶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让青春在基层绽放光彩。”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润雅乡调研,与当地政府共商教育帮扶方案。学校为支教研究生提供专项奖学金、生活补助和物资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例如按每月18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并为表现优秀者优先评奖评优。此外,学校定期组织慰问活动,校领导亲自为支教团授旗壮行,彰显了该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使命担当。


27083

图为支教团出征仪式合影


教学相长结硕果:青春之花绚丽绽放

支教,于他们而言,是奉献,更是成长。吉首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基层实践中锤炼了本领,收获了累累硕果。体育科学学院文勇宇设计“趣味体育课”,通过篮球、足球等团队项目激发学生自信;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婷将思政教育与心理疏导结合,帮助留守儿童打开心扉。2022年,龙舒丽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荣获吉首市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改革成果“优秀辅导老师奖”;2023年,龙许玉获评永顺县小学英语“教学能手”,其所在学校润雅乡九年制学校获评“质量检测优胜单位”;2024年,马巧指导学生获评第十五届吉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自制漏斗巧运乒乓球趣味比赛第三名;2025年,谭翔在吉首市教师校园阅读素养大赛中斩获三等奖。支教团成员创新教学模式,将大学课堂的先进理念带入乡村。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支教团的专业素养,更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正如龙许玉在支教日志中写道:“我正在做一件人生最有意义的事,这里的每个孩子背后的故事都让我更坚定教育的力量。”


25FE5

图为支教团在润雅乡九年制学校合影


爱心浇灌育新苗:点亮乡村学子梦想

在支教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成为乡村振兴中最动人的篇章。廖佳佳深入了解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情况,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制定与之适应的学习计划和要求,并随着学生的发展不断改进,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业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徐晓臻课上通过组织小游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欢笑中进步。课间,她与学生们分享饭菜,一起玩耍打球,学生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她过生日时,学生们悄悄送来手绘野花和卡片,卡片上写着:“老师我们爱您!”学生这些简单举动让她倍感温暖。谭翔通过家访,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困境,记录下“父亲残疾、母亲患病”的真实案例,并设计《逆境中的成长》情感教育讲座课,用共情唤醒学生的内生动力。龙许玉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孩子们的纯真与坚韧,让我重新理解了教育的意义。”这些故事不仅温暖了学生的心灵,也诠释了教育“润物无声”的真谛。


1446F0

图为支教成员廖佳佳在上英语课


多维赋能促振兴:教育星火燎原乡村

吉首大学支教团紧密联系该校乡村振兴工作队,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将教育帮扶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润雅乡,支教成员邓戈涛带领学生挖掘土家族农耕文化,将毕业论文的田野点设在此处,在多物种民族志的视域下进行莓茶研究,旨在推动乡土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发展;师范学院袁明婷设计“数学与茶园”实践课,用几何知识测算莓茶种植面积,用数学知识解答莓茶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助力产业研学项目。同时,在吉首大学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推动下,该校支教团还协助开展了“永顺莓茶推广节”活动,并助力工作队帮扶村莓茶等农产品入驻网络电商平台,进而通过网络直播带货拓展销路,形成“以教促产、以产哺教”的良性循环。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桂克印表示:“支教团不仅送来了优质教育,更通过校地合作搭建了产业振兴的桥梁,这种‘智志双扶’的模式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从课堂到田野,从知识传授到文化传承,吉首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教育为支点,撬动了乡村振兴的深层变革。“支教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要为乡村振兴培育‘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未来,该校将继续深化“支教+”模式,推动更多研究生投身乡村振兴一线,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武陵山片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终审:党委宣传部)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