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有这么一支男子篮球队,他们中有从前让老师头疼到现在守纪律有目标的篮球队长、有在迷茫中找到方向最终获得国家奖学金的退伍老兵、也有互帮互助争先奉献打扫校园的队员们,这是学院体育育人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篮球,男篮队成员不断成长,拥有强健体魄、积极心态、稳定关系的同时,更加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逐渐变得更自信、更优秀。当然,在这些成长的背后,离不开身兼院辅导员的任教练细水长流般润物无声的育人举措。他以春风化雨般的育人智慧,让队员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汗水中收获成长的金色果实。

图为任教练和资环学院男篮队员合影
迷途淬火,众志扬帆
多杰太是现任篮球队队长,如果你有机会见到带训时的他,你一定会被那个一丝不苟、有责任心的他打动。为了模拟现场三步上篮对抗时的真实场景,他忽视肉体相撞的疼痛,一次又一次地充当篮下挡球的敌方,只为让队友面对篮球场上相同状况时产生条件反射,有更好的表现。
很难想象到,他曾是沉溺享乐的“问题学生”。在他刚刚踏入大学校园时,由于初次获得如此大的自由,他开始纵容自己的欲望,享受变成了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学习被放在选择的最末位。渐渐,学校的批评教育也便成了家常便饭。他的改变来自于一次打架事件,家人的失望、老师的调解唤醒了他深深的愧疚:“我要变好!”于是,他开始在学习上变得积极,自然而然的这份积极也体现在篮球训练上。任教练敏锐察觉到他的转变,半开玩笑地提议:“要不要试试当队长?”他说:“行!”刚开始队员都不服他,但他心中好强不服输,一个月后便和所有队员混成了兄弟;有了要当标杆的心,一年便把自己变成了能吃苦、有担当的队长,不再让家人、老师担心。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他顺利在大三那年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并拿下国家励志奖学金。他还立志要考研,不止因为任教练的要求,而是想更多地增加人生的“厚度”,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成长对多杰太来说是一次历练,而篮球队的训练是他的试金石,让他找到了自己,活成了自己!
退伍兵蒋赞的故事同样充满力量。初入校园时,年龄与阅历的差异让他形单影只,同时充满了对未来大学四年生活深深的迷茫。幸好,他遇到了资环学院男篮队。他一开始十分腼腆、不能很好地融入,但战友般的兄弟情融化了他的拘谨,他也慢慢接受了自己的独特。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他不断打磨自己,也逐渐和队友打好配合,奋力赢下每一场比赛。他说:“我收获了一群真挚的好兄弟,我不再孤单!”与此同时,凭借当兵时的毅力和在男篮养成的不服输心态,他在学习上更是不甘落后,书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深夜亮着的灯、实验室里思考的身影,都在诉说着他的付出。终于,他的当兵经历成为了他的基石,篮球和学习上的优异成为了他的勋章,让他成为他们生物(师范)专业为数不多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篮球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一项热爱,更是一颗心与几十颗心的联结,因为这份联结,他的步伐走得越来越稳健,也助力他站上了更大的舞台!

图为男篮队在矮寨大龙洞瀑布前合影
资环学院男篮队的团队凝聚力是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拼起来的。发现学院教学楼缺乏维护,男篮队便自发组织教学楼的清扫工作。镰刀与扫帚齐舞,汗水共笑声飞扬,男篮队将教学楼清扫得焕然一新。劳动过程中,队员们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无人抱怨。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学院、为校园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我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队员们的调侃里透着自豪。也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合作,队员们之间的了解逐渐加深,心也连得更紧了......
严训强体,勤学砺心
任老师刚来资环学院时,了解到他所接手的队伍是旁人眼中纪律涣散、成绩垫底的代名词。“无规矩不成方圆”,于是,他给男篮队立下规矩:第一次犯错黄牌警告、第二次红牌警告、第三次再犯便直接勒令退队。任教练说到这个,想起曾经一个队员未参加训练,被其他队员举报,最终他因多次打游戏耽误训练被强制退队。知错就改、拒绝包庇,是任教练教给男篮队的第一课。
体育训练可以帮助人战胜内心的不可能,任教练坚信这一点。初进球队,任教练总会比球队队员早到半小时,他笑着说:“我可以早到半小时,他们为什么不可以?”他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何为自律。每个队员有着不同的优劣势,任教练便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当时一位队员体重超重,任教练二话不说便给他安排高强度体能训练,从开始的监督他完成,到每天的进步让他看到瘦下来的希望,于是这位队员从他律到自律,成功从230斤减重至190斤。在不可能中一点点看到希望,这也是体育的魅力之一!

图为男篮队为考研队员送考合影
在任教练这里,篮球训练与文化学习同等重要,甚至文化学习更为重要。他要求全员以考研为目标,上课必坐第一排。任教练还特地在队内设立“文化成绩优秀奖”鼓励学习进步大的队员,并请之前成功上岸中国地质大学、湘潭大学的两位前队员进行考研答疑分享,为男篮队员考研指明方向。时间会把努力之人雕刻成应有的样子,而男篮队员以自身作则鼓励后来之人,这更是一种无形的传承和教育。最终,任教练带出的男篮队员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阳光乐观、积极向上,学业上也是大放异彩、自立自强!
球场砺志,青春著章
资环学院男篮队的故事,是一曲关于蜕变与成长的青春赞歌。从散漫到自律,从迷茫到坚定,从个体到集体,篮球场上跃动的不仅是汗水与激情,更承载着教育最本真的力量——以体育人,以文化心。如今的男篮队,早已不是单纯追求胜负的竞技团体,而成为了一方育人的沃土。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体育育人”的真理:篮球场上,队员们咬牙突破体能极限;教室里,他们争坐前排、笔耕不辍;校园中,他们俯身清扫、共建美好。篮球队教会他们的不只是技巧,更是如何在挫折中挺直脊梁、在合作中实现共赢。而任教练的育人智慧,恰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以身作则的坚持、因材施教的策略、严慈相济的管理,让每一个队员在规则中学会自律,在关爱中找到归属。从强制退队的“红黄牌制度”到设立“文化成绩优秀奖”,他用行动证明:体育与学业从来不是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双翼。

图为男篮队与怀化学院男篮队合影
未来,资环学院男篮队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将继续以篮球为纽带,在奔跑中传递信念,在碰撞中磨砺意志,在胜利中沉淀谦逊,在失败中积蓄力量。而任教练的育人理念,也将如星火燎原,激励更多学子在运动中寻找人生答案。正如那篮球场上一个个耀眼的身影所昭示的:青春奋斗之光将照亮更遥远的征程;体育育人之故事也将唱响更美妙的赞歌!
(一审:戚攀攀 二审:苏卫平 三审:李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