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帅才”周帅

作者:邓晓芳  来源:   时间:2007-01-06  点击:

 校友资料:周帅,男,2001年考入吉首大学旅游学院(原武陵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学习。现任张家界边城酒店董事长。凭着大胆的开拓精神和无畏的创新精神,毕业一年后周帅就拥有了自己的“边城酒店”,他始终禀承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使他的酒店正朝着大而强的旅游企业迈进。

    周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稳重之中见率真,爽朗之中见豪气。跟他约好采访的地点在历史与文化学院办公室,我以为他肯定是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没有想到出现在眼前的竟然是一个身着运动装的年轻人,二十多岁,阳光帅气,仅从外表看很难想象他是一家准三星级酒店的董事长。

                              从一个简单想法做起
    周帅于2001年进入吉首大学旅游学院(原武陵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学习,主修旅游管理。由于同学们的信任,他被推举担任了院学生会的纪检部长。当时院里很多同学都是在校外住宿,这使得上课和晚自习的出勤率很低。新“官” 刚上任的他就烧了第一把火:直接向院总支书记和辅导员老师如实反映了这一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整改建议。书记对此事非常重视,亲自坐镇指导纪检部成员进行全院学风大整顿。周帅把纪检部成员分成几个小组,每天由他领队到教室检查出勤人数,并及时向院里报告工作情况。刚开始,有些高年级学生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认为学生会几个纪检的同学能成什么气候,仍旧我行我素。班里的干部向院里反映了这一情况后,老师们大为恼火,要求严惩这些学生。周帅得知后,忙找到书记要求把这事交给他,由他来做这些同学的工作。面对他一脸的自信与诚恳,书记同意了。周帅找来这些同学开了个谈心会。会上他对这些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诚恳地说:“学长们,在以前的日子里,你们为旅游学院做了很多事,对学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刚入校还有很多方面不懂,希望你们以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我们低年级同学的表率……”一番发自肺腑的话,令那些高年级的同学羞愧不已。事后,他们还了解到是周帅帮他们去说了情,免去了通报批评,于是就改变了以前不遵守纪律的陋习,有些学长还成了周帅的好朋友。书记对周帅的这招“以情感人”的思想工作方式颇为赞赏。他的领导才能在此事中初露端倪。书记称他为“得力干将”。一段时间后,院学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2—2004年,是周帅大展拳脚的时候。2002年,时任张家界校区团总支副书记的他创办了张家界校区第一个“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他亲自担任秘书长一职。从创建开始,志愿队的身影就忙碌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在迎新生的活动中,他们不仅设立了行李寄存处,还找来小板车帮助新生把行李送到寝室。他们把吉大人的热情撒播在了新生及家长的心中。不久,他又创建了张家界校区第一个勤工俭学中心。宗旨是让参加勤工俭学的同学做得开心、安心,给想参加实践的同学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首先,他们对校区已经参加了勤工俭学的同学进行登记,按工作地点相同或相近进行分类,并联系这些同学,让他们下班后结伴回校。当时很多同学在做家教,周帅和勤工俭学中心的同学经常利用休息日到家教对象家里进行调查,听取家长对家教老师的意见,同时反馈给做家教的同学,勤工俭学中心成了家长与家教老师沟通的桥梁。为了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周帅在中心设立了信息部,通过整合学校“勤工俭学”资源,收集校外信息,做到内外沟通及时,达到优化资源。一群来自各地的青年团结在这些组织下,将他们的思想活力热情地撒播在校园内外。家长们说,通过吉大勤工俭学中心找的家教老师能让他们放心。同学们说,勤工俭学中心推荐的工作让他们做得安心。
    2004年,在周帅的组织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在张家界市的大庸桥公园、商业步行街举行了活动基地挂牌仪式。之后,他还策划了几次声势颇大的校园活动,如“K歌之王——校园明星演唱会”、“校园携手奔向2005大型系列活动”等等。问及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他说:“我们当时的课外活动不多,我就想让我们充满活力的同学们能快乐、健康的成长,度过四年有声有色的大学生活。”
    在积极策划、组织校园活动的同时,周帅把目光投向了外面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在他担任实践部部长的时候,因对外活动较频繁,结识了一位在联通上班的师姐,师姐见这小师弟蛮机灵的,就介绍他到联通公司兼职。经过短期培训,他开始进行联通卡销售工作。拿着厚厚一叠电话卡,他兴冲冲地直奔学校。原来,他早就发现学校是个很大的潜在市场,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有手机。事实证明了他的眼光不错,第一次他就旗开得胜地卖了50多张。联通经理见状,当即拍板,聘他为营销部副经理,负责学校市场。在他的带领下,联通卡当月销售额提升不少。不久,公司为他专门设立了营销二部,并由他担任经理一职。这次实践使他对自身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激发了他极大的创业热情,对他毕业后的去向及以后的自主创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苦一番心志磨砺
    2004年,周帅开始面临事业的抉择。当时,联通公司许诺让他担任专职经理,广告界朋友邀请他入股整合礼仪队,而父母则希望他回乡考公务员,同时,张家界有三家酒店也有意聘请他。他知道专职经理、入股广告业、做公务员,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差,经济待遇好,社会地位高,面对亲朋好友,自己、父母脸上都有光彩,因此年轻人的虚荣使他倾向了专职经理。但就在他拿起电话的一刹那,电话的一声长“嘟”使他猛地意识到自己应该为心中最渴望的那个梦——自主创业付诸行动了。想起过去参加各种实践时那些未能付诸实际的想法,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在他心底扎根了,他拨通了张家界闽南国际大酒店的电话。“当时确实很想马上就拥有自己的酒店,但考虑到自己初出茅庐,现在实施还过早。且眼前有很好的学习、实践基地何不先去充充电呢。闽南酒店的规模、服务等方面在业界中都是不错的。到那去可以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以后创业作一番认真的准备。”就这样,他放弃了几种在旁人看来十分不错的选择,而应聘到了闽南大酒店工作。
    初入“闽南”,周帅一头扎到了最底层——在餐厅当一名端盘子的服务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可工资只有350元。但他熬着,他的想法很简单:要想当一个酒店的老板,就必须从最底层做起,才能准确了解一家酒店的全部运作情况,况且,象端盘子这样最基层、最艰苦、最无聊的工作都能忍受,以后自己创业时还有什么应付不了?每当累得腰酸背痛的时候,他就躺在床上,在脑海里一遍遍描绘属于未来的那家酒店的蓝图。在工作中他十分卖力,时刻给领导传达着这样一种信息:这个年轻人在餐厅这个最基础的岗位上都能这样踏实肯干,有机会时,应该考虑给他更重要的岗位让他锻炼一下,然后再委以重任。
    终于,通过调查、考察,酒店决定给周帅换岗了。他被调至总经理办公室当文员。在当文员期间,他凭着当服务员时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向总经理提出了培养、管理实习生的一些建议。经理对他的见解很感兴趣,对这个头脑灵活的小伙子很赞赏,决定委以重任。为了对他进一步考验,总经理决定先聘他为见习主管,负责实施公司的新管理方法。面对领导的信任,他信心十足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为了顺利开展工作,他找到实习生耐心讲解实施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然后进行必要的修正。不久,实习生们的职业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酒店的生意也随之愈加红火。总经理见他果然不是凡夫俗子,于是正式提升他为主管,并兼任资源管理部主管,统管保安部、质检部、工会、党支部等八个部门。
    工作中的他是个拼命三郎,每天各个部门都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处理,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事无巨细,都尽力做到上下满意。同时他继续发扬他的创新精神,创办了酒店业的第一个“精英团队”。团队的设立不仅提高了酒店的服务水平,还激发了员工之间互相学习,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兴趣。一年后,他又应聘到另一家四星级酒店,担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在这期间,他学到了更高层次的酒店管理经验。自主创业的念头在他头脑中越来越强烈。经过一段时间的对酒店发展规模、规格以及市场份额的调研和对自己掌握的人力资源的分析,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辞去现有的职务,自主创业!

                            垦一片天地打拼
    周帅找到最铁的两位哥们,一个是自己的师弟,一个是中学的同学。他向他们谈了自己的想法,并邀请他们入股。他们对他的想法十分赞同,决定跟着他一起干。
    创业第一步是资金。而对于工作才一年的他们来说,一年的储蓄只是杯水车薪。思考再三,三个年轻人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周帅把一份16页的职业规划书摆在了父母面前,向父母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思路。父亲一听就竭力反对,说他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能做成什么大事,不过是一时冲动罢了,成不了什么气候,叫他趁早打消这个“傻”念头。母亲也苦口婆心劝他三思而行,趁现在年轻多学习,不要瞎折腾。眼看与朋友约定的期限将近,可与父母谈了几次都是不欢而散。周帅沉默了,白天他一个人呆在房里冥思苦想,晚上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就这样放弃吗?实不心甘,可没有资金又寸步难行。何去何从?周帅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看着日益消瘦、满目焦虑的周帅,父母心痛不已,经过几翻商量,他们终于一咬牙,把家中的全部积蓄交给了他。
    怀揣着父母的心血与期望,周帅回到了张家界。与朋友会合后,三个年轻人在异地展开了他们奋飞的翅膀。2005年3月,他们买断了一家酒店12年的经营权,取名为“边城酒店”,由周帅担任董事长。酒店8月份开始装修,要赶在11月营业,可见筹备工作是多么繁重。但他们发扬吉大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带领员工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工作,三个月下来,周帅瘦了一圈。然而,酒店也终于如期开业了。
    周帅的两位朋友一位长于企业文化管理,一位精于客房、前厅管理,加上周帅一开始就对新员工进行了严格的入职与人事培训,员工从一进酒店起就被酒店浓厚的企业文化所熏陶,工作干得十分专业和敬业。因此酒店一开张就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对于自己酒店的管理,他始终禀承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要求员工尊重每一位客户,时刻不忘“企业与员工共生存、 共进步”。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他想方设法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要求管理层记住员工的名字,见面时要称“你好”;对家中有困难的职工给予一定的补助,职工家有红白喜事,他也要去凑个份子,捧捧场。员工夸他是个有能力有魄力有亲和力的领导。“人缘、人力资源同等重要。”无论在学校,还是走出社会,周帅都感受到了这一点。酒店的营业,在很多方面都得益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他说:“多交朋友,多沟通信息可以培养我们的情商。我现在是在以店会友,以友促店,寻求事业的发展。”为此,他专程到省内外有名的星级酒店考察,与成功人士交流,向他们学习取经。
    成功者,无一不是大胆的开拓者和无畏的创新者。周帅认为,企业要是不发展,就无法生存。因此,当酒店走上正轨后,他就雄心勃勃地准备办分公司了。日前,他正在凤凰、吉首考察准备再投资一家酒店。他说,他现在已经把户口从家乡迁过来了,下决心五年内使酒店扎根大湘西,然后向东部发展。问及成功的秘诀,他笑笑说:“秘诀谈不上,就是要不断地学习。我读书时专业就很好,趁着年轻,多学习,多奋斗,是很有必要的。”他最推崇的话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创业起步困难重重的时候,他焦虑过,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骨子里的自强劲又使他坚信克服挫折后可能就是坦途,最低潮的开始同时也就是最高潮的开始。渡过难关后,他又有一番感叹: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勤奋、才干、机遇以外,还得有毅力、有坚持到底的决心。

                                 尽一份绵力感校恩
    “在吉大的四年,我的感受特别深,因为那时候正是人生观的形成期,也是我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时期。吉大的培养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她给我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在其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尤其是旅游学院老师们的耳提面命,我至今记忆犹新。现在,只要学校有需要,我马上就会赶过来。”谈话中,一提及母校,周帅的话语中就抑止不住兴奋之情。
    他是一个爱校如家的人。当他在闽南酒店实习的时候,就说服总经理在旅游学院设立了“闽南助学金”。自己创业后与母校的几个院系也都有过愉快的合作,如组织员工与美术学院的学生到西溪坪福利院共献爱心,与旅游学院合作组织“边城杯篮球赛”,赞助文史学院的元旦晚会等。为此,他的酒店还被合作院系评为“友好单位”。
    交谈中,他还向笔者提到了目前正与旅游学院商议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创办杂志,名都想好了,叫《边城志》,主要刊登教师的学术论文、吉大学生的实习调查报告及关于旅游行业的信息,使其成为旅游学院学生与旅游信息总交流的中介,同时也见证“边城”的发展。第二件事是准备在旅游学院设立助学基金,同时开放部分岗位作为旅游学院的实习基地。他说,我实在没有什么能报答母校的恩情,只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了。同时他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找工作时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放下“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脚踏实地、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设想。无论在求职时,还是在工作中,都要有一种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精神。
周帅毕业后还经常想办法寻找学校的校报看。在接受采访时,他告诉笔者,他的员工中有不少是吉大的校友,问是否可以向校报投稿。当得知校报欢迎他们投稿后,他眉飞色舞地说:“我一回去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从校报中,他得知学校今年要接受教育部的教学评估,他衷心祝愿母校能顺利通过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在此,我们也祝愿周帅和他的“边城”早日实现扎根湘西,走出湖南,迈向全国的梦想!

上一篇:美的歌者
下一篇:山高人为峰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