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杨胜陶:湘西椪柑之父

作者:文/覃仁岗…  来源:   时间:2009-12-18  点击:

 

 

编者按:1212日晚,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泸溪》在泸溪县城白沙镇隆重上演。著名主持人董卿在介绍泸溪椪柑时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对此人,董卿用“椪柑之父”谓之,并以简短的介绍让观众和来宾对他有了一个概略的了解。这个人极富传奇色彩,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人们向往并千方百计奔往大都市时,他却辞去湖北省农业厅果茶研究所的工作,返回自己的故乡——湘西泸溪县,一头扎进果园,开始他的椪柑培植实验。从此,几十年如一日,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之后,他终于成功了。如今他培植的椪柑让湘西几十万农民脱了贫,致了富,他的家乡泸溪县也成了全国惟一的优秀、绿色、无公害椪柑生产基地,同时也获得了“中国椪柑之乡”的美誉。

 

他是谁?他就是泸溪县农业局退休高级农艺师杨胜陶老人。本报特约通讯员辗转采访到了如今76岁高龄的杨老,现将他的故事呈给广大读者,让大家对这位湘西的“椪柑之父”有更深的了解。

 

在中国的版图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县。然而,就是这个土家苗汉聚居的小县,早在2006年就被国家认定为全国唯一的“优质、绿色、无公害椪柑生产基地县”。获得了“中国椪柑之乡”的美称。

 

拥有“中国椪柑之乡”美称的小县,椪柑成了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民年人均收入由1975年的不足200元,上升到2008年的2300多元。

 

每提及椪柑产业的发展,该县人们就会想到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现已退休的杨胜陶老人。带着敬慕的心情,近日笔者走进了杨老的家。

 

探亲:立下返乡治穷志

“当年,你为何选择了从大城市返回家乡的路?”面对70有余的杨老,我开门见山。

 

“那时,我们这地方很穷,乡下有不少人穿衣吃饭都成问题。我是学生物的,从事果树研究多年,取得过不少成效。当时返回家乡的想法就是要用自己的科学技术让当地农民富起来。”杨老坦然地回答。

 

杨老说的是实话。1933年农历3月,杨胜陶出生在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偏远的永兴场乡上广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自幼就形成了一种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性格。学生时代,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51年从本县初中毕业后,被县政府保送到湖南省安江高等农业专科学校学习。1954年毕业后考入湖北省华中农学院。19587月,他从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分配到湖北省农业厅果茶研究所工作。其研究的果树科技成果,在湖北省黄冈、浠水、广济等10多个县市实施中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71年年底,杨老带着妻、儿回到离别10多年的家乡探亲。所见所闻使他陷入深深的沉思中:新中国成立20多年了,家乡的山依然是那样的山,水依然是那样的水。乡亲们破烂的衣襟、肌瘦的黄脸,以及山上放牛娃那凄凉的竹笛和歌声,无不阵阵刺痛着他的心。

 

“爸,好冷啊,我一点都睡不着。”夜里,杨老一家人躺在冰凉的竹席上。不时从壁缝钻进来的刺骨寒风,冻得4岁的儿子直叫。“没关系,爸抱你一会儿就暖和了。”

 

探亲期间,杨老一家没睡过一夜好觉。

 

家乡虽然田少,但荒山多、土质好,加上气温适宜,有利于果树经济林的开发。杨胜陶多年从事生物科技工作,他觉得自己有职责和义务帮助父老乡亲们富起来。就这样,杨胜陶带着家小于1975年告别了生活环境优越、工作条件舒适的湖北大城市,回到了偏远贫困的家乡泸溪县。

 

冰灾:探得科技新成果

回到家乡后,杨胜陶被安排在县农业局工作。报到后,他便终日奔波在全县各个乡镇和村寨之中。对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壤以及果蔬茶等经济作物生长和栽培情况,进行了全面地调查和研究。

 

泸溪,种植柑橘历史悠久。浦市镇的橘子,隋、唐年间就被朝廷定为皇家贡品。楚大夫屈原流放时途经浦市,被沿河橘园内挂满枝头并伸出墙外的金灿灿的橘子深深吸引,于是,留下了“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橘颂》这一千古绝章。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科学技术的滞后,浦市柑橘的品质日益退化。

 

一定要让浦市橘子这一珍贵的水果,成为泸溪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杨胜陶暗暗下定决心。于是,他从浦市甜橙品改入手,很快研究出了“矮蜜早”新技术,获得了较老品种结果期提早23年的效果,且外观和肉质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新技术的诞生,增强了杨胜陶对浦市橘子进行品改的信心。但,一场意料不到的冰冻灾害给他的心灵深深地烙上了一道伤痕。

 

1976年冬季,泸溪县遭受了一场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零下12.3摄氏度的低温持续了20余天。致使浦市地区的柑橘树冻死殆尽。面对一片片在冰灾中死去的橘树,杨胜陶欲哭无泪。

 

灾后,杨胜陶在调查中发现峒河流域的上堡、洗溪、潭溪、八什坪、梁家潭、白洋溪等乡镇,不少百年老柚树和能滩柑橘场栽植的几十株椪柑在冰灾中都存活了下来,并且完好无损。这说明这一区域气候适宜椪柑生长。他立即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在峒河流域发展柑橘生产的建议。同时,自己也马上投入到柑橘新品种的研究和开发当中。

 

1983年下旬,杨胜陶吃住在能滩柑橘场,对原栽植的74株椪柑进行营养系选种。通过初选、复选和决选,1986年确定了“8302”“8303”“8304”“8305”“83065个株系优良品种。其中,“8304”和“8306”在1986年湖南省“全省柑橘良种单株品质评比”中,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1987年,湖南省科委正式将“8304”和“8306”列为重点科研课题。198912月,省科委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和业务领导到泸溪对“8304”和“8306”进行现场鉴定评审,大家一致认为“该研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1990年该成果获得了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获州“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11月下旬,西班牙瓦伦西综合大学植物生物系主任教授巴幼赛纳在杨胜陶的示范果园里看到椪柑丰收的景象时,高兴地拍着手直叫:“‘8304’—OK—‘8306’—OK”。1997年,杨胜陶在庐山全国农业科技应用研讨会上,宣读了自己撰写的《“8304”“8306”的特点及栽培技术》论文,荣获一等奖。

 

椪柑:绿了青山富了农

为使科研成果发挥经济效益,尽快让乡亲们富起来。杨胜陶跑州府奔省城上北京,历尽千辛万苦,先是获得了椪柑开发立项,后又拿到了项目启动资金。按理,项目实施没问题了。但由于当地贫困落后的原因,不少人对新的科学技术一时很难接受。连个别技术干部都在背后议论:“他杨胜陶的胆子也太大了,拿起国家那么多的钱去开发,成功不了,非坐一辈子牢不可。”农民更质疑:“老杨,栽种椪柑真会发财?”无论是对干部还是农民,杨胜陶的回答很简单,都是一句话:“只要按我的话去做,包你发大财!。”

 

为让农民熟练椪柑栽培技术,杨胜陶长期吃住在农村。白天,手把手指导农民嫁接、剪技等技术。晚上,把村民召集在一起讲解施肥、病虫防治等培管知识。为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他又在各乡镇创办了自己的示范点。

 

为使周边湘黔鄂毗邻地区的农民都享受到了科技成果带来的好处,杨胜陶不时应邀去吉首、凤凰以及贵州省的从江、锦屏等30多个县市传授椪柑科技培管技术。并亲手送去“8306”优质椪柑种苗80多万株,《椪柑科技培管》书籍数千册,各类技术资料10000多份。

 

长时间的奔波和劳累,使杨胜陶患上了高血压、脑溢血和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1994年退休后本应在家休养安度晚年,但他想到泸溪的椪柑产业还没有进一步稳定和扩大,便继续留在局里担当技术顾问,并经常四处奔波。199811月,杨老从云南昆明参加协作会回来后不久,因脑溢血突发住进了医院。但病愈在家休养期间,凡农民或技术人员前来请教柑橘培管技术,他总是尽心地进行指导。

 

苍天不负有心人。杨胜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选育出的椪柑新株系8304、8306,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在泸溪县及周边地区推广了100余万亩。如今仅泸溪县开发面积就达30万亩,挂果面积15万亩,椪柑产量18万吨,产值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全县人均开发椪柑面积达到了1亩,年人均创收750多元,已有10万农村贫困人口依靠椪柑产业脱贫致富,部分农民达到了小康。不少村寨建起了小洋楼、铺上了水泥路、用上了自来水。电视、电话、电冰箱、汽车、手机,城里人有的他们都有,城里没有的他们也有。先后涌现了黑塘、刘家滩等多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样板村。泸溪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椪柑产业基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俄罗斯等国外市场!连片的椪柑园使以往的荒山变成了绿洲,自然生态面积也得到了扩大,森林覆盖率由原的百分之六十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椪柑开发,既绿了荒山又富了农。

 

业绩:妻子家人功一半

在人生的道路上,杨胜陶用自己的科技成果实现了当初让农民富起来的愿望。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充分肯定。1979年,他被吸收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外,先后荣获“全国长期坚持农牧渔业技术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湘西州科技兴州奖”以及泸溪县“科技兴县奖”和州、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近百种荣誉称号,199310月,还被国家授予“全国农业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每月享受政府发给的特殊津贴。2009718日,在全县第三届科学技术大会上,泸溪县对带动泸溪县乃至全州椪柑产业发展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杨胜陶同志授予“科技兴县杰出贡献奖”,奖金50万元。面对成就,杨老说:“我的荣誉和成果,是与妻子、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的。正像一首歌中所唱的:‘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杨老的话既真切又实在。

 

夫人陈杏桂出生于湖北省武穴市,家庭生活条件宽裕。1971年随丈夫回老家探亲,对泸溪的贫困和落后非常了解。但当丈夫提出回乡作贡献的想法后,她不仅没有反对反而非常支持。

 

“一次,我去街上买东西,在十字街不小心踏在一块松动石块上,又脏又臭的泥污弄得我够惨,”陈老夫人回忆着。“那时,你有没有感到随丈夫来泸溪有些后悔?”我问。“那有什么后悔的,当初我俩是自由恋爱结的婚,我看上的是他的人而不是什么条件”。正是爱情的力量,数十年来,陈杏桂老人除了在单位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她去料理。1979年她因被怀疑患上了子宫癌住院治疗时间达两个月之久,而杨老当时正忙于科技研究未能陪伴在她的身边,她同样没丝毫怨言。

 

“我妈住院时,我爸带着4岁的妹妹在农村驻点,我们兄妹仨被安排在单位食堂吃饭,每天放学回来,食堂的门已经关了,我只好从炊事员特意没关的窗户爬进去,把饭端出来递给窗外的妹妹再回去吃,”采访中,女儿秀敏笑着说。“爷爷、奶奶住在农村,从来不是父亲去看他们,而是他们来看父亲。但每次见面,爷爷、奶奶从未说过一句埋怨父亲的话,而是一再嘱咐我父亲要搞好工作、要注意保重身体”。

 

杨老家人们的叙述,使我们想起了当今一句时髦的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离不开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温暖的家庭”。

 

如今,杨老现已76岁高龄了,且因身体健康情况,虽行动起来未及以往利索,但他却对笔者说:“无论谁在技术上遇到难题,只要肯来咨询,我都会尽力帮助给予解答”。

 

我们深信杨老说的是真话、实话。也真心祝愿杨老更加健康、长寿!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