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奔腾者的跨越

作者:苏卫平  来源:   时间:2006-10-23  点击:
    校友简介:邓胡林,1964年出生于湘西泸溪县兴隆场。1985年毕业于吉首大学化学系,1998年就读于吉首大学成人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并获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2001年7月自主创业,建立泸溪县林峰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在不到五年时间,上交地方财政税收500多万元,安置近百名下岗职工,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产业多元化的时代,传统行业已进入微利时期,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行业竞争也十分激烈。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办了小有名气的私营企业——泸溪县林峰冶化厂,现改名为泸溪县林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硅锰、钒铁等产品。从2001年下海至今,由于狠抓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该厂生产一年一个台阶,产值从2002年的256万元,到2003年的806万元,到2004年的2300万元,利润从2002年的亏损,到2004年盈利223万元,2004年该厂纳税200多万元,排在泸溪县私营企业纳税前三名之列。该公司还安排下岗工人近百人,为泸溪县的地方财政和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经营效益好,负债率低,讲信用,该厂连续3年被湖南农行评为信用等级AA企业。如果说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载体,而企业家则是企业的灵魂。泸溪县林峰有限公司的灵魂就是毕业于吉首大学生化系化学专业的邓胡林。仅仅几年的时间,他在泸溪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干得红红火火,他和他的林峰有限公司已经开创了一方广阔的天地。

                                   生于湘西  学于吉大
    邓胡林是土生土长的湘西人,有着湘西人不怕苦、不怕累、坚韧、勇敢的秉性。1966年邓胡林出生于泸溪县兴隆场镇一个普通人家庭。父母都是教师,在当时有着"小南京"美称的浦市镇教书,他的童年生活就是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度过的。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从教的父母从小就对他进行严加管教,使他养成了好学好问的好习惯。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他都是班里的佼佼者,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他的童年虽然少了同龄人的淘气和顽皮,却多了同龄人没有的争强和好胜。这在后面的高考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八十年代初,大陆刚恢复高考没几年,邓胡林正赶上了这样的大好时机。当问及他的大学时代时,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能在八十年代读大学,我一直觉得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当时上大学的机率不像现在这样高,高校招生的名额也非常有限。他清楚地记得当年他参加高考,全年级几个班级只有五个同学考上了大学,而他便是其中之一。
    年仅16岁的邓胡林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知识的无限渴求,踏进了吉首大学的校门,成了我校生化系化学专业的一名大学生。那时的大学基本上属于封闭式管理,学校的学风好,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非常高,这使得邓胡林有了一个十分好的学习环境。他在学校仍保持了以前的优良品质,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是同学当中的榜样。他很好地利用了那三年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课余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图书馆,广泛涉猎了大量的中外名著。这些都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当时的他除了学习之外,还爱好体育锻炼,三年里他从未间断每天早晨的晨跑,不管刮风下雨,常年的锻炼造就了他一副健康、高大的体魄。身体乃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初涉社会  敢于尝试
    1985年,学业有成的邓胡林回到自己的家乡泸溪县五中当老师。也许是天生就继承了父母作为教师的优良血统,他很快就进入了教师角色,而且干得非常不错。当时五中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教师资源远远不够,一个老师往往要担任几个科目的教学任务。这时,刚毕业的邓胡林主动提出要担任除了化学之外的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于是,他成了初一化学、物理、生物、植物、动物、生理卫生等几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年轻气盛的他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从来没有半点怨言,他把这些作为对自己能力的加强和挑战。经过两年半的锻炼和努力,他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展现和提高,教学成绩也深受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好评。1987年泸溪县教委到学校选调人才,他自然就成了最佳人选,这样他进入教委又工作了半年。1988年,泸溪县移民办又相中了这个扎实勤恳的年青人,把他调了过来,主要从事移民开发工作。邓胡林本以为自己的人生跟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太多的变数,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燃起了他内心的激情。当时移民办办了个硫酸厂(卢州化工厂),他凭着自己大学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成了厂里的技术员。从技术员到1990年任泸溪县硫酸厂副厂长,他从事该厂的筹建工作,主管生产经营。这期间,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很好地派上了用场,他尝到了理论转化为实践后取得成就时的幸福感,又深深懂得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千古真理。在硫酸厂生产经营正常后,他又被调回泸溪县移民局,任该局下属的武沅开发公司副经理。该公司被撤并后,回局机关任移民开发股股长。至此,邓胡林稍微有点空闲的时候,选择了继续深造学习,于1998年考上了吉首大学成人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并获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在吉大进修的三年里,他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他自学了测量、工程管理等专业,老师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开阔了他的眼界。这些都为他以后自己创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大胆下海  挖到“真金”
    九十年代初,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邓胡林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大趋势,并洞察到矿产品大市场的潜力。于是,不甘平庸、敢闯敢干的他开始做一些电解锰、铝矿的销售生意。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生意使他淘到了事业的第一桶金,他尝到了创业丰收的喜悦。从此邓胡林脑海中开始萌生自己创业的想法,他毅然选择踏上搏击商海的创业之路。
    憧憬是美好的,过程是艰辛的。2001年7月,当地濒于破产的泸溪县卢州化工厂正在拍卖,大家都不看好那家企业,几乎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条件下,邓胡林以80万元买下了该企业。说起当时的情形,邓胡林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当时工厂破旧得不成样子,锅炉都老化得很严重,屋顶的石棉瓦也掉得差不多了,空荡荡的一片凄凉景象着实让他头疼了一阵。但他认准的事情从来不会后悔,他说:“机遇很重要,它是稍纵即逝的,认准了就得做,不要犹豫。有些事情,等你有了十足的准备再来做时,可能别人就已经捷足先登了。" 2002年4月5日工厂经过整修后开业了。那天刚好是他小儿子出生的日子,他的泸溪县林峰冶化厂成立了。"林峰"二字取意为"邓胡林在今后的事业上不断跨越高峰。"正是这样一股不服输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翻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
    万事开头难,本想在硅锰、钒铁经营上能够有一番作为,可残酷的现实令他不得不面对:由于自己初来乍到不懂行情,把握不住市场规律,管理无经验,技术欠缺,企业的信誉没有树立起来等原因,公司运营不到一年就亏了100多万元,初次创业就这样悲壮地宣告失败, 这个打击对邓胡林来说是沉痛的。在家人的叹息和旁人的冷眼中,他并没有气馁。难道就这么白白损失100多万元钱,然后灰溜溜地卷被窝回家?这不是他的风格。通过多方奔走和调查,他冷静地分析和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对设备进行了改造,并适当扩大了规模,现在万事俱备,只欠资金这个东风了。因为他认为越是低潮时越要坚持,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

                              抓住机遇  迎来高峰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2003年5月,邓胡林的机遇来了。湛江一家矿产品贸易公司同意跟林峰冶化厂合作,他们愿意出资100万元,条件是林峰公司必须保证他们贸易公司的产品供应。就这样邓胡林带着他的林峰公司重新振作起来,决心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有了资金、经验、教训和坚定的信念,雄心勃勃的邓胡林又向银行借贷了80万元,再次开始了全新的挑战。03、04年正赶上全国钢铁大膨胀时期,硅锰、钒铁等炼钢铁原材料更是供不应求。邓胡林告诉记者,经营硅锰、钒铁,困难的不是销售,而是原材料的采购。他审时度势,在原材料的选购上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掌握主动权,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等资源,而是应该主动去找资源,去找市场。于是,他奔走于周边省市的各个矿山,甚至到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的越南矿山去考察资源,为的是选购到高品位、能足够保证生产的原材料。每次他都对卖主苦口婆心,精诚以待,终于在经营市场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几年的商海搏击中,邓胡林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确保发给客户的产品质量,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的信赖和赞誉。有几次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出了差错,被别人掉了包,这样公司生产出的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为了不让客户受损失,邓胡林和公司默默承担了一切损失,加班加点给客户生产出保质保量的产品。虽然这笔生意自己亏了,但用户满意了,公司信誉提高了。不知不觉中,这种无形的财富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俗语说得好:几分汗水几分收获。不到两年功夫,邓胡林的林峰公司就展示出了一片光明前景,市场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林峰公司很快扭亏为盈,他从只有几十万元的启动资金到今天拥有1200多万元的资产,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现代型私营企业家。

                              笑谈人生 再创辉煌
    谈及成功的经验,邓胡林感慨万千地说:"其实,人的一生太短暂,只有奋斗中的人生才是最美丽的。当事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从事业的追求中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 作为经商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邓胡林的特点就是:"诚"字为重,"勤"字为先,"质量"为本。他对任何事物都不抱一成不变的观点,他认为只有让办企业的理念与时俱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邓胡林在商海中搏击,在旦夕瞬变的市场经济中磨练和洗礼,几经风霜,几经雪雨。然而,在他事业走向辉煌的同时,他并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身为泸溪人,对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充满了太多的期待和感情,他当初选择在家乡开办工厂无疑是要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几年来,他累计向国家缴纳税收500多万元,为泸溪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同时,面对目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每次招工时,他都优先录用下岗失业工人,帮助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如今他的公司里大部分员工是下岗失业工人。他们的月收入均超过1000元。林峰公司的工人积极性都比较高,问到是什么动力促使他们这么尽职尽责时,他们都说是公司的政策好、待遇好。他们除了能按时领到工资外,还享受其他私营企业工人很难享受到的劳保福利等待遇。
    如今,林峰公司的发展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邓胡林选择勇敢地迎接挑战,争取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每一次机会。他开始到处捕捉新产品开发信息,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和反复筛选后,他发现关于锌的一系列产品正悄悄走俏,从氧化锌到硫酸锌再到贵重金属铟,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条拓宽自己事业的新机遇。于是,他马不停蹄地走南闯北忙着寻找新生产线的原材料。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个新的项目争取在下个月投产。
    今后的道路对于刚过而立之年的邓胡林来说还任重道远,这位小有名气的“儒商”,依然忙忙碌碌,步履匆匆,只是身上多了一份睿智和成熟。我们在对他的创业历程发出感叹的同时,也深深地明白:他的执着,他的奋斗,他的敢为人先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留给我们更多思考的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邓胡林校友和他的林峰公司将会在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中,不断跨越新的高峰。让我们祝愿他的事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上一篇:凿刀下的风景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